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老克勒,從小一直聽上海老克勒這個詞,我只知道它代表了舊上海(民囯時期)一代人,但是它的本質我也沒深入了解,隨著魔都上海灘的重新崛起,這個詞又經常的出現了,也許是人們內心有種隱秘的感覺,呼喚著它的再現,更多的是折射出對今天上海男人某種精神的缺失,比如女士優先,今天的女士尤其鐘愛老克勒,他們全盤接受了英美文化的方方面面,包括流行音樂、爵士音樂和體現其音樂的舞蹈,包括英語語言,穿著和打扮,比如當時流行的眼鏡和服裝,甚至使用的東西,比如英國的自行車,他們看的英美電影,閱讀的書籍、雜志等,他們吃面包,用西式餐具,他們全盤接受英美文化,可以叫全盤西化,在當時上海灘充斥著來自全球和全國外來人員和殖民租界的地方,有大量的英美人士,其當局一定是把其宗主國的文化全盤移植來上海灘,娛樂其海外囯民,政治和經濟強大的英美文化必定是有吸引力的,這也不奇怪它對當時生活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國年輕人的吸引力了,這也是西方用槍炮打開了中國國門后第一次全方位的引入了西方文化,尤其是以英語為代表的英美文化,當時上海灘聚集了來自全國各地的人,加上少數本地人,由于遠離出身地和家族,傳統的中國文化影響力已經衰落,留下了文化的真空,青年人自然的全方位的吸收著這一全新的外來文化和西方文明,自然樂意生活在其中,而很多英美先進的企業所提供的工作機會也一定促成了了這一文化的傳播,在這些企業工作的中國青年人下班后,看個好萊塢大片,喝個可樂,吃個西餐,也順理成章了,正如我一個朋友告訴我的一樣:"我爸爸也是上海老克勒,解放前會彈琴,會跳芭蕾,會吹口琴,教堂唱詩班,在教堂認識我媽,結婚在現在仙樂書場過去是藝術館舉行西式婚禮有舞會……所以藝術細胞傳到了我兒子身上",我這位老朋友的父親也非常熱愛古典音樂,外甥的鋼琴獨奏音樂會必去,這一切己成了她父親的信仰,她父親也是剛剛離世,我弟媳夫的父親也屬于這一代,她父親是在洋行里工作,她告訴我她父親的皮鞋總是擦的發亮,和她母親常常去跳舞,?這是英美文化在亞洲影響最深的一代人了,也許是最后的一代了,只是他們差不多已經90歲以上了,很多已經離世,他們留下了許多輝煌和傳奇,今天仍讓我們津津樂道,他們是如此有品味的的一代、可愛的一代、紳士的一代、也無疑是幸福的一代,和同時代的人似乎生活在二個不同的世界,我也發現他們長的都很帥,特別討當今不同年齡段的女士喜歡,人的反差又是那么大,屬于同一代人的、來自山溝溝、土里土氣的我父親,卻扛槍打仗,走遍半個中國,命運如此安排,就算是構成了一個大千世界,各就各位吧。
別了?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 文/潘曉璐 我一進店門,熙熙樓的掌柜王于貴愁眉苦臉地迎上來,“玉大人,你說我怎么就攤上這事。” “怎么了?”我有些...
- 文/花漫 我一把揭開白布。 她就那樣靜靜地躺著,像睡著了一般。 火紅的嫁衣襯著肌膚如雪。 梳的紋絲不亂的頭發上,一...
- 文/蒼蘭香墨 我猛地睜開眼,長吁一口氣:“原來是場噩夢啊……” “哼!你這毒婦竟也來了?” 一聲冷哼從身側響起,我...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英國倫敦國際戰略研究所是個國際性研究機構,由各界人士發起創立,主要研究當代的國防安全和防務政策。近期針對美國提出的...
- 長大后的新年總是很快變成舊歷。時間的流逝仿佛是一件寂靜無聲的事情。2018年就這樣走過我的生命,而我的人生再也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