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人應該掌握的一個理解萬事萬物的維度——《自私的基因》

這是鷹派科普頭面人物,“新無神論四騎士”之一,偉大的理查德.道金斯,最具代表性的作品。

豆瓣短評區置頂的一條是這樣寫的:“新人結婚時,不應該手搭著圣經說不論貧窮富貴健康疾病至死陪伴,應該把手放在《自私的基因》上,宣誓:我將違背我的天性,忤逆我的本能,永遠愛你。”

終于講到這本書了,在我重讀之后,接下來,擬采用一種自問自答的方式,以10個妙趣橫生的問題為切入點,全面展示書中精髓。
首先,糾正一個普遍的錯誤認識——生物進化是“為其物種謀利益”或者是“為其群體謀利益”,即動物的行為方式一般是為了有利于其物種的永恒性。并非如此,道金斯認為,從發生在最最低級的水平上的選擇出發——基因的自私性這一基本法則——才是解釋進化論的最好方法。
而基因,它們永遠只關注一個問題:如何增加其復制。


1、我們是怎么來的?

大約30—40億年前的海洋,一些有機物質開始積聚,在受到如太陽紫外線之類的能量影響后,它們就結合成大一些的分子,自由地漂浮著。直到某一時刻,一個非凡的分子——復制基因——偶然形成,它并不見得是最大或最復雜的,但它具有一種特殊的性質——能夠復制自己。
第一個復制基因一旦誕生,它必然會迅速地在海洋里到處擴散它的拷貝,其它不能復制的越來越少,最后整個海洋全是這種復制品。然而,任何復制都會發生差錯,隨著復制錯誤的產生和擴散,形成了由好幾個品種的復制分子組成的種群,而不是清一色的全都一樣的復制品,但都是同一個祖先的“后裔”。
復制繼續發生,可以想見,那些自身壽命更長或生育力更強或復制精確性更高的品種會逐漸占據優勢。接下來,由于資源不足以維持無限量的復制基因分子,不同品種或種系的復制基因必然為了爭奪資源而互相搏斗,一些復制基因“發現”了把自己裹在一層蛋白質之中來保衛自己,這也許就是第一批生命細胞的成長過程。
后來,新競爭對手陸續出現,它們擁有更優良、更有效的生存機器,因此生存斗爭隨之逐漸激化。生存機器的體積越來越大,其結構也漸臻復雜,于是生命出現了,有些成了植物,有些成了動物,動物當中有些就是人。


2、我們是什么?

從上可見,每種生物都是自私的基因為了確保增加自身的復制而出現的不同組合,我們最初都是作為基因的貯藏器而存在的——生存機器,作用僅僅是作為保護壁使基因得以抵御其敵手攻擊。所謂生存機器,它包括一切動物、植物、細菌和病毒。不同種類的生存機器具有千變萬化、種類紛繁的外部形狀和內臟器官。但它們的基本化學結構卻相當一致,尤其是它們所擁有的復制基因,同我們——從大象到細菌——體內的分子基本上同屬一種類型。為了更好地生存,復制基因制造了大量各種各樣的生存機器供其利用,猴子是保存基因在樹上生活的機器,魚是保存基因在水中生活的機器,甚至還有一種小蟲,是保存基因在德國啤酒杯草墊中生活的機器……


3、基因是如何操縱生存機器的?

基因并不能直接指揮我們這些木偶,因為基因是通過控制蛋白質的合成來發揮作用的。這本來是操縱世界的一種強有力的手段,但必須假以時日才能見到成效,比如培養一個胚胎需要花上幾個月的時間去耐心地操縱蛋白質。而現實生活中,比如一個天敵突然出現,給我們的反應時間只有幾分之一秒。
基因并沒有這樣快的反應時間,所以,基因只能竭盡所能在事先部署一切,但生命變幻莫測,事先預見到一切是不現實的。基因只有像程序員一樣,盡管做不到事無巨細地對生存機器編制“指令”,卻能提供一些大的戰略以及適用于生計的各種訣竅,特別是賦予這個生存機器學習升級的能力。比如,下面這些會帶來好處:口中的甜味、情欲亢進、適中的溫度、微笑的小孩等。而下面這些會帶來不快:各種痛苦、惡心、空空的肚皮、哭叫的小孩等;以及,如果你碰巧做了某件事情之后便出現了不愉快的情況,切勿再做這種事情;在另一方面,重復做為你帶來好處的任何事情。
這樣就可以大大削減必須納入原來程序的那些詳盡的規則,同時可以應付事先未能預見到其細節的環境變化。


4、為什么穩定會是一種常態?

