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寫文的我們來說,閱讀量的多少,被某某公眾號收錄文章是一件值得慶祝高興的事情。
這相當于對于我們的文章的一種肯定,是自我的一個認知的肯定。
當我們只是被錄取了,想必每個人首先會有的情感是沾沾自喜。
用這個詞形容是不是很貼切,就像撿到寶一樣的開心。
所以說開心有的時候很簡單,一個小小的舉動可以讓我們開心半天。
從這里,我們汲取了能量,讓我們更有斗志寫更多的文,甚至會研究怎么才能寫出更好的文章。
這顯然是很積極正面的,我們需要這點能量的支撐。
每當看到很多文章說沒什么閱讀量是不是沒有堅持的必要。其實沒必要妄自菲薄,沒有閱讀量我們首先定義的是自己的不足,想的是我們寫的不好沒人看。
其實吧,從開始寫到爆文,總是需要一個過程的,不可能從沒寫過的人,一下子大家都要追捧你。
而且這也反映出了我們一個薄弱的心理想法。
寫,不為別人寫,開始寫的初衷想必也是自己想寫,才開始動筆。
但人總是追求幻想的完美,感覺自己拿起筆了,自己就是作者了,寫了肯定有很多人看的。
這就形成了一種落差,這樣的落差讓自己自我懷疑。
沒有閱讀量或許是自己寫的不夠多,持續的寫就好了。
沒有閱讀量也可能是沒遇到伯樂呢,比較網絡上的云云太多,我們就像萬空中的那一粒不起眼的星星,遇到伯樂的概率少之又少。
所以何必自我責備,自我懷疑,想寫就寫,總有一天會好起來的。
比起這個,看到自己的文章被收錄就更有成就感了。自己的文章經過別人的完善,文還是一樣的文,但感覺煥然一新。
而我們做的就是重復的去看,越看自我感覺越良好。
看著看著,就開始自我催眠:我可以寫的更好。
而事實也是如此,在我們不斷的鍛煉基礎上,哪能有不好的道理。
這個過程只是讓我們增強了自信和滿足,有了成就感,讓我們走的更遠而已。
當我們知道自己的文章被收錄的時候,我們應該感恩平臺的多方支持,讓我們更有動力和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