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大學生兼職是很平常的事,一來可以減輕家里的負擔,二來自己賺點零花錢可以買些自己喜歡的東西和去旅游什么的,再者又可以提早接觸社會。
這個學期剛開學的時候,宿舍里的每一個人都在找兼職。一個室友阿玲也找到一份兼職,但是去了幾次就沒有收到通知說要繼續去。一天中午,她哭喪著臉說:“我可能要失業了,唐老師為什么不找我?”
我順口說了一句:“那你自己找她啊,跟她說你有時間,問她需不需要人?!?/p>
緊接著,她一臉詫異地看著我,像看一個怪物師德,用提高了幾個分貝的聲音說:“你傻?。槭裁匆宜??如果需要她自己就會找我?。 ?/p>
我無言以對,剛想說出口的“要主動出擊"就咽了回去,心里默默地震驚了一下。我傻嗎?好吧,我把別人都當成自己了,我以為所有人都會主動爭取的。
我也有在做一份兼職,每周五去一次。每次去之前的晚上都會發個信息告訴老師我明天有空去兼職,一直到老師跟我說你長期做吧。
富蘭克林曾經說過,你要追求工作,別讓工作追求你。
就拿我的室友來說,你如何讓老師在下一次需要兼職的時候第一個想到的是你而不是別人,如果你不時問她,需要兼職嗎?我有空。那樣,機會是不是會大一些?
我不知道會有多少想我室友一樣,等著工作來找她的人。但是我敢肯定,等待者于主動者而言,已經輸在起跑線上了。
某一次部門搞活動,請到某島啤酒的招聘經理來開一場關于面試技巧的講座。其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他提到在面試最后一定要主動表達出你對這個崗位和這一家公司的意愿,表達出你有多想來這一家公司。這樣,HR對你的印象就會更加深刻,做最后的定奪時也會更多地考慮你,面試成功的幾率也會大大增加。此時我多想我的室友也在場,然而她更愿意在宿舍玩手機。
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的。但就算是萬事俱備的時候,也不要站在原地等東風,你要到一個能吹得到東風的地方去,甚至去制造一場東風。
等待機會的人是愚者,創造機會的人是智者。愚者與智者就像一棵樹上的兩片葉子,智者總是主動對著陽光,拉近與陽光的距離,而愚者總是等待陽光照在自己身上。
所以啊,不要等著天上掉餡餅。我們要當那片主動接近陽光的葉子,主動地去表達愛,主動地去抓住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