由于資源的有限性,不同物種或同一物種的生存機器都是資源的競爭者。就此不難想到,對于生存機器來說,合乎邏輯的策略就是把競爭對手全部殺死,但自然界這種現象并不常見,甚至動物間的搏斗是很克制和有紳士風度的。為什么?因為穩定合符所有基因的利益。
這一點需要用“進化穩定策略(ESS)”來說明,比較復雜。簡單講,當下整個基因庫是穩定、不受任何新基因侵犯的,大部分因突變或外來的基因很快就受到自然選擇的懲罰,但也有一些新基因的入侵偶爾獲得成功,基因庫于是出現一個不穩定的過渡階段,最終又形成發生過某種細微進化的新的穩定的基因庫。
就像一個原始社會簡單區分為老實人和騙子兩種人,他們一定會維持在一個均衡的比例,騙子可能想把老實人都殺死,但一旦某一方超過臨界值,自然選擇就會對另一方有利,自然而然又回到那個比例。但有可能一個不太老實也不常常欺騙的人出現了,他一旦能適應環境延續下去,這個社會就會進行某種程度的進化,而不再保持原有比例。
比如當外在環境動蕩不堪,戰亂頻仍,騙子就會增多,進而進化出特別適應環境的大奸大惡。延伸出來多講一句,當人人都在比下限,就會產生一種文化——性惡論。你看,韓非子、荀子生活在戰國末期,馬基雅維利生活在15—16世紀的佛羅倫薩。


5、人為什么會死?

任何基因都在生命的某一特定階段對個體施加其最大的影響,人體內的致死和半致死基因也不例外。大部分基因是在生命的胚胎期間產生作用的,有些是在童年,有些是在青年,有些是在中年,而還有一些則是在老年。
如果一個人的致死基因在童年、青年很活躍,他就沒有機會把這些基因延續下去。而那些在生命經過若干次生殖之后致死基因才表現出來,這一致死基因在基因庫中就能延續,這個基因是成功的。所以,年老體衰只是基因庫中晚期活動致死基因同半致死基因的一種積累的副產品。這些晚期活動的致死和半致死基因之所以有機會穿過了自然選擇的網,僅僅是因為它們是在晚期活動的。


6、為什么有些生物繁殖后代需要兩性交配?

只要稍微想深一點,不難發現性活動這種把簡單的復制變得反常的行為,是很怪的。明明自己復制就行了,何苦要找到另一半交配呢?下一代還僅有自己50%的基因。性到底有什么益處?這是進化論者極難回答的一個問題。
問題就在于,人們習慣于認為個體總是想最大限度地增加其生存下來的基因的數目,但是,體內的基因是很多的。除了繁衍基因、長壽基因等等,還有專門“負責”有性生殖的基因,它們為了自私的目的而操縱了全部基因,至于有性生殖對個體以及其余基因是否有好處,根本無關緊要。


7、為什么會有利他行為?

既然每個基因都是自私的,那利他行為是難以解釋的(此處不涉及獨特的人類道德教化因素)。但,如果一個個體為了拯救10個近親而犧牲,操縱個體對親屬表現利他行為的基因可能因此失去一個拷貝,而同一基因的大量拷貝卻得以保存,這是值得的。
那么,父母之愛不過是近親利他行為的一種特殊情況。從遺傳學的觀點來看,一個成年的個體在關心自己父母雙亡的幼弟時,應和關心自己的子女一樣,因為都和他體內的基因有50%一樣。對他來說,小弟弟和子女的親緣關系指數是完全一樣的,即1/2。那為什么在自然界里,兄弟姐妹之愛遠不及父母之愛來得普遍?
因為,除了親緣關系指數以外,還要考慮“肯定性”的指數。盡管父母/子女的關系在遺傳學的意義上說,并不比兄弟/姐妹的關系來得密切,它的肯定性卻大得多。在一般情況下,要肯定誰是你的兄弟就不如肯定誰是你的子女那么容易。
而最容易肯定的,無疑是自己,我是我體內任何一個基因所能肯定的唯一的一個個體。因此,自然界中的個體自私行為不足為奇。繼續推導,為什么母親對孩子更好?因為她肯定知道這是不是她的孩子。為什么外祖父、外祖母對外孫更好?因為他們能很肯定地識別自己的女兒。


8、到底生幾個后代好?

