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里一直藏著一個不敢觸碰卻又時刻惦念的角落,那里住著的,不是愛人,不是親人,也不是朋友,而是一個始終找尋不到答案的問題,它讓我不安。
到底要怎樣活?
這個問題,在上大學之前從未思考過。
我小的時候,還沒有那么多起跑線,每天按時上學放學,在學校里完成老師布置的任務,就可以放心地和同學玩鬧戲耍,回到家,做完作業就可以看動畫片,父母從不阻撓。那時的我白天跑累了,夜里就可以進入甘甜的夢鄉,從不知失眠滋味。
后來隨著身心漸漸成長,有些東西也在悄悄變化,我開始在意旁人的目光,懂得穿衣打扮。我沒有特別的思想,只是和所有青春期的孩子一樣,迷戀愛情,渴望老師認可和欣賞。
雖然中學時代學習很累,可我卻時常懷戀那樣的充滿汗水和淚水時光。那時的淚水只有一個味道,那時的努力很單純,只是為了拿到一個好成績,考上一所好學校,得到父母老師的夸贊和同學的崇拜。因為目標明確,所以奔跑起來不遺余力。
可現在不一樣了,隨著日子的流逝,我慢慢被歸為成年人,我不再是孩子了,不能再任性地與討厭的人為敵,不能像小時候那樣,受委屈了就賴在母親的懷里哭泣。
我開始為自己的那不確定的未來而煩惱,我在糾結以后的自己到底要怎么活。是按部就班地學習工作,讓父母安心滿意,還是拋開世俗,只過自己喜歡的生活?我不知道該如何選擇,可徘徊不定只能停滯不前。這一切我不知該跟誰說,誰又懂得?
我試著一個人吞咽愁悶,開始學會報喜不報憂了。
我越來越不愛傾訴,尤其不愛和家人說,我覺得父母遠離我的生活,又怎會知曉我為何而愁。
可我發現我錯了,大錯特錯。我們費盡畢生精力尋求知己,卻不知最了解自己的人就是父母。
最近心情一直很低落,每天什么也不想做,只是靜靜地發呆,最后卻累得沒力氣說話,沒力氣微笑。
我不知道自己究竟因為什么感到如此焦慮,像是一頭失了方向的困獸,沒日沒夜地在恐懼里兜圈。
此刻,躊躇不定的自己,正在一點點墮落,一點點淪陷,整日高舉“無聊”的旗號,靠手機麻痹自己,可拿起手機又不知該看什么。
眼看著自己的青春在流逝,自由在遠去,我能做的依舊是不安。
昨天,老媽給我打電話,我三言兩語就把她打發了,不是不想理她,實在是提不起任何力氣跟她談笑。
掛斷電話以后,我沒覺有任何不妥,要是換作與別人通話,定是要思前想后,不敢草草敷衍。因為她是我媽,所以我斷定她不會生我的氣。
今天我在操場散步,媽媽的電話又打過來了,她說昨天與我通完電話以后,就一直憂心忡忡,總覺得我情緒低落,似乎有什么事情想不通,還不同她講,她這心里惦念著,始終無法平靜。
我思來想去,不知如何開口,只說是學習累了,讓她不必擔心。
可是這樣說完,心上的分量就又重了一分。我什么時候學習了?如果整日忙著學習怕是就沒時間在這里矯情了。
似乎怕她誤會什么,忙說自己最近學習并沒有什么進步,還是不喜歡自己那枯燥的專業。
她一下子就明白了。
“閨女,你不用想太多,如果專業不喜歡,就少學點,只要最后能順利畢業就行。不必擔心以后找工作的事情,你有手有腳有文化,性子不壞,不懶惰,肯定沒問題。這幾年里,你最重要的是把自己身體照顧好,開開心心的,與周圍人好好相處。你喜歡看書,就盡情地看,多讀書肯定沒有壞處。家里,你更不必擔心,你爸我倆身體健康,錢雖然不多,但也夠花?!?/p>
望著天空,我哽咽得說不出一句話。
我不過說了一句話,老媽就能將我心里所有的顧慮都講出來,所以說最了解自己的永遠是父母。
我終于明白,之所以如此焦躁不安,大概是理想與現實的差距太大了吧,我想要絕對的隨意自然,想要給自己喜歡的事情一些純粹的空間,可現實中處處是壓力,讓我不得不疲憊應付,只能在寂靜的深夜,空惆悵!
直到這個電話的到來,老媽給我溫暖而堅定的安慰,讓我對以后的生活不過分雕刻,不論怎樣,只要我不懶惰,不頹廢,又心懷善念,未來又能差到哪里去呢?既然我對生活沒有那么高的要求,那現在又在怕什么呢?
我希望以后的自己能關注本身有的,會的,而不是想要的,我們本就如此貪婪。
永遠不要思考怎么去活,以后的事情誰有說的準呢?只要一步一步穩穩地走下去就好。
去他的焦慮,去他的不安,選一個風和日麗的下午,飲一碗老酒,敬不安的所有,干杯!
我是歲安,愿你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