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每年的農歷五月五日,是我們中國人的一個特殊的日子,這一天,我們習慣稱之為端午節
? ? ? ? 據統計,端午節的名稱叫法有二十多個,有端五節、端陽節、重五節、重午節、天中節、夏節、五月節、菖節、蒲節、龍舟節、浴蘭節、屈原日、午日節、女兒節、地臘節、詩人節、龍日、午日、燈節、五蛋節等等。
? ? ? ? 在我的家鄉陜西,每年的這一天,我們全家老小早早起來,按輩份年齡排列好,由長者帶領我們一起去河邊進行祭河儀式。說到祭河,對兒時的我來說,是最有意思的一件事。 每逢這一天,全村的人們和我們家一樣,都去河邊舉行著同樣的儀式,鄰里之間也會相互問禮,促進了鄰里兩家的更加和諧的關系,同時,大人們家家燒香送表,祭拜河神龍王。香火繚繞,整個河道兩邊,更是歡聲笑語,連成一片。想象一下,從東秦嶺山根的丹江河源頭,到丹江河下游,丹江河沿岸的人們在端午節這一天,就只這一天早晨,舉行的這一盛大壯觀的節日典禮,其壯觀景象,真是無法用語言形容。 你還別說,真有點像傣族人民鐘愛的潑水節的意思,不信你看——
? 燒香祭河神,拜龍王之后,家家開始向龍王借圣水做洗禮,我家從我們家族中最長者開始,給我們這些晚輩用那象征富貴平安,健康美滿的河水,按從老到幼的次序,從頭到腳得洗一遍。說是“洗”其實有點夸張,實際就是用手沾一點河水,先從頭上開始,用手沾水彈到腳上,然后說一些祝福的話,這種做法其實就是一種祈禱與祝福的儀式,而且這種儀式還有一個說法,那就是在這天受到這種“洗禮”越多的人,小孩可以更加健康,百病不侵;小伙子可以遇到他最喜歡的,最愛的姑娘;姑娘們可以遇到她的意中人,如意郎君;大人出門能發大財,發橫財。老人可以長命百歲,返老還童;情侶之間可以更加親昵,成為知音;夫妻之間可以更加恩愛,幸福和睦;朋友之間可以更加融洽,親近等等。
? ? ? ? 等等的各種關系的等等的各種祝福的,等等的親戚關系那叫個數不勝數。
? ? ? ? 這一天的小孩可算是遭了罪了,你看,誰家要是有小孩子,切親人如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叔叔伯伯,七大姑姑八大姨娘的,……天哪!那一大群人!一大群人吶.....!想象一下,那就真叫個慘了......
? ? ? ? …… 比如我家,我家就是一個大家族。先說長輩,我爺爺兄弟三人,大爺爺和大奶奶,他們有五個兒子兩個女兒,三爺爺有六個兒子和三個女兒,我爺爺排行老二,也是五個兒子和兩個女兒,而且大爺爺的四個兒子成了家他們的孩子中有我四個哥哥三個姐姐,三爺爺他也有四個兒子成家,他們的孩子中也有五個我叫哥哥的四個我叫姐姐的,我爺爺成家晚,而且我爸排行老二,大伯沒成家,可氣的是三叔比我爸成家早,所以我就又無來由的多出來一個不應該的哥哥和一個不應該姐姐,每個我叫得上的比我年長的,都得給我洗禮祝福,所以每年的這一天,即使我盼望早點來到的一天,也是我最怕到來的一天。