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去蒙古烏蘭巴托和大自然親密接觸,也拜見了佛教的喇嘛和薩滿教的博。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這次旅行有一些感觸和大家分享。
關于快樂
我們在蒙古遇到了我MBA同學,在香港的基金公司工作的小鐘。小鐘是來看望在蒙古大學教英語的親姐姐和姐夫的,姐姐剛剛生了寶寶。
小鐘一家都是澳洲籍香港人,姐姐本來也從事高薪的私募基金,兩年前做暑期義工來到了外蒙古,一下子愛上了這里簡單樸實的生活。
姐姐果斷放棄了高大上的金融工作,在烏蘭巴托全職教書定居,除了在大學里教英語還在教堂做義工。在美國的美籍華人姐夫,也跟著姐姐來了外蒙古一起生活。(此處要贊一下姐夫)
我們全家聽小鐘介紹之后都敬佩不已:身為內蒙古人都很難適應外蒙古的貧窮落后和超低的收入,姐姐作為在發達國家長大的人來到這里生活,落差和困難難以想象!
小鐘說他的姐姐在這里生活非常快樂,已經學會了蒙語,可以和學生們簡單交流。父母一開始也很擔心,親自來到外蒙古看姐姐那么快樂,才放心尊重她的選擇。現在小鐘父母也在烏蘭巴托暫時居住,幫助女兒照顧小孫子。
小鐘姐姐的故事讓我們全家都感慨萬千:
內心的平靜幸福和物質、財富、社會地位和光環這些外部的衡量標準并不直接相關。我們為姐姐對蒙古無私的奉獻肅然起敬,也為她找到自己追求的安寧和快樂而開心。
我是第三次來外蒙古的寺廟轉經輪許愿了,之前我許愿的都是工作順利、感情美滿等身外之物,但是這一次我祈禱的內容完全不同了。我非常認真的在每一個廟里仰望佛像、轉動經筒,祈禱自己找到內心的富足和寧靜、并影響更多的人。
關于人生態度
蒙古的大部分人民都非常的貧窮,住在完全沒有自來水的山上。哪怕在冬天零下三十幾度的嚴寒都要每天爬下山去背水上山,生活非常艱苦,但很滿足和樂觀 - 有肉吃、有熱茶喝就很開心啦。
我爸去年去草原深處辦事迷路了,天色漸晚,在恐懼驚慌中看到了茫茫草原中間一個孤零零的蒙古包,趕緊去敲門求助。里面是一對老夫妻和20歲左右的兒子,熱情招待了他們。我爸請求能不能讓兒子幫他們帶路走出去,老爺爺爽朗大笑說兒子太年輕不放心,還是要自己親自出馬。
善良的老爺爺上了他們的車,一路指點方向開出了草原,還跟他們在一起住了三天,直到我爸爸辦完事情把老爺爺送回去。我爸給爺爺一大筆錢他還不愿意收,最后和幾瓶酒一起硬塞了錢給他,老爺爺特別高興。這是人和人之間最樸實和真摯的交流和幫助,我聽了特別溫暖和感動。
我們到機場回香港的時候,在餐廳里見到一個皮膚很黑但挺壯實、衣衫襤褸的老人家,買了兩碗最便宜的面糊,呼哧呼哧吃的很開心。我爸來蒙古20多年一直在機場看到他,無家可歸就住在機場里,靠兜售零散的小郵票生存。老人雖然無家可歸,但是20多年來生命力非常的頑強,而且健康和快樂。
在我們看來蒙古人民的生活簡陋和艱苦到很難忍受,但是他們無論大人還是小朋友都有紅嘟嘟的臉蛋、笑起來眼睛瞇成一條線。我們的生活比他們幸運和優越太多了,可是為什么有那么多的不滿和煩躁呢?在向外追求更多、想要更多的時候,也記得做減法,才能看到生活的本質,和快樂的源頭。
關于自然
我這一次見喇嘛和薩滿,他們都提到不要每天困在城市里,離開大自然太久了,和山水的連接就會慢慢的斷掉。
蒙古人是非常敬畏自然的,他們認為山和水是永恒而神圣的存在,比我們人生短短近百年的生命要長幾十倍,默默的俯視和保佑著眾生。所以要多去接近自然山水。從而獲得內心的能量和護佑。
我之前也讀過很多心理學的著作,提到過人類在面對自然的時候,大腦才會真正的松弛和休息。所以大家都應該在繁忙的工作之余走出鋼筋水泥的城市,走到山水之間,在自然中去呼吸和連接。
喇嘛和薩滿還說了什么?
我們在蒙古最大的甘登寺排隊兩小時見到了喇嘛,喇嘛看著我微笑著說:“你有一條剛硬挺拔的脊梁骨,所以事業會非常成功。”
我懂蒙語的父母都很驚訝,因為蒙語里“脊梁骨挺拔”一般是用來形容頂天立地的剛正“純爺們”的,一般不會用在女人身上。這是對人品最高的稱贊了,所以我感到非常的榮幸,也隱隱的自豪。
我們去見博的時候,我坐在博的對面。博召喚神靈到一半忽然對我說:“我看到兩個小孩子在你身邊轉來轉去,你是不是準備要孩子?”我和老公非常驚訝,因為我們剛剛開始考慮這個問題,還沒正式決定呢!博笑著說:“孩子已經離你很近了,你這一生可以有三個孩子,至少會有兩個,也許第一個是女孩,之后都是男孩。”
那天之后,我總覺得身邊真有兩個可愛的小靈魂圍著我跑來跑去,在等著通過我獲得人間的生命。
寫在最后
這短短的兩天三夜是一次非常奇妙和啟迪的旅行,蒙古的美景洗了我的眼睛,我的心靈和靈魂也都呼吸到了更新鮮的空氣,看到了更藍的天空。
這次我深深感覺,世俗的財富和成功并不一定會帶來幸福和快樂,而快樂的人因為享受活在每一刻當下,反而更有可能獲得成功。
人生并不是為了那幾個輝煌成就的里程碑,而是一條流動的河流,我們所追求的應該是每時每刻的寧靜和滿足。
這世上只有一種成功,
就是以自己喜歡的方式度過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