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早飯后,佳找到辦公室,說:老師,我……我……我想換組。
佳支支吾吾地說。
換組?這個好像總得有個理由吧!我說。
我覺得,在這個組不好。
哦?怎么不好呢? 我反問。
組長唐樹老是找我的茬兒。語文課代表閆欣也時常說我的壞話。
具體情況呢?
今天早自習,你讓找組長檢查背誦古詩過關。我找他們背,他們不讓,讓別人給他們背就不讓我背。
我記得我要求組長找組員背,不是組員找組長背。組長點到誰,誰來背。要不那么多人,同時背,組長忙不過來。
我……后來,他們只說要我給同桌背。
那就背唄。我說。
我覺得他們在找我的茬兒。
這就是你想換組的理由?我反問。
嗯。她低著頭說。
我狂想她可能還有別的原因。
我說:這樣吧,我不能只聽你一方面的陳述,等會兒,把組長和語文課代表叫過來,我問清情況,再解決。
二
唐樹來了,我問:聽說佳要從你們組換走,是什么情況?
唐樹也一臉的委屈,說:她……她……有時愛抄我們的作業,我們不讓她抄,她就說我們。今天非要給我們背,我們讓她等會兒,她不等,就……
哦?作為原學習委員,佳還抄作業?這點兒,讓我有點意外。
上學期,唐樹同學作紀律委員就多次向我告狀說:佳在他們前面坐時,總是和類似閨蜜的馮同學自習課說話,提醒幾次也不管用。
我想,這也是唐對佳沒有好印象的原因。
我又問唐:開學第一天,你作組長,為什么選佳作你的組員?
當時,她們那個類別的組員只剩下胡瑤和她了,我只好選她了,她的成績要好一些。
閆欣說起早上的事,更是委屈地都落了淚。
我們真的不是想找她的茬兒,她想讓同桌跟別人換位置,我們也不同意。她就不樂意……
哦,我明白了,問題八成出在佳身上。
佳一向性格開朗,愛笑好說,七上學期,我對佳的印象非常好,甚至想讓佳嘗試作班長試試。
不過,后來,大家選票的結果一直上不去,我也只好作罷。
看來,學生的眼光還是比較真實、純正的。
唐樹同學倒是一個很正直、有上進心的同學。我預測他可以作班長,這學期,果然不負眾望。
但現在既然兩人的問題暴露了,我得處理。
怎么處理才能讓佳認識到自己的問題,又不感覺到老師在偏袒某一方呢?
三
大課間時,佳又換到我,問老師想好了沒有?
我問她上午的前幾節課聽得怎么樣,又問了別的問題,最后拐到作業的問題上,問:你不會的題,是不是抄過別人的?
她支支吾吾說:嗯……也抄過呀!
點到即止。
我又說:現在你們都處于矛盾暴露時期,我的原則是,這個時候不是換組、調離的時候,如果這時候分開了,你們就會一直帶著敵對的情緒,因為心理學上有一種效應叫“近因效應”,最近發生的事情會影響今后的評價。這樣不利于團結。況且,我在教室里說過,有矛盾,有問題,很正常,我們一起面對,一起解決,這樣換組的辦法,是一種逃避的辦法,也不利于你們的成長。因為,你們如果不在學校、班級里學會解決同學之間矛盾的問題,以后走向社會,遇到同樣的問題,在單位與同事、與領導之間的矛盾問題,也就不會想辦法解決,那時候,想逃是逃不掉的呀!
聽我講了這么多道理,佳不再說話。
四
下午,我又叫出佳,問,現在怎么想?
她為難地說:還是想換組?
我再次讓她說原因。
她又說同桌劉夢的問題,說劉在寢室管她。她又不是寢室長,憑什么管她。她說要十秒鐘洗完頭,你十秒鐘洗完試試?
我一聽就知道,佳還沒認識到自己的問題,并且只會用挑剔的眼光看待別人。
我打斷了她的話說:老師有個想法,想給你布置一個任務。
她一聽,眼睛瞪大了。
你今晚回到寢室,想別人每人五個優點。
全班同學嗎?
不,只想你們組里的同學就行。除了你,還有五個人嘛。
好吧。——是不是完成這個任務,就可以換組了?佳興奮地說。
如果你認真完成了,我可以考慮,——不過,我想,如果你真的完成了,可能自己就不考慮換組了。
她笑著走了。
如果不能讓學生在校園里,在同學之間,學會寬容相處,
不能面對彼此的問題,甚至不能面對自己的問題,
是不利于學生自我的社會化成長的。
我拖延佳的請求,給她設置任務,一方面是想引導她以陽光的心態去看待他人,學會寬容別人,
一方面也想以此來啟發她,以別人來映照自我。
畢竟,最好的教育是自我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