??? 這個標題借用了連岳老師的公眾號文章標題,因為今天他談得就是這個內容。可能只有熟悉連岳的人才知道,他持續十幾年充當樹洞角色,為來信的網友解答他們心中的困惑,內容樸實而溫暖,是個不可多得的好朋友。
??? 文章的由來是一個在職的女博士來信,訴說自己的困惑。來自農村的她,今年28歲了,本碩博連讀的學霸,但博士遲遲沒有畢業,她很焦慮。一方面是科研壓力大,老師基本是放養,她成為老師廉價的勞動力,每個月只有600的補貼;二是她在糾結是放棄這個學位直接出去找工作還是繼續留著,痛苦地等著自己的博士畢業,兩方的沉沒成本她不知如何取舍。在回信中,連岳給出了下面30歲前該做得5件事:
1. 不是獨身主義或者丁克主義者,你最好成家,并生下孩子,30歲以后,對女性來說,生育的黃金年齡已過。當然,男性沒有如此緊迫的時間壓力。
2.要完成第一點,你在高中與大學期間得過戀愛關,或初戀經受了時間考慮,或者多次戀愛終于成熟,保證你在完成學業時,就能夠考慮婚姻。
3.在工作上起步,假設你25歲離開校園,讓你試錯,換公司的時間,不宜超過2年,此后,你找到契合自己興趣與熱情,收入前景也不錯的工作,現金流逐漸加大。
4.人格趨于穩定,懂得合作,讓人信任,不造作,不嬌氣,不再是baby。
5.開始供自己的第一套房子,很小,但很重要,房子捆綁著教育及其他一些準入資格,它也給你的家人帶來安全感,并逼迫你更有責任感。
??? 也許這可以被總結為過來人的經驗也不為過,不過這些都是建議,最后到底是否要采取這些行為,還是要取決于個人的自由選擇。雖還差幾年到30,但30歲前該做得這些事也只完成了一件吧,因為這是個只有憑借自身就可以達成的目標了。
解讀1:第一件建議做的事情,連岳老師是從女性生育年齡來考慮,但我覺得如果你愛好運動,也許這個時間點也許可以往后延
解讀2:若要30歲前結婚,若不是初戀一直穩固的話,大多數人都要經歷好幾段戀情才能漸漸找到那個你愿意為之停留的人。如果不是僅僅為了合適而在一起的話,處于尋找伴侶的這個階段會很長,彷徨而又充滿向往。
解讀3:若想獲取長效的現金流,在畢業前2~3年里可以試錯,但不要一直跳槽奔波,今早找到自己有興趣從事很長時間的工作,努力做下去,享受知識或者經驗復利式增長所帶來的回報。
解讀4:情緒穩定,不要做情緒的奴隸;在熟人面前要有自己的牌子,或誠信,靠譜又或者專業,好好經營自己的個人形象。
解讀5:若想在一個城市立足,或者獲得大家所認可的那類安全感,房子確實是大多數人的首選,在這里,戶口和房子都是我們需要現實考慮的東西,不逃避,也不焦慮,時間效率高點,該來的總會來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