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最要緊的事通透。
通,沒有障礙,可以穿過,能夠達到。
透,看穿障礙,看明方向,看到目標。
通透之人,自由自在,舒爽快意,活的輕松自在,活的坦坦蕩蕩。
相反,不通透之人,慣于無事生非,橫生枝節。堵自己的路,憋自己的心。把好端端的人生弄得雞飛狗跳。因而疏離快樂,壓力巨大?;畹梦不畹闷D難。
我們于日常遇到的、見到的及聽到的事,諸如:如何從困境中走出來?如何獲得存在感?如何成熟?如何讓內心更強大?如何成為一個有教養的人?如何減肥?林林總總,不知幾何。諸多問題,應該各有其解決方案。但實際上,上述問題都是出自同一個病癥——不通透!沒看明白,沒想清楚,沒理分明。
所以,諸如此類問題,其實有著同一個解決方案。也是我們成就事業,必須遵守的——“五倍資源法則”。
為了達成目標,我們必須遵守五倍的資源。
——給人一杯水,你至少要先準備一桶水。
如一個廚師,哪怕烹飪理論背得滾瓜亂熟,但一旦端起勺子,很可能要炒上至少五盤菜,才能有一盤勉強能下口。
如一簇植物,需要足夠的成長空間,足夠的泥土,讓植物根系舒展擴張,汲取營養。如果你把植物養在與其根系同樣大小的空間里,此植物必死無疑。
如一個職業作家,哪怕是個垃圾寫手,他想要拿出2000字出來,至少要怒寫一萬字。如果他把一萬字全端出來,行家鼻尖一嗅,就會噴出一句,你這里面80%不過是肥料。2000字的精華是靠五倍的文字量滋潤而成的。
又如邁克爾·喬丹,他常常被視為商業社會的成功者。
但他說:我從來不是什么成功者,從來都不是,恰恰相反,我實際上是一個巨大的失敗者。
我曾經在絕對的優勢下投球9000次,大家都認為進,我也認為應該進——但球就是沒進。
9000次沒進,但是臉皮巨厚的我,仍然臉不紅,氣不餒,淡定地投球。
于是投進了4473次。
9000次沒進,當然這只是正式比賽場上的,在日常訓練中,我投球次數,不少于67365次。
哪有什么堅持,唯有死撐。
——沒有67365次的自我訓練,就不會有13473次的上場機會,也就沒有4473次的進球機會。沒有9000次的失敗,我就是你——從未失敗過的你。
相比于屢敗屢戰的喬丹,很多人恐懼失敗。
他們不知道的是,失敗是必然的,成功是偶然的——所謂成功,不過是例行失敗出現差錯的結果。只有經歷足夠的失敗,才能體驗經歷連續性失敗之后偶然出現的意外驚喜。
失敗不可怕,空白才真正令人恐懼。人生失敗的太少,缺少足夠的經驗資源,無力應對下一場的人生挑戰。
正如一個作家,狂寫五本書,才有一本有出版的價值。人生的任何一步都需要五倍的資源儲備——即使五倍的投入,也不一定會贏。就像喬丹那樣,進七萬次的場下自我訓練,才換來一萬余次的上場機會。而后一多半的失誤,以及偶然的幸運,才構成人生的常態。
人生根本沒什么失敗。只是有些人,曲解了事物推進的流程。
如拔苗助長,莊稼不可能一夜長大。又如追女孩子,應該有一個過程。第一次相識、微笑、留下印象,第二次點頭、致意,第三次搭上話,第四次關心問候……第十次請人家吃飯……第十五次看電影,第二十次牽手……第三十次還牽手,但直接牽進洞房。試問沒有前29次的鋪墊,人家憑什么進你家洞房?
可有些朋友,執拗地把前29次視為失敗。不敢追求,不敢行動,坐視女神被別人搶走,自己只能形單影只,煢煢孑立。
——人生沒有失敗,只有鋪墊。
不敢嘗試的人,都是錯把鋪墊當成了失敗。所以有些人會放棄自己,失去自立,拿自己當成無骨藤蔓(如菟絲子),想纏在別人身上。人生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你坐視自己一天不堪一天,卻希望愛情天長地久,這對于對方而言太不公道。
人生最可怕的,是把命運”交到別人手上,如同蜷伏于隆中的鳥兒,一旦忘記了投食,悲慘便如約而至。
我們每個人,都必須保持強大的生命力,讀書交友、旅行、擴大自己的生存圈,自立者才有自尊,自強者才有明天。人生是一場浩大的、單獨的旅程,要活的通透、看得明白,閑時忙時鋪墊事業,當鋪墊的資源構成肥沃的泥土,我們的未來才會厚積薄發,盛開出美麗絢爛的生命之花,幼苗才能長成參天大樹。
摘自:霧滿攔江《誰的成長不是險死還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