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老師,我忘帶飯盆了”,“忘帶筆了”,“忘帶書了”學生說。
通常老師會生氣地回答:“干脆你也把自己忘帶了吧”
2、“老師,他打我,”“老師,我沒打他”,“老師,他剛剛就打我這了”“老師,我反正沒打他”學生爭吵道。
通常老師大聲喊到:“有完沒完,聽我說!”
3、“老師,我錢丟了”,“老師,我筆不見了”,“老師,我被偷了”
通常老師說:“下次注意點就是了”
4、“老師,我鞋帶松了,不會系”,“老師,我鞋壞掉了,不能走路”
通常老師說:“鞋帶不會系就不要穿有帶子的鞋,鞋壞掉了,重新買一個。”
我們班學生就經常會那樣報告我,可我不會像通常老師那樣說或者做。很明顯,通常老師那樣做帶有不耐煩,有時候學生那樣無休止地報告老師,確實會讓老師煩得暈頭轉向,可是換個角度想想,為什么學生會愿意向老師報告呢,還不是因為在學生心目中,老師是一個值得信賴,可以依靠的人,遇到任何困難,知道老師會幫忙解決,也只有把老師當作親密的人的學生,才會親近老師啊!所以學生愿意跟老師說,就是把老師當作了自己最親密,最信任的人。作為老師,有什么比能走進孩子內心,讓孩子相信你,更覺得幸福的呢?
所以我特別喜歡學生來向我說這說那,因為我知道有些學生為了向老師報告自己,其實在心里掙扎了好久,才終于鼓起勇氣說的,這樣的學生值得贊揚,因為他相較于其他內向的,不敢跟老師說話的學生更勇敢。一般情況下,我都會耐心地傾聽學生的報告,然后做出恰當的回應,來拉進我和學生的心里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