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次體驗都是新發現,每一次發現都是新感覺。
今天早晨,發現一樹鳥
一樹鳥。鳥動,樹動,風動。
我一個人步履匆匆,走在路上
陽光還沒淌在枝頭,整樹鳥
早已搖動了樹,搖動了我的發梢
也搖動了遠處的電線桿
在與我目光交錯的剎那
一樹鳥,箭一般脫離身體和枝干
我以為自己也是那樣一只鳥
在這個清晨,我只能做一棵行走的樹
在天暗之前,會帶上黑色的假發
在一群鳥抵達我的肩頭時,我開始
忘記我是一棵樹。我永遠走在
去往天空的路上,看看沿途的風景
還有那一樹鳥,他們在另一個清晨
震落了我的眼淚,震落了那些
懸而未決的落葉 。陽光踩在上面
也會發出花開花落的聲響
我就這樣,看著
一樹鳥,鳥動,樹動,風動。
埋在身體里的那雙手,會在干樹枝面前
抽出游離不定的眼神。一群鳥或者一樹鳥
會偶爾選擇停靠在我的嘴唇上,頭發上
然后我不用再說更多話,像其中的一只鳥
踩一路落日余輝,單車悠然,晃到家中。妻已在家中忙碌,我便幫忙洗菜。洗菜時,手指觸菜盆,如電激般刺痛。反復試之,刺痛依然。莫非是被冷水炸的,要不就是有漏電處。飯后,在亮燈下看手指,發現右手中指指縫裂開,按之則痛。
過了冬至天,每天長一線。冬至,太陽直射南回歸線,那么冬至怎么不是最冷的時候呢?是不是北半球陸地多,南半球洋多。還是地球公轉時赤道和黃道有夾角,百思不得其解。
于是百度結果:地球溫度的變化都是相對于太陽直射點運動有滯后行的,雖然過了冬至日太陽直射點從南回歸線向北移動,理論上來講北半球接收到的輻射能會增加,但是效果并不明顯,地球依然在繼續失去熱量,只是失去的熱量的幅度在減小,直到三九、四九的時候不再繼續失熱,地球開始接收到太陽更多的輻射能,數九結束后春天也就來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