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吉縣馬蓮鄉馬蓮村轄1個自然村,全村325戶1267人,有黨員33名,為四星級村黨組織。近年來,馬蓮村以“黨建引領、產業富民”為抓手,堅持抓班子帶隊伍、強擔當育產業、促創新提質效,充分發揮人才隊伍和示范引領作用,打造校企合作“新樣版”。
? 強化支部引領,創建標準示范園。馬蓮村黨支部充分發揮核心引領作用,通過走訪調研、邀請相關人員規劃設計、組織召開黨員大會商定等,結合本地農業資源稟賦和比較優勢,堅持因地制宜、因勢利導,創新模式,精心布局產業集群,以主體功能區劃確定的農產品主產區為主體,建設日光拱棚早熟馬鈴薯基地280畝、馬蓮露地蔬菜標準化基地1000畝,種植早熟馬鈴薯、芹菜、甘藍、盤菜等,打造特色農業經濟板塊。黨支部還積極對接科研院校,以實施寧夏大學高山蔬菜生產關鍵技術項目和固原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園藝展露地蔬菜綠色標準園創建項目為抓手,探索出“支部引領+園區+農戶”的產業發展模式,在品種培優、品質提升、品牌打造和標準化生產“三品一標”上持續用力,完成蔬菜優良品種的核心實驗和示范推廣,著力打造具有示范性、引領性和可復制性的標準化示范園區,
科學規范種植,壯大產業發展新高地。通過從馬蓮村和北山村集體流轉土地1000畝由寧夏旺吉農牧業發展有限公司建設馬蓮露地蔬菜標準化基地,踐行土地集約高效利用“三統三分”機制,采取“支部+校企+基地+農戶”的經營模式,充分利用自然資源稟賦,以黨建引領、校企帶動發展冷涼蔬菜、助力群眾增收致富。通過露地蔬菜標準化基地的建設,充分利用自然資源,實施和推廣露地蔬菜水肥一體化、農機農藝融合、病蟲草害綠色防控、測土配方、蚯蚓三零等標準化種植技術。以綠色認證質量品牌為主,采取”訂單種植+訂單外銷“的經營模式,借助“夏缺秋淡、北菜南輸”市場導向,通過多茬種植,顯著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解決了基地及周邊菜農銷售的后顧之憂,調動了廣大農戶生產積極性,擴大了市場銷售份額,促進了蔬菜產業持續健康發展。
注重人才培育,拓寬富民增收致富路。近年來,馬蓮村黨支部通過走訪調研、黨組織推薦等方式,挖掘養殖能手、種植大戶、回鄉創業青年等鄉土人才,并建立《產業帶頭人信息表》,積極協調對接鄉黨委政府,定期組織開展高效農業、觀光農業、精品種植、冷涼蔬菜種植等產業項目中的技術人才參觀學習和技能培訓,幫助他們拓寬視野,掌握科學種養殖技能和經營方法,初步打造了一支懂技術、善管理、有經驗的人才隊伍,形成了人才、土地、資金、產業匯聚的良性循環。一方面,產業園通過校企合作,專業技術人員為當地產業帶頭人和群眾教授種植技術和管理能力,通過實操演練增強農民的種植技術,為當地培育產業工人和致富帶頭人打下良好的基礎。另外一方面,通過進一步健全完善“土地流轉及務工收入保底+土地入股分紅+農民與企業合約參與”經營獲利模式,基地帶動周邊群眾就近務工100多人,正常吸納脫貧戶等三類人群在基地務工50多人,全年務工農戶人均可創收10000元以上,有力促進了群眾收入。通過實現科學種植和統一管理,增強自主發展冷涼蔬菜能力,持續做強特色優勢產業,實現土地流轉、人工使用、技能培訓等方面分項獲利,拓寬群眾致富增收新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