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不去工作當記者,還要在學校讀研?
實習當記者老采訪別人,覺得記者只是記錄者,只是記錄別人的言行。
我的研究生導師頻頻點頭,覺得小丫頭瘦瘦的,心氣倒不小。
畢業幾年工作后,慢慢地,自己的想法都發生了變化。有一天,覺得當時想法還是很稚嫩。
工作后讀書,沒有寫論文的硬性任務,讀書倒也灑脫自在。
為什么三毛、史鐵生的作品能打動一波波讀者?
因為他們的文字散發真誠的力量。
讀三毛,三毛把自己的快樂、悲傷、羞愧各種情緒,灑脫地和所有讀者分享。讀史鐵生,病房里的痛苦和思索自然地流入心中。
寫作說難不難,有技巧又沒技巧。關鍵在,一要真誠,二要白描。
人生就像《好了歌》中說的,所有人的最后結局都是,白茫茫大地真干凈。在茫茫的人生原野中,既如服蟻。
如何讓生命息息不生?
現在的我認為,答案是,書寫。
病房里那位剛從死神那里報到后奇跡回來內蒙漢子送給你他老家最好的蘋果。母親送給陌生的殘疾大哥一碗熱飯、一床被子……
偶爾碰見的,認識好多年的,好多人,好多種人生,值得書寫。
好多人的人生,因為書寫,有了更多的價值。
透過文字,他們的感情,他們的曲折,他們的快樂,都會永久地留下來,而且還是會以一種生動的方式保留下來。
每個人都有與眾不同的故事,特殊的情境,特殊的人,混合一起,如同化學反應,生發出特殊甚至微妙復雜的情感。
這些都值得書寫。
書寫,讓生命息息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