撫養這個幼兒好呢還是新生一個好?這不是放開二胎后人所焦慮的,而是古已有之。
通過對野生鳥類每窩孵卵的數量研究發現,每一物種的鳥往往都有典型的每窩孵卵數。例如,塘鵝和海鳩每次孵1只卵,東亞雨燕每次孵3只,而大山雀每次孵6只或更多。表面看,使母鳥下4只蛋的基因毫無疑問會勝過下3只或2只的基因。
然而稍加思索就會發現,“越多越好”的論點絕非事實。增加生育必然要以撫養欠佳為代價。任何一定的物種在任何一定的環境條件下,每窩肯定都有其最適度的孵卵數。
比如,如果東亞雨燕每窩最適度的孵卵數是3只的話,那凡是試圖生育4個子女的個體,較之更加謹慎、只試圖生育3個子女的競爭對手,其子女結果可能反而更少。這種情況很明顯是由于4個幼兒平均得到的食物太少,以致很少能夠活到成年。最初對4只蛋的卵黃配給,以及幼兒孵化后食物的配給都同樣是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
個體之所以調節其每窩的孵卵數,絕非出自利他性的動機。如果那些基因促使你生育無法撫養的子女,這樣的基因會自動受到懲罰,在基因庫中的數量會越來越少。
說到這不得不提一下這個問題,為什么女性會停經?因為,老年母親所產幼兒的預期壽命短于青年母親所產的幼兒。即婦女到達一定的年齡后,她所生育的每個孩子活到成年的平均機會比同歲的孫子活到成年的平均機會的一半還要小。在這個時候,選擇孫子孫女而不選擇子女作為投資對象的基因往往會興旺起來。盡管孫子孫女之中的基因,只有子女之中基因的一半,但孫子孫女享有較長的預期壽命,這個有利因素勝過數量上的不利因素。因此,“孫子孫女利他行為”基因在基因庫中占了上風。一個婦女如果自己繼續生育子女就不能集中精力對孫子孫女進行投資。因此,使母體在中年喪失生殖能力的基因就越來越多。


9、為什么兩口子始終有沖突?

作為自私的機器,配偶雙方都希望后代更好更多,分歧在于,誰來承擔主要撫養責任?當然,承擔得越少,就越有機會再進行其它投資。
所以,雄性和雌性都會誘使配偶對每一個子女進行投資時付出比他或她理應承擔的更多的資源,以便自己脫身同另外的配偶再生子女。
無疑,這種策略是兩性都向往的,不過對雌性來講更難如愿以償。由于她一開始就以其大而營養豐富的卵子付出了比雄性多的投資額,因此做母親的從懷孕的時刻起,就對每個幼兒承擔了比做父親的更大的“義務”。如果幼兒一旦死亡,她比做父親的要蒙受更大的損失。更確切地講,為了把另一個新的幼兒撫養到同死去的幼兒同樣大小,她今后必須比做父親的進行更多的投資。如果她耍花招,讓做父親的照料幼兒,自己卻同另一個雄性個體私奔,父親也可以將拋棄幼兒作為報復手段,而其所蒙受的損失,相對來說要小。
由此可見,雌性在雄性求愛前,表現得更為謹慎是正常的,要求雄性有車有房,奢華婚禮、超重鉆戒等等,也是非常合理的。因為,幼兒降生之后,制造乳汁喂養幼兒的是雌性個體,撫養并保護幼兒的主要責任也落在雌性個體肩上。
當然也有例外,比如魚類就容易出現雌性拋棄雄性,因為魚類的精子和卵子是在水中結合,由于卵子較大較重,在水中較為穩定,而精子較輕,雄魚必須等雌魚排卵后再放精,就這個時間差,雌魚就可能跑掉讓雄魚獨自照顧后代。
當然,動物兩性之間的博弈遠比人類精彩,雄性為了確保后代是自己的,有的在追求成功后分泌激素讓已懷孕的雌性流產,有的會直接吃掉已出生的幼崽,有些會交配時掏出另一個雄性先入為主的精子……而有的雌性甚至會在交配時吞食雄性。


10、我們束手無策嗎?

