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第n年,對世界的態度一直在變。國慶假去的南非,略微染指了第五個大洲。
去開普敦之前看過一些游記,知道桌山和好望角。但去過以后,最直觀的體會是讓我感受到一種很強烈、很宏大的自然之美。我以前一直覺得自己的風格是人文向的,喜歡陌生的城市,喜歡博物館和歷史故事,喜歡看各式各樣的節慶民俗宗教儀式。這次以后,突然理解了以前一直不是太懂的,欣賞自然的方式。
第一次全程只用了手機拍照的旅途。
——海洋
好望角是所謂非洲至南,兩洋交匯之處(其實并不是),雖然是誤傳,倒有點浪漫的感覺。從開普敦到好望角的Chapman's Peak Drive一段繞過開普半島,是從山崖上鑿出來的大西洋公路,從寧靜澄澈的海灣,到光潔的無人沙灘,到大風和洶涌的浪,到霧中遠山的影子。海灘總給人很安逸的感覺,但貌似遙不可及的斷崖和海灣卻顯得無比宏大。
而好望角其實是個國家公園,和景點本身一樣美。大片荒野無人居住,只有一條公路通往斷崖,十月的春天,遍地的灌木都開著鮮花。
34°21′25‘’S,18°29′51‘’E,無數船只的折戟之處,某個世界的盡頭。風把頭發卷得亂七八糟,吹到睜不開眼睛,Cape of Good Hope。
「來路無可眷戀,值得期待的只有前方」
有海洋,就有各種各樣的神奇動物。市區的waterfront碼頭有一條堆滿巨大消波塊的狹長海濱,海藍得濃郁,海鷗從消波塊上飛過去。市郊的Hout Bay有個海豹島,在碼頭坐小船不一會兒就能到,遠望礁石上密密麻麻一片黑油油的海豹,海里也都是,不少海豹把自己浮在水面上,在水中逍遙地轉圈圈。開普敦周邊還有幾處十分勇猛的shark diving,即把人關在籠子里投入海中,引誘鯊魚撞擊籠子來個「人鯊親密接觸」。我們去的季節不對,就沒去玩。(假裝自己才不是不敢去,嘿)
好望角一帶有不少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的野生鴕鳥,每天在這樣的環境里覓食養娃,逍遙到不行。還有狒狒出沒,導游說,千萬不能讓狒狒看到你有食物,否則它們上來就是一巴掌,聽著太有畫面感,莫名想笑。
然而整個開普半島的人氣王還是它們——萌到犯規的非洲企鵝。(●'?'●)??
幾十塊錢門票就能進到企鵝的保護區內,海水清澈白沙細膩,沿著棧道一路都是小窩和曬著太陽的萌物。不像新西蘭的黃眼企鵝要鬼鬼祟祟地在灌木叢中找,這兒隨便一拍都是一大群。不能太接近是怕人欺負企鵝,更怕企鵝傷害人類——咬人的時候就不是溫柔的小生靈了,看到有游客把腳伸出棧道,于是企鵝伸頭過來啄鞋子。
開普敦120公里開外的小鎮赫曼努斯(Hermanus),主題是鯨。八九月是最好的看南露脊鯨的季節,直到十月還有,成千上萬的鯨會游到小鎮附件的海域交配繁衍。我那一躺出海看到了四波大概7-8條,最近的時候大概也就一米左右。露出水面的脊背和噴水什么的不值一提了,很清楚地看到鯨的尾巴在清澈的海水中擺動。鯨實在是極其優雅又自由的動物,身軀龐大卻靈動異常,它們不會被任何動物園和水族館困住,只屬于海,屬于自然。
話說我有過兩次觀鯨體驗(第一次是在新西蘭Kaikoura),因為是小船,又要開到有鯨的海中心,超級顛,暈船藥什么的根本沒用,兩次都吐得一塌糊涂…… (?_?)
