純題外:所有人都在表揚侯勇的演技,貪官演得好,可圈可點;但(敲黑板)商業新貴跟我說,你覺得哪個名牌會找他代言呢?品牌要的是形象。你演貪官演得越好,品牌越不會找你代言,沒有品牌愿意和貪官形象聯系在一起,寧肯和整容臉聯系在一起(因為可帶動跟多人去花錢整臉)嗯,能不能給侯勇這類犧牲了自己商業價值的演員,單獨設立一個專業獎項比如“最佳演技獎”呢?否則,專業評獎最佳主角永遠是劇中濃眉大眼的正面人物,商業代言又不可能找演貪官演得好的,對演貪官演得好的實力演員的激勵機制在哪里?沒有這個激勵機制, 批評小鮮肉沒演技有什么意義?人家就是有演技,也不敢演“于連”啊!商業的歸商業,拼臉拼腿拼形象;藝術的歸藝術,拼演技拼臺詞拼塑造人物的能力。如果藝術沒有自己的激勵機制,怎么能怨膚淺的商業腐蝕人的審美和心靈?
01
寫這一篇的原因是,有些價值觀似乎扭曲了,大批網紅的涌現,整容的普及以及近期網紅和富二代捆綁在一起的消息頻繁熱搜,導致給很多女孩灌輸了一個思想:
我什么都不會也沒關系,管家里要錢然后整容,或者分批付款去整容,然后直播兩天,開個淘寶,也算有事業了,我可以混入富二代的圈子嫁個富二代了。
整容其實本質上不是一件壞事,人人都有追求美的權利,用自己的方式讓自己變美這沒什么可詬病的。可覺得去整個容就能翻身過上另一種生活了,這種價值觀真的很可怕了,是不是以后所有的女孩都可以這么想:我不用好好學習,我也不擁有什么才華和品質,我更不用上班,我只要整個容好看起來,我的人生就差嫁給有錢人的臨門一腳了?
根本不是這么回事。
這幾天,秦奮(傳說中的富人)和喜哥(網紅)在熱搜版面久占不下。在這以前,一大堆的網紅(韋雪,貝貝)還有國民老公思聰的眾多后宮團們,新聞為了點擊量而著重挑出一些字眼,誘導了各位看客有這種思想觀念。嫁給富二代的方式是成為網紅。可是哪個結婚了?偶爾有一兩個真正結婚的,是偶然不是常態。不能把偶然當做一種理所當然,先拋開三觀不講,也不能把偶然當做目標,這跟白日做夢沒區別。
前兩天微博上流傳一個吐槽:
講真的,聽起來很諷刺,但這恰恰就是事實。罵一個女孩子雞挺難聽的,可很多時候行為舉止很容易被別人判定為是圖錢。這個世界上只有一種人可以理直氣壯的說我不圖錢,就是有錢的人。這個世界上也只有一種方式可以跨越階級,那就是自己跨越,別指望被別人帶進去。
02
給你們講一個身邊的真事兒。
我閨蜜認識了一個女孩,家境一般,月薪3000?的固定工作,在二線城市生活。那女孩兒護膚品都很貴,熱衷于各種一線品牌,買不起包,衣服,鞋,所以買a貨,也就是所謂的高仿。不過即便如此,總去弄頭發,護膚,做指甲等這些事還是讓她入不敷出,幾張信用卡倒來倒去常常很窘迫。
她和我閨蜜直言:幫我介紹個有錢的對象啊?我現在就想找個有錢的。我長得拿的出手。
再后來,閨蜜讓她磨不過,介紹了兩個都沒成。她反思了很久,跟閨蜜說:“可能還是不夠特別好看。我還是要去整容。去上海,國內最好的整容機構在那,我分期付款。現在沒錢,整完我就好看了,就能找個富二代我就有錢了。”
這期間,閨蜜來北京玩,我招待。這女孩聽說有人招待,第一句話就是:這個朋友介紹給我啊。根本不問問我是男是女。知道什么叫見錢眼開嗎?這就是標準答案。這不是想扒著有錢的想瘋了嗎?
這是他媽的啥價值觀啊!這他媽的多扭曲的生活啊!這他媽的和賣淫啥區別啊!就差明碼標價了。
我覺得自己沒什么本事,明晃晃想調富二代的女孩,可能以為富二代腦袋上都寫著兩個字:傻逼。但一般這么想別人的人大部分自己都是傻逼。
03
自己沒本事什么時候都不行的。這世界上比長得好看更有用的品質有很多:
你選一個名校畢業,談吐優雅的女孩做老婆,還是選一個除了整容,什么也不會的女孩?
你選一個會多種語言的女孩,還是一個只會自拍的女孩?
你選一個家庭背景對你有幫助,還是一個只會伸手關你要錢的女孩?
你選一個能在事業上扶持你,還是一個一問三不知的女孩?
家庭是一個很累又要負責任的小組織。張愛玲雖然寫了一圈倔強又矯情話,但是半生緣里有一句很真實:中年以后的男人,時常覺得孤獨,因為他一睜開眼睛,周圍都是要依靠他的人,卻沒有他可以依靠的人。“別做那個只能依靠別人的女孩,誰的肩膀都有酸痛的那一天。相互扶持才能平衡的走下去。
結婚不是談戀愛。你可能因為很會賣萌,很可愛,所以跟著他屁股后面玩了一大圈,但并不代表你是一個好的結婚對象。在成年人的世界里,結婚最關鍵的因素并非彼此喜歡而是合適。
更何況。所謂的好看就可以嫁富二代,在這個整容當道的社會里,真的很難找到一個難看的女孩。
好看早已是剛需,不叫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