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了詹妮弗.安妮斯頓的老電影《流言蜚語》,很老的片子,有些褪色感的畫面,卻讓我感受了很真切的體會,這是一部純女性電影,我想也只有心思細膩敏感的女性才會看進去,感同身受地體會里面的情節,特別是像我這樣有些擰巴個性的人,也才會同情劇中人物的做法想法,我發現自己也確實特別愛看這種反應女性情感、心理變化過程的片子,喜歡這么細細的情節設置,那種心里面一個小小的點被擊中的感覺真好。
其實片子的情節很簡單,一位因為在原生家庭里一直都感覺自己游離在外、格格不入的女生,在面對一位條件不錯的男士求婚的時候,內心的掙扎和困惑,一方面理智告訴她這是個超級不錯的選擇,另一方面,內心里總有一種對波瀾不驚,不夠刺激的感情生活很是乏味的痛苦,所以糾結,所以痛苦,所以拼命去揣測自己已經去世的媽媽的情感歷史,希望給自己以啟發,結果就發生了一系列讓人覺得三觀不正感情糾葛,這個情節的設置也許只有美利堅才有這樣的腦洞大開的勇氣吧,最后的隱喻,我倒是覺得有點小兒科,因為對青春的追求和懷念,未免有點低估了這個心理波動的過程,可能也是因為對牽涉其中的三代女人的不同的總結吧,大家都和一位滿足女性對男性各種幻想的帥氣多金浪漫危險的男人發生了一段應該或不應該的愛情,于是有的懊惱,有的釋懷,有的懺悔,還好,最后依然是我很中意的大團圓的解決,浪子回頭,哦,應該是浪女回頭,又可以開始自己的普普通通、平平淡淡的婚姻家庭生活,而那個該玩的也玩過了的極品男人,就只好自己黯然神傷了。故事的梗概大致如此,不過詹妮弗的演繹還是細膩動人,這是她擅長的路數,也是最符合她人設的角色,一位對自己方方面面不滿意的女性,想改變人生又毫無頭緒,只好在不停地自責與悔恨中,踟躕不前,于是探求原因,最后終于幡然悔悟,皆大歡喜,又可以回歸自己熟悉的家庭中來。
整部片子,那位感人的老男人,并不足以打動我,不過確實這個一直不自信的詹妮弗讓我覺得很熟悉,熟悉的是她的身上有的毛病在我的身上也存在著,我越來越覺得女性身上的缺點,不知足,好空想,追求浪漫刺激,詹妮弗完美的演繹了這些內容,我不知道這是不是大家的通病,也許有人會說還有愛慕虛榮啊什么什么的,也許還有人說怎么不說說女性的優點,是的,我知道女人身上有好多好多不同的方面,有好的,就有壞的,我只是到了現在這個年紀,更愿意去探究這些不好的方面有何而生,如果出了問題我又該如何處理,電影的好處就是一定給回你設計一個在現實生活中絕對不可能出現的場景人物,比如那個和老中年三代女人都產生過交集的極品男人,不過不論是老女人對年輕人的迷戀,還是同齡人對完美情人的追逐,更甚者是年輕人對功成名就的成功老年男士的各種向往,這個把感情細化的日此精致的程度,讓我感覺目瞪口呆的同時,又覺得合情合理,是啊,當我們真的處于這三個不同年齡階段的時候,你對愛情的想法是不是就是這個套路呢?
今天先寫到這里,明天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