我又哭又鬧,這他倆所謂的無來由的姐弟倆,一個叫喊聲“姐姐”一個回聲“弟弟”,然后互相一個眼神,下一秒,就是我的哀求“不要,不要”可他倆根本不在乎,反倒樂得更加枉然得意,因為他倆有權力給我“洗澡”注意這里不是“洗禮”而是“洗澡”。大人們都是用手沾一點點水,而他倆,不用手沾水,直接換盆給我往身上潑,我還不能動,任著清涼的河水從頭上,徑脖子,身上,一直流進涼鞋里,為什么我說他們給我的是“洗澡”大家明白了!完了他倆還做個鬼臉氣我。本來就只這些爺爺奶奶叔叔姑姑,還有這些哥哥姐姐們,雖然一人只一點水,但到最后就已經夠我受得了。我委屈的眼淚汪汪,他倆這樣對我,我滿肚子的怨恨,剛好撒在他倆身上。雙眼瞪他們倆瞪得鼓圓,咬著嘴唇,心想,等一會我一定要給你們好看!每到這時,把大人們逗得樂的,笑得前仰后翻。大人們看著我們這一大群孩子,高興的笑得合不攏嘴。在兒時的我的眼中,他們的笑,笑得好丑陋,笑得好猥瑣,氣得我都哭出來了,掄起兩個小拳頭,誰笑打誰,沒想到這一打,他們反倒笑得更加開心了。最后還是我爸爸最疼我,他會早早的給我準備好干的衣服和毛巾,在我回頭找他安慰之前停止(忍住)笑:“來,寶貝兒,爸爸給你換新衣服嘍!咱不哭,他們都是壞蛋,爸爸一會替你收拾他們啊!”一邊給我穿衣服,一邊幫我用他那粗糙的手給我擦去那委屈的眼淚。看我把衣服快換好的時候,這倆“壞蛋”就會不謀而合的喊出:“一,二,三,跑啊”然后就會聽到他倆跑開的腳步聲伴隨著“哈哈哈......”的大笑聲,沿著河道遠去。這那而成,這我可不干,不等衣服穿完,我就追了出去,姐姐畢竟是女孩子,哪兒能跑的過我啊!沒多遠就追上了,姐姐笑得躺在河邊的砂石攤上討饒:“好弟弟,姐姐錯了,下次再也不敢了,你就饒了姐姐這一回吧”
? ? ? “嗯?!還敢提‘姐姐’還敢要我把你叫姐姐,有這樣當姐姐的嗎”說著抱起她就要往水里扔,姐姐她聰明啊!忙到:“好好.....我錯了,叫你哥了,別把我丟河里,你把我放下來先,我幫你抓他,將功贖罪好嗎?”撅著小嘴,拉著我的手撒嬌的哀求著。“怎么樣嘛?都說了男子漢,大丈夫,好男兒是不和女孩子計較的”他知道我最喜歡人夸我這一句話,接著道:“不如這樣吧,他是壞蛋,都是他的主意......”指著不遠處徘徊想幫救姐姐忙的哥哥,“我幫你追上他,替你出氣”哥哥跑的比我快多了,平時干完壞事,就數他跑得最快,這一點我心里非常清楚,心想有姐姐幫忙,那是再好不過了,這一高興,就把她的事忘了,“好!追他,報仇......”得!姐姐她不但不用“洗澡”了,大反派搖身一變,成正義之師了,沒事人一樣,就去追我哥哥。哥哥一直在旁邊,聽姐姐這么一說,心里叫一聲苦,完了完了,被出賣了,“媽呀!”的一聲。一個字,跑!姐姐和我也一個字,追!這哪兒追得上啊!再說姐姐,連我都跑不過,還給我幫忙.....!!終于還是沒追得上,累的姐姐雙手撐著膝蓋,大口喘著粗氣“哎呀!我....實在.....跑不動了!”我也累得夠嗆,撐著膝蓋瞪著距離只有五六米遠的哥哥,氣得直咬牙。哥哥可是機會主義者,借著機會喘氣的時候,扭著屁股,做著鬼臉還在嘲笑我。我低下頭,卯足了勁,正準備一鼓作氣,直到追上他為之,就聽見“......哈哈...噗通.....哈嗚嚕嚕.....”