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小時候,看見我的人評價經(jīng)常是兩個字:“黑”或“胖”,更甚者就來個“又黑又胖”。帶著這種持久的自卑感,我轉到了新學校。
然而環(huán)境的轉變并沒有帶來什么實質(zhì)性的變化,我的性格依然內(nèi)向著,皮膚依然黑著,身材依然圓著。
哦,唯一的變化就是,因為不能適應學校,我的成績變差了。
剛轉學的日子是最痛苦的。因為內(nèi)向,我沒交到什么朋友,下課的十分鐘只能一遍遍從走廊這頭走向那頭,百無聊賴地等待著再次上課。
或者坐在位置上裝著用手摩擦著書包上美少女戰(zhàn)士的貼紙,看著班里其他活潑的、可以和男生隨意打鬧的女生。
上課時也沒心思聽講,語文我還有些功底,數(shù)學就不一樣了,幾乎每次作業(yè)本上都會用紅筆寫著一個大大的“待”
后來,我會直接將發(fā)下來的數(shù)學本胡亂塞進抽屜。因為不用翻開我都知道,里面一定依然是自己沒有勇氣面對的,不變的最差等級。
我害怕每天清晨的陽光,因為這意味著我必須離開家,去往一個陌生、無趣、充滿嘲笑的地方。
于是我學會了刷牙時偷偷喝自來水,就為了肚子痛好逃避上學。可惜,沒有一次成功過,每天一早,我還是得背著書包走向學校。
2.
一次放學值日,我拿著垃圾桶倒垃圾,回教室時卻發(fā)現(xiàn),門竟然已經(jīng)鎖上了。
我手足無措地站在教室外,腦子里一片漿糊,攪都攪不動。也不知道過了多久,一個男生拎著垃圾桶從我身后經(jīng)過。
“你怎么了?”他問。“門鎖了。”我回答。他上前檢查窗戶,回頭“窗還沒鎖,你可以爬窗。”
我看了他半天,憋出了一句,“我不敢。”
在那天夕陽晚霞的映照下,我清清楚楚地看見他翻了一個大大的白眼。
但不知為何,我沉水般的心卻忽然有了漣漪。
后來,他從窗戶翻進了教室,幫我開了門,瀟灑的說了一句:“進去吧!”就轉身蹦蹦跳跳地走了。
我第一次開始期待第二天的日升的天空。
3.
初中的時候,我進入了一個小班化教學的學校,氛圍輕松不少。終于擺脫了沉重的過去,我真正地決定重新開始。不做一個“隱形人”。
上課不再發(fā)呆,主動借人紙筆,和別人說話時會露出微笑。
我的成績慢慢上升,也學會了在夏天出門時帶上遮陽傘,還為自己剪了一片齊劉海。
老師提到我時,再也不會像小學時一樣,是:“那個差生!”而會說:“你要加油,爭取做我們班的領頭羊。”
同學也再不會笑嘻嘻毫無顧忌地對我指點,而是或溫柔或活潑地邀請我玩鬧。
班里的男生聚在一起時,會忽然傳出一個大聲的笑問:“說,你是不是喜歡她!”然后就會有一個特別特別堅決而又氣急敗壞的否定:“你才喜歡她!”
可能世人都喜歡溫柔、活潑的人吧,所以我也靜靜地藏起自己的壞脾氣,別人的請求從不忍拒絕。
好朋友對我的評價也是“太心軟,以致覺得會有些懦弱。”我認為她說的很是透徹。
畢竟有時候我是真的很生氣啊,可還是告訴自己,要繼續(xù)微笑。就這樣,我又一次陷入了迷茫的怪圈。
4.
