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17年8月16日 是劍耀每天一篇原創文章的 第7篇
昨天我們提到如何讓孩子不羨慕別人家的生活,首先提到的是家庭式教育環境。很多人肯定會不解,這個不是老酒了?還拿出來重新提?
但是我覺得這個是有必要先說明一下的。因為目前大家很多都是獨生子女,他們的家庭里面沒有比他大的孩子,只有父母和孩子組成三口之家。而在計劃生育以前,或者說中國的古代,一個家庭里面至少不止一個孩子,除非是所謂的九代單傳。
而我提出的家庭式教育環境是古代的家庭式教育環境,而非現在的獨生家庭教育環境。
我們先來看個例子。廈門某個培訓機構內有個軍人家庭出生的獨生子,其爺爺是軍人,爸媽也都是軍人,在家里都是按照軍人的作風嚴格要求,所以到了培訓機構里面,就盡情的釋放自我了。導致了在前期的學習過程中并不如意。后面培訓機構里面的老師也采用了嚴格的標準,這回孩子乖了,書法也就上去了。這就是現在家庭式教育環境的產品——性格不會差,但是適應能力差,并沒有行程固定的樣式。
那么,所謂古代的家庭式教育環境又是怎么樣子的呢?我覺得不一定要拿到古代,90年代的農村也是可以借鑒的。
我老家是云霄縣一個村子,僅有不到一百戶人家,人口不過400個。這是中國極小也極典型的農村。在90年代,村子里面出生了一大批的孩子,孩子們之間也就是所謂的堂兄弟姐妹。相差年齡并不是非常大。這就為家庭式教育環境創造了可能。
在村子里面,孩子的年紀不管大小會被教育做很多事情,同時一件事情大家都會做,也就會聚集起來一起做。甚至于每年暑假,父母沒空孩子們也就各自互相借書預習新一年度的功課。年紀小的不懂就會問大的,大的也會帶著小的讀書,所以家家戶戶雖然窮,但都有讀書的孩子。這也早就不少的大學生。
那肯定有人會說這些是周邊教育環境的,而非家庭式教育環境。那么,我們再來看古代,我們不難找到很多例子。在《紅樓夢》中,出現了很多場詩文學社的比賽,家庭里面的人都可以參加,爭奇斗艷。賈寶玉也會學習別人家的文章風格,也會借鑒其他姐姐的生活方式。這就導致了寶玉有點偏向于女性的角色——喜歡吃口紅!
家庭式教育環境強調的是長幼有序,相親相愛。在成長過程中能夠擁有可以借鑒的人幫助孩子進行成長,畢竟孩子和孩子之間的溝通比大人和孩子進行溝通有效。
那么很多人就會問,那不是要我們家生很多孩子。絕非如此,生一個孩子也可以。但是需要家長為孩子創造家庭式教育環境。比如說和自己親戚家、朋友家比較大孩子多玩在一起。
因為和別人多玩在一起,孩子的溝通能力是在逐漸加強的,孩子的榜樣引導也會出現,同時大孩子會教育小孩子一些屬于我們認為是嘗常識的東西——比如說數學的加減法就需要數字背景,小孩子有些時候根本不知道速度是什么東西,讓他如何去解題呢?再者孩子也可以少一些培訓,讓孩子更加放松,更加接近孩子,讓孩子不那么的辛苦也能夠成長起來。
創造家庭式教育環境應該是每個家長的責任,而非簡單的把孩子丟給培訓機構,爺爺奶奶等。自己生的孩子需要自己培養。甚至于說把自己變成小孩子和小孩子進行溝通,為小孩子做好榜樣。因為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