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說“聽了很多道理依然過不好這一生”?
按照陳默的話說,有些道理你聽了不去辨析,辨析了不去思考,想明白了不去做,做的過程不去總結,完了不去復盤,復盤了不去改進,改進了不去吸取教訓,懂得了不去珍惜、、、你當然“依然過不好這一生”。
看完李笑來老師的一篇文章——《長期究竟是多長》,我心里感嘆了無數次,真正高價值的東西是不怕被時間檢驗的。再一次,我即使看完了專欄內容,也沒有去踐行,甚至再看一遍時候我還是“被震驚了”,于是,這一年我進步當然很渺小,或者從另一個角度看是在退步。仔細回想,這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情。搞不好你就要“錯過一輩子”,甚至“錯過一生”。
這些感受在別人看來也許有點夸張,但管它是不是夸張呢,成長是自己的事只能自己來。所以,從今天開始你就該吸取教訓,對自己狠一點利用好時間和注意力,去提高年收益率,并且使用有效的方法論,從而把你的長期變短。
那篇文章的核心內容是:
1、對能力越強的人來說,“長期”越短。(年化收益表)
2、對能使用正確策略的人來說,“長期”更短。(定投表)
3、對有能力在投資之外賺錢的人來說,“長期”更短。(定投表)
應用到我的日后的行動中是:
1、學習一項技能時,要找到最少必要知識,然后專注專注再專注,以此縮短你的長期。
2、提高年化收益率的方法:珍惜時間,每天進步。能力還包括你的項目管理、總結、復盤等能力,把自己當成專業人士去生活。
3、做正確的事不僅要用正確的方式,還要使用正確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