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李和小陳從學校畢業以后,都進入了廣州某大型家電商場銷售某個牌子的家電。工作內容是店內銷售,在店里等客戶進來看電器,然后說服他們買。
十年后,小李已經是公司的銷售副總,在廣州買了房子。小陳卻跳槽多次,至今仍是一名普通銷售員。
在商場里賣家電,除了節假日,其他大部分時間客流量很少,平時一天也就幾個人來看。所以銷售員大部分時候都是空閑的。
正是這大部分的空閑時間,使小李和小陳變成不同的人。
小李在沒有客戶的時候,一遍一遍地看產品說明手冊,然后琢磨著怎么跟客戶說。看完了自己公司的資料,他又看別公司的資料,對比看看有什么不同。同事甚至笑話他是不是想跳槽到競爭對手那里去。
這樣,客戶上門的時候,小李總是能很熟練地向他們介紹產品。當客戶提到別家的產品時,他也能把雙方的優劣點分析給客戶聽。很多客戶見他對產品那么熟悉,覺得跟他買東西放心。有些客戶以為他是在廠里做技術出身的,買了以后還跟他要了電話,方便以后電器出了問題找他解決。小李也不嫌麻煩,總是耐心地給客戶解答。遇到不懂的問題還打電話請教廠里的技術人員。慢慢地客戶習慣了有什么問題都打電話找他,還推薦了親戚朋友過來跟他買。
下班的時候,小李也經常看一些有關電器和銷售的書,對這個行業越來越熟悉了,所以工作起來得心應手,收入和職位不斷往上升。
小陳則是另一種心態。他覺得反正客戶也不懂,公司培訓的那些產品知識,用來忽悠客戶是綽綽有余了,說錯了他們也不不知道。所以空閑時間小陳都用來刷微博和朋友圈、看搞笑視頻。每天的日子過得挺快,就是收入漲得有點慢。
我們常說,不要輸在起跑線上。但往往現實中的很多人,起跑線是一樣的,最后卻相差十萬八千里。這其中的原因在哪里?我覺得就在于空閑時間。空閑時間怎么過,人生就是怎么樣。
對于很多工作崗位來說,我們真正用在工作上的時間其實很少,大部分的時間都是在為工作做準備。比如小李和小陳的工作,真正意義上的工作就是客戶上門詢問的那段時間。比如很多管理崗位,上班期間的空閑時間也很多。有不少人就用這些空閑時間來炒股票、看電影、逛淘寶,做一些跟工作完全無關的事情。這樣虛度空閑時間,工作能有長進嗎?
對于一線辦事窗口人員,上班時間比較忙,但是下班以后也有大量的空閑時間。怎樣利用下班時間就成為決定一個人發展的重要因素了。有人用來喝酒打牌逛街,有人用來健身學習,時間久了,結果自然就不一樣了。
時間花在哪里,成就就在哪里。一個人的成取決于他所花的時間,而每個人最多的時間就是空閑時間。所以,一個人的成就最終是由他的空閑時間決定的。
心理學家發現,在大部分情況下,我們在某件事上花的時間和精力越多,我們就越可能喜歡上那件事。所以很多事業有所建樹的人,他們大都都是專注于自己的事業。他們不僅僅在工作時間內竭盡全力,而且他們所有的空閑都是花在自己的事業上。
如果對本職工作不滿意,那就更應該利用空閑為自己真正喜歡的事情做準備。胡適曾經說過:“你就做六個鐘頭抹桌子工作也不會感覺煩悶了,因為你知道,抹了六個鐘的桌子之后,你可以回家做你的化學研究,或畫完你的大幅山水,或寫你的小說戲曲,或繼續你的歷史考據,或做你的社會改革事業。”
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并不是所有事情都是我們能夠掌控的。幸好我們還有空閑時間可以自己選擇怎么過,讓我們有了改變自己人生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