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一個繪本,不但啟迪孩子,還能讓孩子站得更高去看這個世界;一天一個繪本,不但感化成人,還能讓成人變成一個有趣的人,來,跟著葡萄老師一起來。”
今天看一本很感動人心的繪本,是韓國圖畫作家趙善暻的作品。這是他的代表作,已在意大利、法國、西班牙等國家出版。還榮獲過臺灣最佳少年兒童讀物獎。
繪本的主要內容:
這個繪本的內容是:地下竟然會有一座花園?那個有陽光透進來,又種了小樹和藤蔓的是什么地方呢?那個怡然自得坐在小樹旁看書的人是誰?他為什么要在地下開辟花園種樹?這些謎團隨著逐一翻閱的書頁漸漸明朗清晰。原來,這地下花園是地鐵的保潔員摩斯叔叔在地鐵通風口一手打造的“秘密花園”。
一天,在地鐵站擔任保潔員的摩斯叔叔聽見乘客說車站里有股怪味道,摩斯叔叔工作非常認真,于是他決定找出怪味道的來源,也因此在地鐵隧道內,他意外發現了一個通風口,并在那里種了一棵樹。
日子一天天過去,那棵樹在他的悉心照料下,慢慢長出了枝葉,驅走了原本彌漫地鐵、令人作嘔的怪味,帶來了清新的芬芳,而且這棵樹后來穿透通風口,為城市造就新的風貌,不僅創造了一片新天地,也使得那些往來穿梭的行人擁有了一處得以喘息和轉換心情的綠色空間。
教育孩子要做這四種人:
看完這個繪本,一定會為摩斯叔叔,這個保潔員的所做所為而折服。雖然他從事著極為平凡的工作,但他一直在默默的做著,想辦法解決工作中遇到的問題,他是那樣的安靜、那樣執著,只為給大家提供干凈舒適的環境,因此,看完《地下花園》這個繪本,從摩斯叔叔身上,明白了今后社會,需要什么樣的人?
第一、需要愛閱讀的人
摩斯叔叔,雖然是個保潔員,但我們從繪本的一些細節中,能夠感受到,他是一個愛閱讀的人。工作之余,他在自己打掃干凈的通風口,拿著一本書靜靜地閱讀。當聽到乘客在議論地鐵通道有很難聞的味道時,回到家,他睡不著覺,看著書思考著到底哪里來的味道。從這些細微之處不難發現,閱讀,始終貫穿著摩斯叔叔的生活。
我記得嚴歌苓曾經在《讀書與美麗》中寫到:讀書這項精神功課,對人潛移默化的感染,使人從世俗的渴望(金錢、物質、外在的美麗等等)中解脫出來,之后便產生了一種存在。我真覺得這段話,此時此刻用在摩斯叔叔很合適,閱讀使他確實走出世俗,卻富足了他的內心。
他沒有因為自己從事的是保潔員的工作,而放棄讀書,因為保潔員的工作不需要更高的技術,不讀書也可以完成:也沒有看出他因為這份工作而焦慮,因為一般人都會考慮這份工作給自己帶來的面子問題、會考慮收入問題、還會考慮對自己今后的發展等等:我們所看到的就是他在不停的思考、不停地閱讀、不停地工作。摩斯叔叔能有這些默默的行為,都是源于他愛閱讀。因此,愛閱讀是一個人成長的需求,也是社會的需求。
第二:需要認真做事的人
摩斯叔叔在從事保潔員的工作中,每一個工作環節都能看出他是一個認真做事的人。例如:“螺旋狀的樓梯曾經是這里最出名的地方,來自各地的人們驕傲又開心地上上下下。可是現在,油漆片片剝落,樓梯已經很陳舊了。摩斯叔叔洗凈抹布,擰干水分,一節一節地擦拭樓梯,擦完后,陳舊的樓梯好像恢復了往日的風采。而且,為了避免垃圾掉在鐵軌上,摩斯叔叔從邊緣往內側清掃長長的站臺。”故事中,這些細節描寫,不難看出他的認真。
認真,是一種態度。做事認真的人不但具備這種態度,還很嚴謹。從摩斯叔叔怕垃圾掉到鐵軌里,這點就能看出來。如果在這種特質的引領下,認真做事的人往往能夠向著更好的方向、更高的目標前進。而且他們在工作中能夠做到竭盡全力,也就不會再覺得辛苦了。因此今后需要認真做事的人,做個認真做事的人也就相當于握住了成功之門的鑰匙。
第三:需要勤勞的人
勤勞既是人類創造財富的基本活動,也是最為光榮的一項社會活動,熱愛勞動、勤奮勞動、尊敬勞動是人類共同的精神和美德。在這個社會上,天才和白癡都是少數,絕大多數的人都是普通人。因此,我們只有靠勤勞才能做出成就、出類拔萃。
摩斯叔叔就是一個勤勞的人。例如:要出門也不忘記把定時放在外面的花卉搬進來;倒垃圾看到的小樹苗拿回來趕緊給栽好;擦臺階,不用墩布,而是用抹布一節一節的擦干凈;地鐵通道里烏黑的墻用肥皂水一遍一遍的擦;為了使地鐵通道空氣清新,還種了綠植等等,摩斯叔叔就這樣辛勤的勞動著,經過一段時間后,這里不但沒有不好聞的味道,而且成為最美的地方,招來好多人照相。
摩斯叔叔通過他的勤勞,改變了地鐵站的環境,改變了很多陌生人不好的心情,甚至改變了人們的生活質量。達芬奇曾經說過:勤勞一日,可得一夜安眠;勤勞一生,可得幸福長眠。因此,社會需要勤勞的人,勤勞的人不但能創造財富,還能獲得幸福。
第四:需要不貪圖利益的人。
摩斯叔叔所做的一切可以說不是為了成名,或者是為了掙到更多的錢,他一心想給過往的乘客創造一個好的環境。尋找難聞的味道、清掃地鐵通道這個工作,并沒人委派給他,而他只是在不經意中聽到乘客的抱怨,自己就一定要消除掉。也沒有人讓他在地鐵通風口處,種植一些綠植,而是他打掃完這塊地方,看到這里種樹、種藤蔓是很適合的,于是進行了種植。最終,這個美麗的地方招來很多人參觀照相,采訪乘務員的時候,他還是默默的晚上上班,白天下班。
我國當代大學者錢鐘書,他謝絕所有新聞媒體的采訪, 中央電視臺 《東方之子》欄目的記者,曾千方百計想沖破錢鐘書的防線,最后還是不無遺憾地對全國觀眾宣告:錢鐘書先生堅決不接受采訪,我們只能尊重他的意見。80年代,美國著名的普林斯頓大學,特邀錢鐘書去講學,每周只需錢鐘書講40分鐘課,一共只講12次,酬金16萬美元。食宿全包,可帶夫人同往。待遇如此豐厚,可是錢鐘書卻拒絕了。
?可以看出,不管是大學者錢鐘書先生,還是摩斯叔叔,他們終生淡泊名利,甘于寂寞,甘愿奉獻,只有這樣的人,才是我們社會所需要的人。
最后:
《地下花園》這個繪本,很值得小朋友和大朋友讀,它不但讓小朋友明白了做什么樣的人才是社會需要的人,也讓大朋友們知道了無論是自己的成長,還是對孩子教育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