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今年過年起,我每晚都要看一下人民日報微信公眾號的夜讀文章,題目取得很雞湯,可內容還是真誠的,沒有多少套路,真心挺喜歡的。所以,每次閱讀的比較仔細,以至于作者一欄都看了,連續多次地發現,很多作者是什么簡書簽約作者,當時只是以為可能是個文化公司,像郭敬明辦的那種,手下有很多簽約作家,一定是很牛的那種。初識簡書,就是這種感覺。
今天下午兩點,開始給小朋友搬床,60多張,從三樓、二樓往車上搬,然后送到另外一家幼兒園,又從車上往二樓、三樓搬,幼兒園的男人就得當牛馬用啊,干到三點半,開車的司機說,這一個半小時就沒歇一下氣啊,累得我癱坐在辦公室沙發上。整個下午都不想動一下了,領導要罵人都管不了了,只能掏出手機開始刷屏,習慣地開始翻閱各類公號,不知是點了哪篇文章哪個鏈接,彈出一個下載軟件的對話框,仔細一看是簡書App,也沒有想喜歡還是不喜歡,愿意還是不愿意,移動互聯網時代的我們,總是習慣地點擊確定,辦公室網速太快也來不及讓你后悔,下載安裝秒速完成。既下之,則安之,陰差陽錯也是我和簡書的一種緣分。
打開簡書,像其他App一樣,需要注冊昵稱和密碼,我想用微信昵稱來著,其實就是我的本名加個“哥哥”,可簡書的“開機語”上寫著“交流故事,溝通想法”,我就不好意思用自己的真名了,哪天讓朋友看到我吹牛就不好了。于是想到自己用過的筆名“一二先生”,沒想到輸入進去已經被人用過了,可能像我這樣認為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只剩詩意一二的大有人在啊,這也算是在簡書上提前遇到知音了。“一二先生”不行,我就加個我最愛的詞“江南”,因為生我養我的地方就叫江南鎮,那里有我無盡的歡樂和憂傷,那里就是“詩和遠方”。果然是最愛,立馬注冊成功,有了個名片:江南的一二先生。我也算正式向簡書作了個介紹。
進入簡書后,一篇篇的文章,一個個的故事,一段段的詩,文藝氣息撲面而來,這是一種久違的感覺,多么熟悉的時光。不像現在的朋友圈里,到處都是微商、雞湯、減肥、養生,不只浪費流量,青春也無處安放。我以前也經常在朋友圈里寫些故事和想法,本想與他們交流溝通,沒想到他們加我只是為了多一個廣告位,退出、拉黑又怕傷了感情,最后只能沉默,靜靜地讀書就好,書里也有故事。而今天來到簡書,能讀到別人的故事,也能寫自己的故事給別人,這樣的交流與溝通不正是我想要的嗎?
下午搬床確實很累,夜深了仍不想睡,興奮的原因只有一個:簡書,我到底還是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