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適說:人生就算是做夢,也要做一個像樣子的夢。
? ? ? ? ? ? 我們可能就是生活在夢中,只是我們永遠不會醒,或許當我們醒的時候,我們的生命就到盡頭了,就是死了。
好好的過生活,好好地活著,把握當下,努力當下。
但事實呢??心靈雞湯的語句我們隨手拈來,經常說出口而不感 到害羞。什么人生不止,努力不止;永遠拼博啊;堅持到底啊;很
多很多。
好多好多都是我們只是說說而已,該怎么享受我們還是會怎么享受,當我們享受什么努力不止,艱苦人生都不知道跑到什么地方去
去了。
想想自己,發覺自己也是一樣,說改變自己,說了二十多年了吧,沒有改變,生活上也沒有改變得更好,也沒有錢。還是那么懶,
總以為自己會很勤奮,總以為自己會做一件會很努力。
當別人做成一件事用了1年時間,自己想想,自己也能行,自己一年不成功我用兩二年,我要比別人多一倍的努力。但真的去做了,
剛開始兩天還挺努力的,當過了5天后呢?該出去玩還是出去玩,該上網還是上網,一年過去了,那件事早已忘記了,或許當碰到那個做
成功這件事的人時候才會想起當初自己也下過決心做過這件事,只是沒有堅持而已。
總在找借口,一點行動也沒有,其實時間過去了,自己的努力并沒有當初想的有比別人多N倍的努力,反而不及別人的100分之一的
努力,因為我們只努力開頭的那幾天。
一切的都是以為,都是假設的前提下自己會很努力。
假設很容易,說也是很容易,做難。
碰到好多的年輕同事,一問他們是多大的,他們總會淡淡的說93年的,或者94年,老一點便是92年的。現在都是90后的天下了。
他們反過來問我,我說我都是3個孩子的爸爸了。
通常他們都是不相信,當我確實是當爸爸了。只是現在還沒有3個孩子那么多。
我經常對政府的小梁說:小伙子,年輕就是好啊,機會多,好好努力,多發揮年輕人的艱苦苦干的精神。
小梁總笑著對我說:你這樣說得自己很老的樣子。開什么玩笑。
我說:我都想自己是90后,你自己想想我都是當爸的人,能不老嗎?
或許真的老了,看到90后總感嘆自己老了。有時候自己想再不努力就趕不上他們了,但只是想想而已,反而自己比他們還懶.
迷茫,我總是想為什么自己總是迷茫,其實是因為自己沒有賺到錢,能賺到錢真的好重要,賺錢能力就是自身綜合能力的體現。
這樣自己是不是太愛錢了,其實自己還真是。沒有人不愛錢的,除非他是白癡。你想想自己突然有一個賺1000萬的機會,你會去嗎?肯定會,還會爭著去,去他媽的知足常樂。
每個人都可以批判別人拜金,批判別人愛錢,但實際到自己呢?還是會一樣。比如有條高速公路從你家的田修過去,如果是田的一畝國家補貼3萬,如果有房子這些建筑的國家補貼10萬,你想想自己會為公義我國家利益而只領只是田的補貼嗎?
不會,沒有建筑物,你也會連夜蓋好房子,因為你會想國家的補貼,你不領白不領,你不這樣做,別人也會這樣做。
這個世界上沒有僥幸,也沒有童話故事,沒有坐享其成的。只有自己,才有對自己的生活負責任。
因為生活是最真實的,生活比你想的還要殘酷,無情。
你看看現在是火的現紀實的電影《我不是藥神》,里面對人性的描寫多么的真實,為了活命,為了生活,什么都會做。基督的牧師也被程勇說服來販賣盜版藥,去印度走私仿制藥,這對病友來說是一種福音。電影里面還是傾向于弱勢群體。
但我們反過來想一想,對于投資巨額研究發“格列衛”這種治療白血病公司來說無疑是傷害巨大的,據我在網上了解新藥的價格為什么會如此高?
這中間的投入是巨大的。上面也說到了,一類新藥從一開始最重要的研究成果發表算起,到最終上市,通常需要10年~20年的研發時間,投入10億美元~20億美元的研究經費。而且前面有至少一半的時間都是在進行動物試驗。
在這個過程中,藥廠為了保護好這些來之不易的知識產權,往往都會開始進行專利申請,到了臨床試驗階段,大部分專利就都已經申請完畢了。然而專利的保護期其實很有限,等到新藥真的很幸運地上市了,平均也只剩下7年的專利期。專利期過了,其它公司也可以生產了。所以,藥廠必須在7年時間里把這10億美元~20億美元掙回來,否則就無法繼續投入新藥的研究,這也就是新藥很貴的一個原因。
格列衛研究了近半個世紀,中間投入了成千上萬的科學工作者。而它的真正受眾是發生了“費城染色體”現象的慢性粒細胞性白血病患者。
大家想想如果沒有這些公司不計成本的投入,會研究出這些藥嗎?所有藥都買白菜價了,誰還有動力去研究啊,科研工作者和公司還不如炒房或估互聯網生意。當一些藥只能白菜價沒人會投資巨額去研發。就像白菜一樣,誰愿意去種。類似研究“格列衛”這種藥科研工作者和公司是值得人敬佩的。
但是病友不會想那么多,他們只想活著。
因為太懶,所以好久沒有下筆寫過日記,寫起來總覺得無病呻吟,可能是自己太無聊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