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一直以來,好多家長都認為教育孩子是學校的事情,《中華人民共和國家庭教育促進法》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一次會議于2021年10月23日通過,自2022年1月1日起施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家庭教育促進法》的出臺,強調家長成長的重要性與必要性,喚醒家長的參與意識。
? ? ? ?在教育界有這樣一個公式:“5+2=0”,即5天的學校教育很有成效,可如果2天的家庭教育沒跟上,孩子的教育又會回到原點。在所有的教育中,家庭教育有自己獨特的作用。然而,我國家庭教育的學校化傾向一直以來是教育生態中的災難,家庭教育應該有的獨特功能和作用沒有得到應有的發揮。家庭是教育孩子的第一責任單位,家長是家庭教育的第一責任人,家庭生活是家庭教育的源頭活水,家庭文化是家庭教育的肥沃土壤。
? ? ? ?家庭是第一個課堂,家長是第一任老師。但并不是所有的家長都知道該如何教育孩子。近期,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對部分未成年人家長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80.7%的受訪家長平時在家庭教育中有很多困惑,94.7%的受訪家長期待家庭教育促進法能幫助自己緩解教育焦慮。
? ? ? ?家庭教育固然重要,可一聽說專門立法,今后要“依法帶娃”,不少家長可能覺得不可思議,甚至有些不解。我自己生的孩子,我想咋帶就咋帶,帶娃也能違法?我們班就曾經有因為父母感情出現破裂耽擱孩子幾天都沒上學的情況。對于如何帶娃,法律其實給了大家一些指引,并非強制性規定,我們仍有很大的自主權。可一旦由于父母教育失職致使孩子出現問題,國家就該出手了,這是為了保護孩子。
? ? ? ?家庭教育是教育的開端,關乎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和家庭的幸福安寧,也關乎國家發展、民族進步、社會穩定。近年來,中國未成年人保護法律體系不斷健全完善。此次立法,將家庭教育由傳統“家事”上升為新時代的重要“國事”,大力弘揚中華民族家庭美德,為促進未成年人健康成長和全面發展強化法治保障,也切實為家長賦能。
? ? ? ?家庭教育,是“家事”更是“國事”。父母“承擔對未成年人實施家庭教育的主體責任”“應當合理安排未成年人學習、休息、娛樂和體育鍛煉的時間,避免加重未成年人學習負擔,預防未成年人沉迷網絡”“不得因性別、身體狀況、智力等歧視未成年人,不得實施家庭暴力”……日前,中國首部家庭教育立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家庭教育促進法》(以下簡稱“家庭教育促進法)頒布并將于2022年1月1日起施行,引發廣大家長關注。1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家庭教育促進法》正式實施。中國父母進入“依法帶娃”時代!
? ? ? ?《中華人民共和國家庭教育促進法》的出臺,給我們帶來了福音,教育孩子,不僅僅是老師的事情,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也是終身的老師。
? ? ? ?現在的家長大多很重視孩子的教育,特別是重視孩子的學習成績,有的甚至不惜花重金為孩子報各種補習班。2021年7月,中辦、國辦印發《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在“雙減”背景下出臺的家庭教育促進法自然肩負起落實“雙減”的重任。新法對合理安排孩子學習時間、避免加重其學業負擔作出規定。許多家長對此表示理解支持,但也有一些家長陷入焦慮,有的還通過聘私教等方式繼續安排學科培訓。“嚴管校外培訓機構,提升學校教學質量,都有助于推進‘雙減’政策,但從某種意義上講,家長才是真正讓政策落地的關鍵。”苑寧寧說,如果家長自身不能樹立正確的育人觀、成才觀,仍以分數論成敗,減負的目標就很難實現。
? ? ? ?讓家委會動起來,是每個班主任的希望。如何讓家委會與班主任形成教育合力?我的經驗是共同完成一項任務、達成一個目標。
? ? ? ?這份《家庭教育令》的主要意義就是規范家長正確的履行撫養孩子行為,在全社會營造促進未成年人健康成長良好氛圍。希望各級部門能夠發揮聯動機制,確保父母都要拿出足夠的時間來陪伴孩子,給予孩子關愛,給予孩子應有的教育,促進《家庭教育促進法》能夠真正的落實落地。
? ? ? ?《促進法》的實施有助于更多的家長走出“影子教育”的誤區,從學科取向、分數取向、單一評價取向中解脫出來;有助于更多的家長找到自己的位置,明確自己的家庭教育責任與方向;有助于更多的家長選擇科學有效的家庭教育方式、方法與途徑,發現和尊重孩子的個性,認識孩子的差異,幫助孩子樹立生活理想,養成良好品德,形成良好生活與學習習慣,豐富家庭生活;有助于更多家長形成科學健康的家庭教育觀念,改變唯孩子至上、唯學習至上、唯分數至上、唯名校至上的家庭教育錯誤傾向,還家庭教育立德樹人的本來面貌。
? ? ? ?今后,千千萬萬的家長將在法律旗幟的引領下開展子女教育,家庭教育在法治化的進程中邁開新的步伐,并將成為全體社會成員共同的使命擔當。作為不同的教育主體,家庭、學校與社會承擔著不同的教育職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