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
牛頓第三生產力定律:兩個物體之間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在同一直線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這個比較好理解,我們都有自己做事的節奏,就像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我們做一件事的效率水平,往往是生活中有效率力量和拖延力量的平衡。
有效率的力量包括專注、積極、動力。拖延的力量則包括壓力、睡眠不足和任務過量。
牛頓生產力第三定律——正負能量的平衡
如果想要變得有效率,那么我們有兩個選擇。
第一個選擇是增加更多的有效率的力量。比如我們可以給自己打氣,咖啡一杯接一杯,擼起袖子干。
這也是為什么很多人忙得腳不沾地,還要抽時間洗個澡清醒一下,或者看打雞血的視頻來鼓舞自己。通過這些事情,能增加有效率的正面力量,來抵抗那些生活中拉扯著我們遠離積極狀態的拖延力量。
當然,如果一直這么做,雞血太足可能也會把人逼瘋。但短期內,這個戰略是非常有效的,不然保險直銷行業也不會有那么多的宣講。
第二個選擇是消滅它的反作用力。學會為生活做減法,學會拒絕,別把所有事情都抗在自己肩上。
如果減少生活中這些消極的因素,我們的生產力就會自然而然提高,這就像神奇地移開了那只一直拉扯著我們讓我們去拖延的手。
R
這樣去看我們生活中很多拖延現象,就很好理解了。那些時刻,往往都是消極因素占了上風,而且是占了一次上風后,就有了連貫效應,就一直占上風,一直拖延下去。
I
我們過往大多時候知道自己在拖延時,都是在嘗試一邊增加自己積極的力量,一邊消解消極的力量。這樣做從理論上看,當然效率會更高,但問題在于,做好兩者都需要花費大量的精力,這無異于兩面作戰、四面受敵。有限的精力往往會在這一過程中被分散和消磨。
正確的做法應該是,集中力量,單純地消解生活中沒有效率的因素,那么你的生產力會自然而然地提高。
D
可見,生產力是相反力量的平衡——想提高生產力,可以通過增加積極的力量或者消除它的反作用力來實現。
比如娘娘和小嬋的減壓行動,都是在消除反作用力的影響。
今天心情有點郁悶,決定先提前寫完總結,然后去剪個頭發,換個發型換下心情。這也是在消除消極情緒、壓力帶來的反作用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