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底是聰明好,還是愚鈍一點好呢?
1
遠古時代,眾鳥兒們要選個鳥王。大家商定:哪個最早看見太陽升起,它就可以做鳥王。蝙蝠與鴿子兩個雖然都能同時早早地看見日升,蝙蝠為了自己能當上鳥王,欺騙鴿子去吃干炒面,故意拖延。結果,蝙蝠雖提前見到了日升,但鳥兒們并不承認它為鳥王。
第二次,大家商定:誰飛得最高,就立誰為王。蝙蝠事先鉆進飛得最高的大鵬的翅膀羽毛縫隙中,與百鳥比賽。鳥兒們飛呀飛呀都很疲勞了,別的鳥兒要返回地面去,只有大鵬鳥滿以為自己是當然的鳥王了,自豪地高喊:“我已飛到最高空了!”接著,又展翅向高空飛去。這時,蝙蝠便從大鵬鳥的羽毛叢中鉆出,飛到大鵬鳥的上面,高喊:“我已經飛到最高空了!”邊喊邊向更高處飛去。總算飛得最高,但是,所有鳥兒們,仍不承認它是鳥王。說:“像這種沒有羽毛只有觸角,顏色又很難看的東西,連鳥兒都算不上,又怎能當我們的鳥王呢?”這樣一來,蝙蝠不僅沒有當上鳥王,還被排除在普通的鳥兒行列之外。
蝙蝠雖有智慧,但無羽毛,就被眾鳥們欺侮了一通。作為一個人,衣著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還是應該具備真才實學。
2
聰明其實是可以通過后天練成的,因為人的聰明只不過是對一件事能夠反復深入地進行思考而已,就像愛迪生的燈絲實驗,最后能夠取得成功,只不過是通過做了很多次的實驗,選擇了1600多種材料,結果都失敗了。
全副精力在炭化上下功夫,僅植物類的炭化試驗就達六千多種。他的試驗筆記簿多達二百多本,共計四萬余頁,先后經過三年的時間。他每天工作十八、九個小時。每天清早三、四點的時候,他才頭枕兩、三本書,躺在實驗用的桌子下面睡覺。有時他一天在凳子上睡三、四次,每次只半小時。
到了1880年的上半年,愛迪生的白熱燈試驗仍無結果,就連他的助手也灰心了。有一天,他把試驗室里的一把芭蕉扇邊上縛著一條竹絲撕成細絲,經炭化后做成一根燈絲,結果這一次比以前做的種種試驗都優異,這便是愛迪生最早發明的白熱電燈——竹絲電燈。
3
其實所謂聰明就是笨辦法,就“笨鳥先飛”的實踐版。無非是重復、反復地思索,排除錯誤的信息,最終找出正確的答案。所以說,所謂的聰明就是反復錘煉的過程,把一個領域的能力練到極致,成為這個領域的頂尖人物。
但是聰明要放在正確的道路上,否則你越聰明到頭來反而會陷入死胡同里。比如,有些小偷,他們的功夫也是通過“勤學苦練”得來的,先是從冷水里用兩根手指夾肥皂,然后在熱水里夾,最后在油鍋里面夾起來。這個功夫不經過幾年的訓練是達不到輕易夾出的境地,可是,這個功夫練成了有何如呢?最終人還是會被關進牢籠之中,可以說,這樣的聰明勁越高,進牢籠的速度就越快。
4
還有一種人,自以為自己很聰明,而且經常表現得自己很聰明的樣子,結果是
“聰明反被聰明誤”。
這里最典型的例子就三國時期的楊修,在隨同曹操一次行軍打仗的過程中,聽到曹操傳達了夜晚巡營的口令為“雞肋”,就知道曹操有退兵之意,所以就提前準備行李,隨時等候撤退。其他人看到楊修在準備行李,知道原因后,也回營準備行李去了。
待曹操知道后,以禍亂軍心斬了楊修。這就是“聰明反被聰明誤”的一個典型,大家可不要學他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