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完指導教授之后,接下來的重大選擇就是敲定研究主題(research topic),和想要聚焦的論文題目(research problem)。一個研究主題包含很多研究子題,每一個研究子題都可以拿出來當題目——通常是先選擇一個范圍較大的研究主題,進行過概略的文獻回顧,然后從中找出一個適合的論文題目。
一個合適的論文題目,最好能同時兼具三個特質:(1)你有把握在這題目范圍內,產生足以獲得學位的創新與貢獻。(2)你具備閱讀相關文獻所需要的背景知識,不足的部分,有些可以從修課中獲得,需要自行補充的部分,在可負擔的范圍內,不至拖沓研究的進度。(3)你對這個題目有一定的興趣,足以支持熬過漫長歲月中的各種挫折與艱難挑戰。
我建議讀者盡快決定研究主題,以便有較多的時間針對這個主題進行文獻回顧,尋找合適的論文題目。這個建議是基于三個主要的考量:(1)每一種研究主題都包含非常多樣的論文題目,足以滿足各種不同的興趣與專長,可以適合每一個人的特質與興趣;因此,選哪一個研究主題差異并不大。譬如,每一個研究主題都包含基礎研究與應用研究,每一個研究主題都包括質性研究與計量研究,因此重要的是,論文題目適不適合你,而不是研究主題適不適合你。(2)每位指導教授都有專攻的研究主題,當你選好指導教授時,剩下可以選的研究主題已經很有限,不一定值得在其間斤斤計較其差異了。(3)從選定研究主題到決定一個論文題目之間,需要花不少時間去進行文獻回顧,才有辦法掌握這個研究主題內各種研究子題的主要共識與爭議,以及各種研究子題之間的關系,并且從較寬廣的視野來掌握研究的發揮方向,和培養出較周延的專業批判能力。就算指導教授已經替你選好論文題目,你還是必須從較寬廣的視野進行一次研究主題的文獻回顧,才能掌握到論文題目跟其他研究子題的完整關系。
以「基本工資」這個研究主題而言,它所包含的研究子題就有很多,譬如「調漲基本工資會不會提高弱勢群體的失業率」、「調漲基本工資會不會提高弱勢勞工的所得」、「調漲基本工資后資方會有哪些應對的措施」、「調漲基本工資會不會因國慶而異」等等。因此,任何一個研究主題,只要你找不出反對的理由,就不妨拿他當研究主題,以便盡早準對這個研究主題開始進行文獻回顧,同時開始尋找合適的論文題目。
為了讓讀者了解如何從研究主題去掌握各種研究子題與論文題目的關系,本章將以工資問題為例,介紹一個研究主題的問題背景與意義,內部各種研究子題的相互關系,主要的研究趨勢與轉變,主要的爭議、共識與典范性論文,以及各種論文題目的多樣性。
此外,本書后續各章仍將以「基本工資」這個研究主題為主要的說明案例,引導讀者具體了解文獻回顧、批判性思考,以及創新的要領,和研究工作的步驟與流程。因此,熟知本章內容將有助于未來各章的閱讀與吸收。
至于針對研究主題進行文獻回顧所需要的具體方法、工具與要領,將會在第七章介紹。
問題的背景與意義
在選擇一個論文題目之前,最好先從較寬廣的視野去了解該研究主題的背景、過去相關研究子題的類型,以及主要的爭議與共識,以便據此了解相關研究子題的特質與要件,藉此腳踏實地解放創意與想象力。如果靠自己憑空想象,可能絞盡腦汁想出來的都是不具有學術研究價值的題目。
其次,當你從較寬廣的背景去了解每一個研究子題的背景脈絡時,才能深入的掌握各種研究子題的主要訴求、方法特色、關切重點和各種爭議的原因和必要性,而不至見書不見林。此外,當你從較寬廣、完整的角度去看個別的研究子題時,比較有機會跳出單一議題的狹隘視野,從各種不同角度的交叉分析、思考,去構思跳脫既有研究框架的辦法與創新、突破的策略。
以工資問題為例,很多人收到經濟學教科書的影響,先入為主的認定政府不可以用法令干預勞動力市場,尤其是不可以限制交易價格和交易數量,因而反對調漲基本工資。這樣的人往往也認為,支持基本工資的人沒有經濟學的基本常識,并且認定少數支持調漲基本工資的論文,都是偏激者不夠嚴謹的研究——對他們而言,近年來的基本工資爭議都是很無聊的。
然而你從較寬廣的視野去看整個問題進程與問題發展,以及近年來新起的研究和爭議,你將會發現這問題真的既重要又有趣,而且確實值得進一步深思與研究。
新西蘭、澳洲和英國紛紛在十九世紀末和二十世紀初訂立基本工資法,目的是為了要對抗當時極其猖獗的血汗工廠。從這個起源的歷史角度來看,設定基本工資在現實世界里,絕對尤其必要,而且一百多年來,這樣的需要仍舊不時再度出現——即便是在號稱富裕與先進的美國。譬如2008年的金融風暴,是美國失業率達到10%,青年失業率更高為20%,許多企業趁人之危,拐騙謀職的大學畢業生去當無薪實習生,并承諾會在景氣好轉后優先聘用為正式職工。很多人就這樣當了好幾年的無薪實習生,做的卻是正職人員的工作,而企業的承諾卻一再跳票。事件被媒體紕漏后,美國勞工部緊急聲明無薪實習犯法,許多律師事務所在網絡上刊登廣告代打「無薪實習」官司。可見的市場上確實不時存在人吃人的案例,必須要有政府和司法的介入,而不改縱容如此嚴重的不公不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