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中說:
捉筆時須定宗旨,若泛泛涂抹,書道不成形像。用筆使人望而知其為某書,不嫌說定法也。
這句話說了兩層意思。
其一,下筆時要明確意圖。若是臨摹,所臨帖子的字大小、筆法、作者年齡和書寫特點,先考察清楚,臨摹時要有所取舍。若是創作,用筆也要讓人能看出筆法取自何處,或者師承何處,不要顧忌被人說這是定法。
其二,明確了意圖再落筆,才是“書道”,即“書法”,如果不加思考泛泛涂抹,就失去“形像”。
書法和寫字的區別,就在于“形像”。
“形”指字的樣貌,就是我們所說的“字形”,書法中的“形”要有收有放、有疏有密、有大有小,有斜有正,每個字都各有生命,是一種個性化的藝術創造。
“像”是指筆畫的意象,如衛爍《筆陣圖》所言:“‘橫’如千里陣云,隱隱然其實有形;‘點’如高峰墜石,磕磕然實如崩也;‘撇’如陸斷犀象;‘折’如百鉤弩發;‘豎’如萬歲枯藤;‘捺’如崩浪雷奔;‘橫折鉤’如勁弩筋節。”
沒有“形像”的文字就只是記錄信息的符號,書寫起來就是泛泛涂抹的寫字,不是書法。
我一邊用章草節錄《畫禪室隨筆》,一邊領會其內容,越發覺得自己的字“形像”不足,雖不至于泛泛涂抹,但距離“書法”還有很長一段路。
要想突破還是要多臨帖,向先賢學習,看他們的筆法和章法。多學多練才能突破。
其實練書法和練寫作是一樣的。我們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隨意記錄,碎碎念,這樣寫出來的就是文字,而不能叫做文章。大咖或者名家寫作,都不是信筆由疆,而是有明確意圖并且有寫作技巧的。
練習寫作也是要先多多閱讀,學習大咖的手法,并且多思考,自己到底要表達什么,再有所取舍,化為己用。
不管是書法還是寫作,都是一條很長的路。前人一步一個臺階已經走了很遠很遠,為后人鋪了一條康莊大道。
我們可以找個自己喜歡的地方,在大路的旁邊開拓出一條條小徑,小小創新一下,但是不能偏離主路,不能走歪門邪道。
不管是書法還是寫作,寫多少字不重要,寫什么內容也不重要,重要的是是否主題明確,書寫得法。字不在多,而在精。
讓寫作成為習慣 日更第21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