然而有下一次的話還是要再去。
海上的日落。開普敦最好的海灘camps bay正面向西,在海灘上舒服地躺了一下午,等黑黑白白的人潮散去。坐在海邊看日落不過癮,于是光腳淌水去爬礁石,海水沒過小腿,長滿海草的石頭踩起來滑膩膩。坐在海中的礁石上,四周的浪顯得特別高,不是輕撫,而是直直沖過來,世界好像空無一物,只剩風和浪潮的聲音。
——山野
南非是很好的葡萄酒產地,開普敦近郊的康斯坦提亞(Constantia), 稍遠一點的斯泰倫伯斯(Stellenbosch),到Hermanus,都有很多不錯的酒莊。有專門的wine tasting之旅可以報,也能在途中順便去某個酒莊品個五六款體驗一下。
沒來之前,我很難想像在南非也有這樣的景象,山腳下的原野開墾出整齊的葡萄園,深深淺淺的綠鋪開,田邊栽著薰衣草,我說好像法國,旁邊卸貨的大叔接了話茬:「所以我才不想離開西開普,在這里你可以看到一切東西」。
——城鎮
平民的社區建在半山上,窗口望出去是幾層街道和一條細細的海;富人的別墅在海灣里,在白色沙灘旁邊。海洋和山野總是融為一體,海邊能看到山,山野開不了一會車就到了海濱。山海之間長出了城鎮。
在Hermanus上過一座山,背面是長滿奇花異草的荒野,山上一個孤零零的石凳子,正對著城鎮和一大片海灣,如果運氣好加耐心足夠,有機會看到海灣遠處徐徐游來的鯨群。畢竟這是傳說中能不出海就能看到鯨魚的地方。
說回開普敦,在城里每個角落都能看見桌山,因為平坦像桌得此名。坐纜車到桌山頂上,往下看四面八方都是被海洋包裹著的開普敦。桌山上有巖兔(一種長得像土撥鼠的生物)出沒,小眼睛滴溜溜轉,在臺階上凹造型很乖地被拍,背后是天地洪荒。
光看不過癮的話,開普敦有好幾處高地可以玩滑翔傘。教練被綁在背后,面前空蕩蕩。教練說:我說走你就走,我說走快你就走快,我說跑你就跑起來。其實開始走的時候后面的工作人員就把傘立起來了,朝懸崖直直跑過去的幾秒鐘我是超級怕的,不過也真的只有幾秒鐘,雙腳瞬間離地,恐懼就被飛行的爽感沖得一干二凈了。
在地上看桌山也很有意思,黃昏時候,云會盤踞在桌山頂上,于是桌山會鋪上「桌布」。
在開普敦看的另一場日落是在Lion‘s Head。托不靠譜uber司機的福,我們被放在了三條徒步路里距山頂最遠的一條,最后爬到斷氣也沒能上到最頂端,倒是在上山的途中繞了好幾圈,看到了黃昏時分每個角度的開普敦,路過各種奇花異草,巨大的甲蟲貼著臉頰嗡嗡飛過。
直到放棄登頂,面朝夕陽找了一個好角度坐下來。遠山柔滑,海天沒有交界,遠處的船只好像浮在空中,黃昏的開普敦呈現出一種淡淡的粉藍色,無比迷人。信號山,桌山,十二門徒巖,隨日落而在海面涌動的潮汐,全部都在眼中。看完日落打著手電下山,天色從粉藍慢慢變成深藍再全暗下去,只見被山海圍抱著的大塊社區全部亮起燈來,朱紅色的燈火在夜幕中跳動。稀落的星辰被夜幕點亮,腳下燈海,頭頂星空。
——吃的
吃的還真不錯。
開普敦向來不缺海洋之味。有的餐廳把一天所有的收獲在在冰柜里擺的很好看,鱈魚、Kingclip和各種叫不出名字的魚。瞎子摸象挑了三大塊,一稱人民幣一百出頭。服務生說,仔細去品嘗不同的魚口感,有的帶著很重的海水咸味,有的干且柴,有的嫩滑,有的有油脂豐潤creamy——哪怕它們看起來都差不多。
每間餐廳都有蠔,十塊錢一個的生蠔敞開了吃。三十塊錢一盆的巨大青口是開胃菜。也有魷魚,king prawn(大對蝦)和clayfish(長得像龍蝦的鰲蝦)。整體都不是很貴,環境很不錯的餐廳也是可以接受的價位。
作為葡萄酒產區,配酒價格也是相當可愛,每天都喝到回住處一頭栽在床里就睡過去。
山野之味,就是各種各樣的大肉了,南非的肉做法粗獷,巨大的牛排從烤架直接端到桌上,大口吃肉的感覺很爽。拼圖里的第二張是鴕鳥肉漢堡,味道獵奇,最后一張是南非香腸boerewors,味道……也很獵奇。
住的民宿,每天早餐的水果盤都擺的很好看,配一大碗稠稠的自制酸奶。
以上。
簽證:我是在VFS Global上查詢的簽證材料信息,自己在簽證中心遞交的申請,材料和歐澳發達國家簽證類似,遞交材料后有一定幾率被安排面談,給的時間緊緊卡住行程。我妹子是找的代理,貴一些,會幫你弄好酒店之類的材料,因此給的時間比較松,供參考。
物價:住宿直逼歐洲(因為要考慮安全),交通和吃飯大概是國內一線城市物價的50%-80%。
交通:市區基本依靠uber,城際有很多tour可以參加,也有包車性質的小團,不過更好的方法還是租車在計劃好的區域自駕游玩。
治安:并非安全的旅行地,南非本身不窮,但有不少來自周邊窮國(比如津巴布韋)的難民,街上乞丐混混不少,特別是晚上感覺游民們全部都跑出來了,落單的時候,能感覺到他們對異族有一種很不友善的攻擊性的氣息。避免夜間出行,避免在非傳統的游客區亂跑。
(也有去南非中部的約堡和比勒陀利亞,和開普敦及周邊完全是兩個風格,就不寫了)
自助游,非獨行
iPhone6 | VSCOcam
濾鏡A6(風景),C1(食物)
知乎:魚丸
微博:傻蛋青年魚丸
公眾號:Leantrav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