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什么是好文章,一直眾說紛紜,每個人心中都有一桿秤。
為了搞清這個問題,不如回歸寫作本質,你會看得更清楚。
我們知道,寫作是作者用文字向讀者交付價值,以獲取相應報酬,這里的核心詞價值,本文會多次出現。
如果一篇文章沒有價值,讀者是不會輕易買單的,價值是文章的生命。然而,在這個內容爆炸時代,每個人的注意力有限,簡潔的文字才是讀者的最愛。
什么是讀者心中的好文章?就是用最簡潔的文字,向讀者傳遞最多的價值。
一、簡潔是文章的基本要求
在文學中,簡潔的表達方式備受推崇,這既是一種才能,也是一種美德。
如果你敘述一件事情,本來能三言兩語說清楚,卻拖拖拉拉說上半天,到最后都不知道說了些什么,讀者讀起來如同一頭霧水,視線就會果斷轉向別的文章,他不想在此浪費過多時間。
無論何時,簡潔都是文章的基本要求,否則文章的傳播力會大打折扣。
那怎么樣才能簡潔地表達那?
在自傳性質的《寫作這回事》一書中,斯蒂芬.金反復強調簡潔的必要性,他舉了例子來解釋怎樣簡潔地表達:
“把它放下!”他叫道。
“還給我,”他哀求,“那是我的。”
“別傻了,金克爾。”烏特森說。
下面是三句累贅的表達:
“把它放下!”她威脅地叫道。
“還給我,”他凄慘地哀求,“那是我的。”
“別傻了,金克爾。”烏特森鄙夷地說。
顯然這三句加的修飾詞是多余的,因為從對話本身不難猜到說話者的表情。而加上這些副詞后,不僅信息量沒有增加,還限制了讀者對人物表情的想象,沒有任何好處而言。
簡而言之,簡潔就是將每一句話中的雜物剝離,露出最潔凈的那部分。
二、價值是文章的最終追求
對于每個寫作者,這條標準一定要銘記于心并反復踐行。
你如果對它認識不到位,就會誤以為長文章就有大價值。
試想,你寫了1000字,但廢話連篇,真正有用的文字只有200字,你能說這篇1000字的文章價值大嗎?
相反,你寫了10000字,但段段精彩,全篇讀下來沒有一句廢話,你能說這篇10000字的文章價值小嗎?
所以,文章長短從來不是判斷價值大小的標準,那文章價值的判斷標準是什么?
很簡答,兩個因素:一是價值量,二是價值密度。
2018年,粥左羅寫了一篇“干貨”文章《如何科學安排假期,做真正會休息的高手?6000字干貨給你講透》,這篇文章信息量足且密度大,不斷沖擊你的大腦,會讓你在閱讀過程中產生高頻的啟發感。
這篇6000字的文章,先后使用換腦、被動娛樂、主動娛樂、自控力、心流、邊際效應、峰終定律等概念講如何做到科學休息,讓人讀完大呼過癮。
所以,要想提升文章的價值,你要用信息量保證文章的價值總量,用信息密度保證文章的精彩程度。
三、寫在最后
關于好文章的標準,可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但讀者心中自有標準。
通常,一篇文章放在讀者面前,他們先看文字是否簡潔,再看內容是否有價值,如果二者兼而有之,就符合心中的好文章標準。
一言以蔽之,讀者心中的好文章就是用簡潔的文字向讀者傳遞有價值的內容。
想要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寫作成就人生。
寫作成就人生專注寫作,為你的寫作助力加油,喜歡的朋友別忘了點擊關注,歡迎收藏、歡迎評論、歡迎轉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