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周國平《最深的孤獨》
你很難發(fā)現(xiàn),在最深的孤獨下面,隱藏的是一顆怎樣熾熱的心臟(題記)
早春,我來到了位于市郊的墓地,這里墓碑林立,三月的陽光,灑下淡金色的光,那更像是一種朝圣的光芒,虔誠而圣潔。
這里躺著一位偉大的人民藝術(shù)家,今天,我就要離開這座城市,所以來看望這位已故的朋友。他的墓地就像烈士的墓地一樣,莊嚴,肅穆。墓碑上篆刻著“人民藝術(shù)家”的稱號,接下來是簡短的墓志銘,介紹了他簡單的一生,以及主要成就。
但我為上面少刻了三個字而遺憾:“看門人”,我深知,在一年以前,他的墓地更是荒草叢生,無人問津,而現(xiàn)在經(jīng)常有人來訪。早春還未褪去寒意的風,吹到身上,撲滅了我煙頭上的火星兒,勾起了無窮的回想。
1.
一年前,我還是一個自由撰稿人,某家新聞機構(gòu)的小編,獨身在這座大城市中奮斗,在社會最底層掙扎。我的工資只能勉強維持生計,我苦苦掙扎在社會的最底層,我有一個作家夢,我一直堅持著寫作,但寄出去的稿子都被一一刷掉。
我身邊的人都說我是一個有才的人,可是光有才又有什么用呢,到頭來只是懷才不遇,或者是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罷了。
“還不交房租,都已經(jīng)三個月了,明天再不交就立馬滾蛋!我說一不二”,門外傳來了房東太太那令人厭惡的聲音,是的,我住在這一棟古老殘破的公寓里,我的房租已經(jīng)拖了三個多月,我的工資只能維持日常開銷了。我愁眉苦臉地拿起電話,撥了長途,打給我可憐的母親。
我靠母親打來的錢勉強留了下來,天色未亮,我就急急忙忙的趕到報社,接近凌晨時,我就拖著疲憊的身軀趕回公寓,我這樣辛苦勞作,每次加班晚了,就喜歡徘徊在深夜幽靜的路上,我是那么迷茫而困頓,我很想沖到公路上去,結(jié)束生命,但那個小小夢的火花從未熄滅,那是我唯一有理由堅持下去的希望,即使經(jīng)受不了現(xiàn)實的狂風輕輕一吹。
一天晚上,變態(tài)的上司讓我一直加班到凌晨一點,我一下班就狂奔到公寓,結(jié)果公寓的大門已經(jīng)被鎖,我只能徘徊在門口準備露宿街頭,城市的燈光依然是那樣璀璨,冬天的寒風不僅刺骨,更像冰刺一樣扎入心臟。我四處觀望,我依稀看見離大門處的那個不遠的房間竟然亮著橘紅色的燈光,我知道那是守門李大爺住的地方。
那散發(fā)光亮的房間仿佛燃氣了我的希望,我前去敲門,不久就聽到門吱呀的聲音,在大門里面是一位年紀已經(jīng)接近八十歲的老頭,白發(fā)蒼蒼,身材矮小,歲月在他的臉上刻出了很深的皺紋,可他的目光炯炯有神,即使在黑夜之中,也能察覺那深邃的目光,猶如兩顆小黑洞。
開了門之后,我感激的望著他佝僂的身形,剛準備道謝,就見他頭也不回地邁著蹣跚的步伐走向他的那個小房間,關(guān)上門。
2.
那一連幾天都加班到凌晨,每次回去公寓的門都關(guān)上了,都是那個姓李的老頭給我開的門,每次向他道謝,他都不理不睬,我難道只把他當做成開門的工具,或者他把我當做成一項晚上必須要完成的使命?我甚至有那種搭話的念頭,我每次說了幾句:“大爺,真是謝謝了,您看,我又麻煩你了”,“大爺,您為什么還不睡?都這么晚了”,“大爺……”。可是每次這些話吐出來之后,他只是簡單的“恩~恩!”兩聲,那從喉管里糊糊出來的聲音真令人奇怪。
我一度懷疑他是一個啞巴,真是一個古怪的老頭,年近八十歲仍然不退休,一直當守門人,我不知道他干這一行有多久,我只知道人們稱他為李大爺,其余的我一無所知。仍然有一個可怕的現(xiàn)象,我住的房子能直接望到李大爺?shù)姆孔樱医咏璩績牲c鐘睡覺時,仍然看見那不遠處的房間散發(fā)著橘紅色的光芒。
我每晚疲憊地拖著身軀回來,都能看到那房間里的光芒,我甚至不知不覺地習慣了有這種燈光的存在,它就好像指路明燈一般照亮我回家的道路。
終于,經(jīng)過漫長的加班之后,到了休假的時候,我還領(lǐng)到了工資,雖然不多,心里卻喜滋滋的,有些安慰罷了。這天天空分外晴朗,陽光燦爛,氣溫也沒有之前那么低。我看見李大爺正悠閑地拿著一張報紙,坐在藤椅上正曬著陽光呢!旁邊還有一只花毛小狗正趴在地上吐著小舌頭,這時,老李拿著手中的狗糧朝小狗叫喚到“小李,快吃!”說著還摸了摸小狗的頭,我霎時覺得小狗的名字很搞笑,我微笑地走過去,也摸了摸乖巧的小家伙,它還激靈的汪汪叫呢。我上前向老李打了招呼說道:“這是你的狗嗎?真可愛的小家伙,還小李呢!”可是他卻答非所問:“今天天氣真暖和,很少在這個城市見到這么晴朗的天空。”這是我第一次聽到他那蒼老的聲音,仿佛出自丹田。我很想和他聊幾句,可他再也不說話了,像老年癡呆患者一樣望著湛藍的天空發(fā)呆。
這個奇怪的老頭愈發(fā)勾起了我的好奇心。
3.
