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無姓之人》這樣描述:未來的年代,當人們覺得自己衰老了,就通過類似程序更新換代一樣的做法,讓自己恢復年輕,就這樣,他們過著不老的日子。這樣做的代價是,更新之后,連同過去的記憶也一同更新沒了。地球上只有一個人,沒有進入這樣的程序,所以,他成了唯一一個將要老死的人類。他回憶過去,卻因為太過衰老而忘記了許多事情。但比那些永遠不老的同類稍微好點,最起碼還有一堆記憶殘片伴隨著他。
他回憶起了自己的三段感情經歷,一位帶有膽汁質氣質的女子,最后罹患抑郁癥。一位鄰家女孩。一位亞裔女子。
這就是男主的三段感情中的三位女子。他與她們看似必然相遇,其實相當偶然,偶然到就像兩輛南北相向的車那樣難以遇到,因為,只在一念之間,就擦肩而過,永遠也見不到。或者偶然見到,也只是有一種眼熟的感覺,而絕想不到在另一個維度,他與她竟然是夫妻。
而這樣的結局,起因竟然是一次蝴蝶翅膀的震動,帶起一股微微的氣流,刮下一片樹葉,滑倒這位男子的父親,導致他被車撞,癱瘓,郁郁寡歡,與妻子離異,而這位男子在當時年少時,選擇和父母中的某一方生活,又導致了他后來會遇到什么樣的配偶。
一切都是偶然。
在這種偶然的背景之下的愛情,會是什么樣子?
這是這部片子的一大主題。
想起以前與一位老師修改一個劇本,里面講到地位迥異的一對男女,一見傾心。當時,提了一個問題:為什么他們一見就會傾心,有什么基礎?
那位老師當時人急無智,回答不出,覺得自己的人設不好。
現在想想,其實是我自己的思路局限。如果追本溯源,男歡女愛本就是來源于人類身上殘存的生殖與繁衍沖動,只不過人類在其中加入了智力活動和情感體驗,如此而已。所以,一見傾心,是完全可以成立的一種推演。
只不過,在這部片子里,把這種一見傾心放在偶然性這個大背景下來考量。
宇宙大爆炸是偶然的。生命的產生是偶然的。進化就一定是必然的嗎?未必。一切理論推演,都是建立在對已成事實的追溯與邏輯推演上,不過是人類自認為的一種自洽而已,如果事實稍微拐個彎,那么有可能現有的一切就都不成立了。
說到底,這部片子中關于感情的這部分描述與考量,有點像是對《牡丹亭》中那句“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的電影化解讀。
整個人類中,有極少一部分人,深悟人類的命運不過是一場偶然,消亡才是必然。大多數人把偶然當成必然,把必然當成偶然,因為認知差異巨大,所有才有萬丈紅塵之說。
而紅塵中的男女,每一段感情,都是在極偶然的情況下產生的,結局也不同。過去不可挽回,未來無法確知。一切都是偶然,關于這偶然的一切回憶,又有幾分可信?
看著片子男主在垂老時光里,像個顫巍巍的考古學家,在時光和記憶的廢墟里努力發掘關于愛情的一點點斷簡殘章,而最終卻無法確認自己究竟身是何人,就有一種荒誕和悲涼的感覺。
但是,人之所以為人的希望,大概就在于,我們明知道一切都要消亡,可還是有意無意地努力活在當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