初二時,外婆檢查出了紅斑狼瘡。寒假便轉院到了上海。
由于我們親戚大多都在老家,只有我們一家三口定居和上海相近的城市,那次照顧的任務便自然是我們的職責。
媽媽不讓我去醫(yī)院,于是我只能一個人在有蟑螂出沒的旅館里百無聊賴地、一天一天地躺著。
大年三十我也依然沒有出門,只是趴在窗戶上,望著外面漆黑的夜。
我的心中冥冥升起一種預感,覺得將會失去一位至親之人。這種感覺和孤獨、恐慌交織在一起,讓我坐立不安、無法入眠。
聽著指針滴答滴答的聲音,伴著血液在血管里流淌的脈動,等待漫長的黑夜過去。
寂靜里,手機鈴聲響了起來,按下通話鍵的那一刻,里面?zhèn)鱽砹艘宦曊嬲\而清脆的歡笑:“過年快樂!”
在那一瞬間,剛才還漆黑的夜空,忽然炸開了一朵朵的煙花。雖然稍縱即逝,但是它們的色彩是那么多變而美麗。
這些奇妙的花朵于寂寞高懸的銀月前謝了又開,仿佛月宮不再清冷,而是熱鬧、生動。那場景很是艷麗,以至于在往后每一個失眠的日子里,我都能清晰地回想起這一刻。
雖然我隱藏起了自己的脾氣,但至少因此有了一位,能在如此美麗的時刻想起我的朋友。而在往后的日子里,無論我變成什么樣她都沒有驚訝。
“這就是你啊。”她說。
5.
高中的時候我恢復了些本性,也能夠大聲的說出那個“不”字了。
坐我旁邊的是我們班的數(shù)學課代表,他上課的時候會偷偷地和我說話,做完作業(yè)后,會不經(jīng)意間遞給我他的本子,說:“喏,拿去對答案。”
在我轉身問身后男生數(shù)學題的時候,他一把攬過那人的肩膀嬉笑“呦,你們不會有戲吧?誒!這題我也會做。”
接著毫不客氣地擠到旁邊坐下,插嘴為我講題。
于是我第一次體會到了曖昧的滋味,若隱若現(xiàn),彌漫在兩人的身子中間,婉轉、低回,然后又消失在他張合的嘴唇中間。
對,接下來的情節(jié)你一定能夠猜到,我們在一起了。
6.
高二一年的時光里,我偷偷摸摸地初嘗了“愛情”的滋味,在班主任唾沫橫飛地講“早戀”問題的時候偷偷相視而笑、在午飯過后的走廊上心驚膽戰(zhàn)地牽手、以及操場邊的樹林里踩著石子蹦蹦跳跳。
高三的時候,我們分開了。
傳聞他和隔壁班的班長有了些“小貓膩”。
我問:“你喜歡她?”他沒有回答,我轉身走了。
記不得過了多久,他找到我,祈求“我們復合吧。”
我說出了人生中,最斬釘截鐵的一個“不”字。
畢業(yè)聚餐結束后,他叫住我,說,真的對不起。當時我笑了一下,對他講,祝福你,我親愛的。
我以為自己會難過好一陣子,但事實上竟然沒有。
因為我們還年輕啊,自私、懦弱、以及迷茫,這不就是我們每個人的青春必經(jīng)的路途嗎?
還好我們還年輕啊,還有大把的時光可以去消磨、去成長,去更好的感受不一樣的明天。
7.
大學的時候我看了一本書,叫《看得見風景的房間》,但我更加喜歡它的另一個譯名,《窗外有藍天》。
女主人公為了追求自己的愛情,突破了當時的階級偏見。在當時英國死氣沉沉的氛圍中,她就像一汪活水,沖向更廣闊的天地。
然后我忽然想到了自己。
可能我不會像書中的女主一樣,有著和階級、時代對抗的決心,但也至少要做到,不被憂郁和自憐困擾,可以撥開濃重的云霧,看得到外面的風景。
至今為止的我,傲慢過也自卑過,得到過也失去過。曾經(jīng)無數(shù)次的設想,如果當時那么做了,會不會有更好的現(xiàn)在?
可惜,時光不能倒流呀。但還好,還有未來。
不要封閉自己,因為窗外有藍天。不用太傷心,因為明天又是新的一天。
每一位親愛的,都祝愿你們,無論在多黑暗的時刻,都能看見夜空的星光和第二天清晨的、透徹的陽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