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3月14日,市海洋和漁業監察支隊報告??跒趁涝从瓮Тa頭近岸海域出現水色異常現象,市監測中心接到報告后,立即啟動應急監測預案,聯合省海洋監測預報中心及市監察支隊組成監測隊伍于3月14日、3月15日對該海域進行海洋環境赤潮應急跟蹤監測。
市海洋環境監測中心負責采樣和水質監測,省海洋監測預報中心負責現場調查和生物樣品鑒定。3月14日現場調查結果表明,在??跒趁涝创a頭近岸海域上有呈片狀分布的藻類聚集帶,水色呈棕色,無明顯腥臭味,未發現海洋生物異常死亡現象。3月15日現場調查結果表明,??跒趁涝创a頭近岸海域水色正常,美麗沙6號航標附近海域水色呈淺棕色,無明顯腥臭味,未發現海洋生物異常死亡現象。監測海域的 pH 、溶解氧、化學需氧量、無機氮和活性無機磷測值均符合國家第一類海水水質標準。
浮游植物監測結果:經鑒定,??跒趁涝创a頭、美麗沙6號航標附近海域浮游植物優勢種為血紅哈卡藻(Akashiwo sanguineum),屬甲藻門、哈卡藻屬。血紅哈卡藻的密度分別為1.11×106個/L和3.0×105個/L,其中3月14日海口灣美源碼頭2號站已超過其赤潮基準密度(>5.0×105個/L),形成赤潮;美麗沙6號航標1號站未達到赤潮基準密度。初步統計,??跒趁涝创a頭近岸海域藻類聚集區呈片狀分布,赤潮范圍約1平方公里,赤潮持續時間為1天。
監測結果:(1)監測海域,僅美源游艇碼頭近岸局部海域發生赤潮,面積較小,受降雨、大風等天氣條件的影響,赤潮持續時間為1天。(2)該海域赤潮生物種類為血紅哈卡藻,迄今為止無關于本種產毒的報道,但該種能使魚類致死。(3)監測時段,該近岸海域水質良好,各項監測指標符合國家第一類海水水質標準。本次由血紅哈卡藻引起的赤潮已消亡。每年的春季為我省赤潮高發區,海口灣近岸海域屬赤潮高發海域,市監察支隊及監測中心將加強巡視,密切關注該海域的海上狀況,一旦出現赤潮征兆,應及時報告并采取防范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