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是我18歲那年,爺爺去世了。我不太記得爺爺的忌日,只記住了一個場景:彌漫著尿騷味的硬板床上躺著骨瘦如柴的爺爺,他已經虛弱得沒辦法出聲,只是握著我的手,想跟我說話卻只能發出嘶啞的“啊……啊……”,眼淚止不住地流,我也哭了……這就是我見爺爺的最后一面,好像隔天他就去世了,姑姑說,爺爺可能是撐著見我最后一面才舍得走的。
那時的我,真的不懂事
每年暑假,我一定會回鄉下老家,但是我最喜歡去的并不是爺爺家。
奶奶在我九歲那年去世了,依稀記得媽媽曾對我說過奶奶如何重男輕女,如何故意刁難生了兩個女孩的她,因此我對奶奶其實沒什么好感,也沒什么印象,她的長相也只能從爺爺奶奶家中墻上的遺像中找到些許記憶。奶奶去世后,爺爺就是一個人居住,沒有電視,沒有好吃的,自然吸引不了當時只會吃喝玩樂的我,小孩子嘛,總是喜歡好吃的、好玩的。
在老家農村,爺爺和自己的幾個子女早就各自分戶居住,大家都自掃門前雪,除了逢年過節、爺爺生日之外,平常并不會對爺爺有過多的關心,畢竟,在農村,還是以兒子養老送終為主,女兒出嫁后就是潑出去的水,可以不過多贍養父母的。
每天清晨,爺爺都要趕在太陽還沒出來時去菜地里收菜,再挑著菜趕幾公里的土路到鎮上去賣菜,然后再走同樣的土路回家,繼續干農活,喂雞、喂豬、種菜……周而復始。
暑假我基本待在姑姑家,爺爺從鎮上賣完菜回來時總會特意繞道姑姑家,讓我們跟他回家去玩玩,我沒有拒絕,因為我知道回家看爺爺是孝順的孫女應該做的事情,而我不想不孝順,但我內心確實不想去。還是姑姑說話直接,她說“你那又沒有好吃的,又沒有好玩的,也沒有電視看,又沒有其他小朋友一起玩,她怎么可能跟你回去呢”。爺爺這個時候就尷尬地呵呵笑,拿出煙斗抽幾口煙,看我們沒有跟他回家的意思,他也就走了。看著他的背影,我確實不忍心,但是當時的我,真的不懂事,只顧自己開心,所以即使后來爺爺幾次三番特地繞道姑姑家再次邀請時,我弱弱地拒絕了,之后,他就不怎么繞道過來了。
有時候,實在不忍心,或者已經拒絕爺爺好幾次的邀請了,我就會跟姐姐兩人去爺爺那。但其實也就是象征性待一會兒,就跑到隔著兩棟樓的叔叔家看電視、吃東西去了。跟爺爺待在一起,真的沒什么好玩的,大眼瞪小眼,沒話找話聊。
我記得,在爺爺家吃飯的時候,桌上基本沒有肉菜,有的時候爺爺會非常隆重地從懸在桌上的吊籃里面拿出一碗粉蒸肉給我們吃,但是我們知道爺爺這一碗粉蒸肉估計要吃一個星期的,所以我也只是象征性地夾一兩塊而已,爺爺會問問我還吃不吃,雖然我其實想吃但我嘴上說“不吃了”,因為我知道爺爺舍不得。之后,爺爺就會把粉蒸肉再放回吊籃。我想,爺爺可能以為他把最貴重的菜拿出來招待自己的孫女,孫女肯定會喜歡他的。但實際上,當時的我已經在城里生活了很長時間,早就過上了更好的生活,這點“好吃的”確實不會讓我記住什么。
晚上在叔叔家看電視時,最不喜歡爺爺過來讓我們早點回去睡覺,因為爺爺8點多就要睡覺了,對于精力旺盛的小朋友來說,那時候正是看電視的好時候,所以,爺爺經常會被我們無視,很多時候,叔叔就會說“你那又沒有電視,小孩子肯定不會跟你回去的,你就讓她們在我這邊睡吧,你回去吧?!爆F在回想起來,爺爺當時的心里應該是非常難過和落寞吧,自己的親生兒子、親孫女都不愿意多跟他說句話。
真是對不起,爺爺,我當時真是不懂事!
現在的我,能做什么
家家有本難念的經,在多子多女又經濟條件不好的農村家庭中,這本經好像會更復雜。
記得爺爺最后病重時,幾個子女商量著輪流照顧他,有錢的出錢,沒錢的多出力,城里或外出不?;丶业木投喑鲥X,在老家的就承擔照顧老父親的責任。原本看似很合理的安排,但卻讓我覺得寒心,因為并不是每個子女都愿意照顧這樣一個不能動彈的老頭子,這就是現實。
我依然記得,見爺爺最后一面的那天,我給他買了爽歪歪飲料(一種小孩子喝的飲料,聽姑姑說他喜歡喝,但是有的子女不太舍得買給他喝),我拿著飲料喂他喝,他邊喝眼淚就邊從眼角流下來,滿滿的委屈,我懂。特別是看到放在床邊的一碗冷粥里面有一個碩大的黑色蜘蛛,我就更懂他眼淚里的委屈。我在心理暗暗發誓:爺爺,你一定要撐住,等我掙錢了,我養著你,帶你一起住,照顧你,你一定要撐住,等我!我在心里默念這幾句話很多遍,我希望爺爺可以感受到。
可惜,隔天,他就走了。
也許,是太苦了吧,他實在撐不住了……是啊,幾個子女對他的“孝順”,對于一個骨瘦如柴、體弱多病、不能動彈的老人來說,實在是沒有理由繼續留下來。而我,當時還在上學的我,沒有錢還靠著父母養著的我,實在不知道還能做什么……也許,我當時如果把心里默念了十幾遍的話講出來,他聽到的話,會不會撐下去等我呢?我真的不知道……
現在回想起來,覺得爺爺真的很不容易,希望他一切都好,知道我對他的這份心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