前面,都是從基因——DNA分子——層面去理解生物,以及這個世界。但道金斯認為達爾文主義的內容異常廣泛,不應局限于基因這樣一個狹窄的范疇。尤其是,我們的星球最近出現了一種新型復制基因——Mimeme——覓母,慣用叫法是“模因”,與基因相對。
簡單說,模因就是文化基因,也就是別人傳輸給你的觀念。我們生活中到處都是模因,曲調、概念、妙句、時裝、制鍋或建造拱廊的方式等都是模因,它像基因一樣,不斷的在求生,不斷的在散播自己,在追求自己的復制。比如你腦中有一個好主意,對我說了之后我也認同,并準備和你一起創業,這個觀念變成了2個,我再把這個想法告訴隔壁的小張,他也認同這個想法,那這個觀念就變成了3個。這個過程就是你把你的觀念復制到了我的腦中,就是模因的傳播過程。
是的,我們是作為基因機器而被建造的,是作為覓母機器而被培養的,但我們具備足夠的力量去反對我們的締造者。在這個世界上,只有我們,我們人類,能夠反抗自私的復制基因的暴政。
這個東西會是意識嗎?因為有了意識。生存機器最終從主宰它們的主人即基因和模因那里解放出來,變成有執行能力的決策者。大腦不僅負責管理生存機器的日常事務,它也獲得了預測未來并作出相應安排的能力。它有能力拒不服從基因的命令,例如拒絕生育它們的生育能力所容許的全部后代,甚至欺騙基因,比如使用避孕藥品。


雖然前面已經夾雜了很多個人的私貨,還是忍不住單獨談談三點想法:

1、不要做基因的奴隸

大多數時候,我們成年人和嬰兒沒啥兩樣,完全受基因的預置程序操控。嬰兒半夜為什么要頻頻大哭,因為有一個于他有利的程序——把父母搞得很累,自然沒時間和精力去交配,再生一個孩子和自己搶資源。這些預置程序有好的一面,比如聽到異常巨響或者看到別人狂奔,跟著跑就是,這讓我們的基因延續至今。但也有不利的一面,比如色欲、貪婪,看到一個優質異性就想交配,看到好東西就想占有。
我想到那個著名的寓言:蝎子請青蛙背它過河,青蛙不答應,蝎子發誓不會蟄青蛙,于是青蛙答應了,到了河中間,蝎子還是忍不住蟄了青蛙,青蛙臨死前怒問為什么為什么為什么,我死你也要死啊!蝎子羞愧地答到,我實在控制不住啊!
自然界類似的例子還有很多,但我們不一樣,我們是人,人有意識,以及一些好的模因助力。往往,是那些更能控制自己原始欲望的人更自由和幸福。

2、要向基因學習

基因是自私的,以有性繁殖的生物為例,最初在形成精子和卵子時,它們都是和另一個等位基因較量的勝者。盡管如此,基因更多的時候是在合作,那么多不同的基因,它們互為條件互為補充,凡是現存的基因,都是和其它基因配合得特別好,攜手才延續到了今天。
人也應該如此,何況,人生很長,沒有什么時候有一個“等位基因”要和自己一決生死。有的人,覺得沒有競爭贏某個異性或沒有搞定某個崗位,就如喪考妣,其實哪有那么嚴重,美好的意外在后面。唯有合作,才有延續,才有發展。
書中有一章專門從博弈論角度講“好人有好報”,因為前段時間解讀過《超級合作者》,所以這里沒有再提,大概意思差不多,都是輸入不同的博弈策略進行大量計算機模擬,最好的策略是“針鋒相對”,即不率先背叛,你背叛我背叛,你合作我合作。
“永遠背叛”策略先會取得一些局部優勢,但最終不敵“針鋒相對”,因為背叛始終把自己置于“零和博弈”,而合作則是“非零和博弈”,蛋糕做大了,很多問題就解決了。
如此淺顯易懂的道理,為什么人們就是學不會呢?而我們基因中還有合作的程序。比如兩口子離婚,為了分財產,動不動就是法庭見。好說好散不是節約一大筆律師費,以及時間和心力嗎?為什么?或許因為嫉妒,人總是不患貧而患不均。從基因的角度理解嫉妒,就是感到了對方基因延續上的優勢,但大可不必,前面不是說了不要做基因的奴隸嗎?基因看不見更遠的未來。我們是人,有意識的人。

