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學文
在快節奏的現代社會,人們常常感到焦慮和迷茫,追求物質的滿足而忽視了內心的需求。清代學者、文學家李兆洛曾言:“無事此靜坐,有福方讀書”。然而,如今能夠坐下來泡一壺茶、看一本喜歡的書的人似乎越來越少,靜坐更成了一種奢侈。在這個信仰缺失的時代,物質的進步像鞭子一樣驅趕著人們的心靈,生存成為首要之務。一位先知說:“人類需要拯救。”而讀書,便成為這拯救中難以替代的選擇。
在這個時代,物質的進步雖然帶來了生活的便利,但也讓人們的心靈變得更加浮躁。許多人為了生計而忙碌,無暇顧及內心的需求。他們為了生存而奔波,失去了享受靜謐時光的機會,更談不上通過讀書來提升自己的智慧和境界。然而,正是這種選擇,讓我們這群人能夠堅持在喧囂世界中尋找內心的寧靜與幸福。
古人曾言:“一命二運三風水,四積陰德五讀書。”在古人眼中,讀書是積累福氣的重要途徑。只有通過讀書學習,我們才能獲得覺察、改變和成長。書中的一句話、一個故事或許就能觸動我們的心靈,幫助我們更好地生活,擁有更好的家庭關系和精神狀態。這種福氣并非來自于擁有讀書的時間,而是來自于讀書所帶來的內心成長和變化。
讀書不僅是攝取知識智慧的一種方式,更是提升自我、培養內心的重要途徑。龍應臺在給兒子的信中曾提到:“我要求你讀書用功,不是因為我要你跟別人比成績,而是因為,我希望你將來會擁有選擇的權利。”讀書可以讓我們擁有更多的選擇權,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當我們的工作在我們心中有意義時,我們才能獲得成就感和尊嚴,這也會給我們帶來快樂。
讀書,不僅僅是對知識的追求,更是一種人生態度。它是對世界的探索和思考,對自我內心的觀照和領悟。通過讀書,我們可以了解世界的廣闊和復雜,理解人生的苦難與美好。這種對世界的深刻理解和人生的深刻領悟,可以讓我們更加珍惜當下,更加從容地面對生活的挑戰和困難,從而獲得更多的幸福感。
在這個時代,我們需要讀書來拯救我們失去的信仰和內心需求。我們需要通過讀書來培養自己的人文素養和理性思考能力。我們需要通過讀書來讓自己擁有更多的選擇權和內心成長的機會。在這個喧囂的世界中,我們可以通過讀書找到內心的寧靜與幸福,因為讀書有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