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財富不只要節流更要開源一樣,時間也要靠創造。時間不是節省出來的,而是創造出來的。
關于時間管理,閱讀前面的內容,知道了一定的方法,更重要的就是要養成一個好習慣。
首先我們要養成習慣,然后習慣才會改變我們。
培養一個好習慣很重要,是陪伴一生的財富。
書中老付用了這樣一個比喻,他把走過的路比作雪地,回頭看自己走過的路,能看到一個個清晰的腳印,但是看看前方的路卻是白茫茫一片。不要問該往哪兒走,只要回答想往哪兒走,自己的雙腳就是書寫歷史的工具。
路是要靠雙腳一步步走的,有時候我們著實需要點“莫問前路”的精神,邊走邊找,慢慢為自己定位。
康德說,自律即自由!
老付也說得好:“我們不是在培養習慣,也不是在時間管理,而是選擇內心自由的生活方式。”
當早晨鬧鐘響起的時候,你想要起床鍛煉身體,結果還是賴床了,這時候你的主人是誰?不想起床的欲望!我們換一種結果,你真的起床鍛煉身體了,這時候你的主人是誰?是你自己!這才是自由!
一、培養習慣首先找到驅動力
老付為什么要每天閱讀一本書?這也是我很好奇的,雖然做不到每天閱讀一本書,但是可以做到每天都看書!
1、強烈的好奇:看看保持這個習慣一年會有什么事情發生。
2、消滅買了沒看的書:電子書和紙質書加一塊,按照現在的讀書進度,估計一輩子都讀不完,有很多精彩的書,放在那里,總是想有時間再看,幾年過去,一直都沒有時間,所以我決定堅持閱讀,不留遺憾。
3、實踐讀書方法:沒有必要每一本書都要精讀,必須要學會在短時間內判斷一本書的價值,然后快速閱讀,吸收一本書的精華。
時下最流行的一句話:“每天早上叫醒你的不是鬧鐘,而是夢想。”這確實是真的。
外在的碰撞總是不如內心的開啟更自然、更有效。內心的力量是強大的,找到驅動力,明確了自己的目標,比如“三年內成為領域專家”,“成為一名優秀的講師”等等,有了強烈的夙求,動力也就足了。
驅動力>約束力,養成習慣就是打開一扇從里面鎖住的門,用約束力在外面猛砸有時也管用,但不如用驅動力從里面打開那樣優雅,有效,記住:力量來自你的內心。
二、再微不足道的成就都要大肆慶祝
你完成一個任務的時候有沒有給自己獎勵?
有沒有為一個項目的結束而慶祝?
會不會因為一個高效的時段給自己鼓掌說贊?
任何東西的價值,來自于你賦予它的意義,比如說每天吃掉一個蘋果當作對自己辛苦一天的獎勵,在你賦予蘋果意義之前,它只是一個普通的蘋果,吃的匆匆忙忙甚至不知道他的味道,賦予它獎勵的意義之后,這個蘋果就會吃的更加有滋味。
養成習慣就要獎勵自己。
三、培養習慣不是一個人的事
為什么會有團隊一說呢?因為我們做事都在尋找志同道合的朋友,互相督促和汲取力量。人的內心深處是渴望被理解,被欣賞的。相信再獨立的你、再享受孤獨的你,也一定感受過集體的力量和溫暖。
現在有很多線上微課,幾百人聚在一起聽牛人講課,克服地域和時間的問題,大家聚在一起,為了一個話題而思考和努力,一起討論,也是不錯的。參加羅偉思維導圖講師班,收獲最大的就是能夠和同頻伙伴一起學習,見證成長,有時候,一群人為了一個目的而共同努力的感覺真的很好,不是嗎?
線上微課,讓我體驗了成長,抱團成長是最好的聯機學習方式,今天的互聯網,信息隨手可得,連接無處不在,不同學科交融,我們也面臨各種層出不窮的大問題:最新的知識的源頭并不在某個教授的腦子里,或一本教科書的某一頁,它們在大腦和大腦的碰撞中,在問題和知識的交匯之處,在一線高手的實戰之中。
聯機學習,才是正確的學習方式。
要懂得借時代的勢,借平臺的勢,就像鳥借助上升氣流和同輩的拍打翅膀,能夠飛越大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