3、基因的中庸之道

這是基因的穩定進化策略給我的一些啟示。①群體中的力量平衡不能輕易打破,如果一意孤行,均勢被打破后,全世界都在和你作對,只會得不償失;②密切關注環境,環境變就要順勢而為,這是從一個穩定態到另一個穩定態轉變的間隙,也可以看成是一個窗口期,留給那些有準備的人;③沒有最好,只有相對更好,一定要擯棄非黑即白的二元思維。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剝皮案震驚了整個濱河市,隨后出現的幾起案子,更是在濱河造成了極大的恐慌,老刑警劉巖,帶你破解...
    沈念sama閱讀 227,837評論 6 531
  • 序言:濱河連續發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現場離奇詭異,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過查閱死者的電腦和手機,發現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閱讀 98,196評論 3 414
  • 文/潘曉璐 我一進店門,熙熙樓的掌柜王于貴愁眉苦臉地迎上來,“玉大人,你說我怎么就攤上這事。” “怎么了?”我有些...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175,688評論 0 373
  • 文/不壞的土叔 我叫張陵,是天一觀的道長。 經常有香客問我,道長,這世上最難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62,654評論 1 309
  • 正文 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辦了婚禮,結果婚禮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還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們只是感情好,可當我...
    茶點故事閱讀 71,456評論 6 40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開白布。 她就那樣靜靜地躺著,像睡著了一般。 火紅的嫁衣襯著肌膚如雪。 梳的紋絲不亂的頭發上,一...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54,955評論 1 321
  • 那天,我揣著相機與錄音,去河邊找鬼。 笑死,一個胖子當著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內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決...
    沈念sama閱讀 43,044評論 3 440
  • 文/蒼蘭香墨 我猛地睜開眼,長吁一口氣:“原來是場噩夢啊……” “哼!你這毒婦竟也來了?” 一聲冷哼從身側響起,我...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42,195評論 0 287
  • 序言:老撾萬榮一對情侶失蹤,失蹤者是張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劉穎,沒想到半個月后,有當地人在樹林里發現了一具尸體,經...
    沈念sama閱讀 48,725評論 1 333
  • 正文 獨居荒郊野嶺守林人離奇死亡,尸身上長有42處帶血的膿包…… 初始之章·張勛 以下內容為張勛視角 年9月15日...
    茶點故事閱讀 40,608評論 3 354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戀三年,在試婚紗的時候發現自己被綠了。 大學時的朋友給我發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飯的照片。...
    茶點故事閱讀 42,802評論 1 369
  • 序言:一個原本活蹦亂跳的男人離奇死亡,死狀恐怖,靈堂內的尸體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詐尸還是另有隱情,我是刑警寧澤,帶...
    沈念sama閱讀 38,318評論 5 358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島的核電站,受9級特大地震影響,放射性物質發生泄漏。R本人自食惡果不足惜,卻給世界環境...
    茶點故事閱讀 44,048評論 3 34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處隱蔽的房頂上張望。 院中可真熱鬧,春花似錦、人聲如沸。這莊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4,422評論 0 26
  • 文/蒼蘭香墨 我抬頭看了看天上的太陽。三九已至,卻和暖如春,著一層夾襖步出監牢的瞬間,已是汗流浹背。 一陣腳步聲響...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5,673評論 1 281
  • 我被黑心中介騙來泰國打工, 沒想到剛下飛機就差點兒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東北人。 一個月前我還...
    沈念sama閱讀 51,424評論 3 390
  • 正文 我出身青樓,卻偏偏與公主長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敵國和親。 傳聞我的和親對象是個殘疾皇子,可洞房花燭夜當晚...
    茶點故事閱讀 47,762評論 2 372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創造人工智能的人類又是一個怎樣的存在呢?人類又是如何在時間的長河中塑造為今天的模樣的呢? 英國皇家學會會士理查德·...
    丹菡閱讀 4,895評論 3 37
  • 基因機器 達爾文的自然選擇學說想必人人都知道,但這其中一直有一個中心辯論議題:自然選擇的單位究竟是什么?自然選擇的...
    一只瓦罐閱讀 1,267評論 0 50
  • 夜泊秦淮曲藝稠, 蓮塘倩影美人柔。 憑闌碧水銀光樹, 一屢情思憶錦秋。 2017.10.25于北京
    方奶閱讀 257評論 0 0
  • 忽然下了很大的一場雨,有一種上天忽然想起了什么,于是眼淚傾瀉而出的感覺。這樣的雨讓我想起了肆意與宣泄。 對著...
    刺猬貓閱讀 210評論 0 0
  • 古剎·繞寺河 瑤瑤無聲水靜流, 天光云嶺愛晴柔。 懷恩俯覽觀天地, 煙波江上無煩憂。
    不惑而歌閱讀 269評論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