哥哥后邊“哈哈”的笑聲,在撲通一聲之后竟是伴著落水聲從水里發出來的,同時我聽到姐姐“哎呀”的一聲,我抬頭一看“什么情況?跑這么快”我正納悶,就見哥哥從水里爬了起來,嘴里還吐著淹回他“哈哈哈”的在嘲笑我的有功之水,我忍不住哈哈大笑起來,叫好道“哈哈,報應來了,讓你再得意啊”一邊拍手一邊嘲笑他,嘴里念著我們兒時嘲笑人的童謠“美,美!嘹,嘹!包谷地里種紅苕,有人吃,么人刨,你看這事嘹不嘹。”原來,他見我們追他不上,得意忘形,竟忘了自己踩在一個長滿苔蘚的石頭上,這種苔蘚在夜里吸收河道空氣中大量的水分,在早晨沒被太陽光照到之前,由于水分旺盛,所以十分的滑。哥哥一個不留神,直接滑倒,徑直栽倒在旁邊我們用石頭壘得水潭里,那水潭得水有近一米深,哥哥不但洗了個全身澡,摔倒時太意外,根本沒有防備,所以還喝了兩口水呢。爬起來的時候,晴天變雨天,笑臉變淚人,咧著嘴就哭了。到底是姐姐年長點,懂事,下到水里,扶著哥哥上了岸,把哥哥的衣服脫下來,我幫著擰了擰水,然后左手拉著我,右手拉著哥哥,一起回家。
? ? ? ? 家大人們早都回家了,他們正各自忙活著準備早飯。客廳正中擺放著幾張大圓桌,這是只有像過年這樣的大節日時才用的幾張桌子,每張桌子正中間,就是我們只有每年的今天才大吃特吃的主要美味——粽子。在我的家鄉,人們習慣用一種名叫胡葉的一種樹葉包粽子,這種葉子和糯米,經過一夜的煎煮之后,能把糯米的香甜味提升數倍。每年的端午節到來的前三天,家大人們早早吃完早飯,或三五成群,或五七成群的進山打摘胡葉,打摘回來的胡葉還要進行多道加工,晾曬,清洗,煮燙完了再次徹底清洗,最后在進行挑選,最后把糯米,花豆,花生,紅棗等譜料用清水泡漲,在五月初四,也就是端午節的前一天晚上到來之前把這些料餌包進胡葉里,用一種名叫馬蓮草的一種草綁好,我們包出來的粽子,長而扁圓的方形。之后,把這些包好的粽子整齊的擺放在一口大鍋里,水沒過上面一層粽子為宜,然后先用武火燒開了,在用文火燒煮一夜。等早晨起來的時候,哇~從廚房到客廳,再到院子里,哪兒哪兒都是醇香的粽子味,再出門外,說是十里飄香,一點也不夸張。不說吃了,就只聞著這香氣,就夠流好一陣的口水了 。大堂的神臺上燃著香,兩邊兩支大紅蠟燭,在旁邊插著兩支一米多高的艾草,也是有著跟河邊洗禮儀式一樣的意思,而且,門上,窗戶上,房前屋后,凡事有門有窗的地方,到處都用艾草插的插圍的圍。據說這種艾草有著驅趕蚊蟲的功效,也能防止長蟲(蛇)蝎子之類的東西進到家中傷人。
? ? ? ? 說到這里,相信大家都已迫不及待想知道我們粽子到底是什么味道了,那就趕緊來,大秦嶺東嶺丹江河源,也只有這里,才有這這樣的粽子。這里山清水秀,景色宜人,用“人間仙境”一詞,都不足以形容這里的美。自古以來有很多神話傳說和歷史奇跡,名人趣事。絕對的居家旅游的必選之地。丹江河的熱情豪爽,歡迎你們的隨時到來。那熱鬧非凡的祭河儀式,和那只有陜西丹江河沿岸才有的香噴噴的粽子,一定讓你樂兒忘返。
? 好了,這就是我童年時的端午節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