我的鄰居是一對上了年紀的夫婦,有一天偶爾聽見他們坐在陽臺上議論老李,我不由得上前去插話,知道了一些關(guān)于老李的消息。老李在這個地方看門已經(jīng)三四十年,自從這座公寓建成的時候起,他沒有伴侶,沒有朋友,守門是他唯一的工作,他喜歡收養(yǎng)流浪狗,死了一只又從街上去找,再養(yǎng)一只。狗成了他唯一的陪伴,天氣好的時候,他會偶爾出來曬曬太陽,他只偶爾和別人談論一下天氣問題,他是那么的木訥,沉悶,簡直像一具死尸,除了那對炯炯有神的眼睛。
他房間深夜亮著的光一直是我心頭的疑問,我很好奇,可這位老頭卻隱藏的很深。
一天晚上,大雪紛飛,路面上鋪滿了薄薄的雪花,在這座城市中尤為凄美而絢麗,雪花的生命是短暫的,它在空中盡情的綻放飛舞后,最終落于地面,任人踐踏。我不由得感嘆生命的短暫,人也好,雪也罷。
令我驚慌的是,今天的夜晚顯得尤為漆黑,我再也沒有看到老李房間橘紅色的燈光,給我開門的竟然是房東太太,她沒有往日對我的那種刻薄。我懷著種種疑問,幾乎是一夜未眠,那一夜,我總會突然起來,拉開窗簾,但外面漆黑一片。
第二天,我急忙起來問鄰居,得到的卻是這樣一個消息:“就在昨天,老李因病去世!”,這條消息猶如重磅炸彈在我身邊引爆,猝不及防。我接受不了這樣的消息,一個存在了八十多年的生命,就在一瞬間結(jié)束,我對生死問題一向是敏感的,不由得傷感起來,就如同當初我爺爺去世一般。
老李的尸體已經(jīng)被人送到城郊墓地埋葬了起來,沒有任何的儀式,就好像他并不存在一般,幾乎沒有什么東西能證明老李曾經(jīng)存在過,他的存在只出現(xiàn)在我的記憶中,那橘黃的燈光,就是最好的證據(jù)。
4.
我獲得了房東太太的準許,進入了老李的房間,或許她將我看成了這個老頭唯一的親人。畢竟老李不與任何人有過聯(lián)系,我不相信這樣一位孤獨至極的老人能熬過這樣漫長的歲月,他的孤獨讓我不寒而栗,我至少有親人,有朋友,我感到自己是幸運的。
房間內(nèi)物品陳列整齊,構(gòu)造極為簡單,一張床,一把藤椅,一個大抽屜柜,那大概是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用的,令我興奮的是我看見了那一盞陳舊的臺燈,那個時常照亮我前行道路的指路明燈。還有趴在墻角的“小李”,可憐的小家伙身上冰冷冰冷的,估計長時間沒吃東西了,我隨手掏出一包食物來,它便貪婪的吃了起來。
我打開抽屜,那是兩本厚重的已經(jīng)泛黃的畫冊,兩本加起來足足有三四本牛津詞典那么厚,還有兩個牛皮筆記本。旁邊是各種各樣的彩筆,以及一支生銹了的派克牌鋼筆,和一瓶墨水。我小心翼翼的將畫冊翻開,那是怎樣的藝術(shù)啊,里面畫著各種各樣的插畫,眼花繚亂。
我在房間里待了好幾天,細細地研究著這些偉大的作品,我明白了,老人每天夜里都在堅持創(chuàng)作,那極度孤寂的外表下隱藏的是一個怎樣豐富的內(nèi)心世界啊!
前一本相冊是以戰(zhàn)爭題材的作品為主,名稱為《幻想國》,但他眼中的戰(zhàn)爭并不是什么現(xiàn)代的抗日戰(zhàn)爭,解放戰(zhàn)爭之類的,而是一個光怪陸離的世界,在這個世界中,有著各種各樣形態(tài)的人,例如蝴蝶人,小龍人等等之類的半獸人,人類成了邪惡的一派,他們想要重新統(tǒng)治世界,消滅所有的善良的半獸人,他把自己幻想成其中的將軍,雖然他是人類,但他率領(lǐng)著半獸人反抗邪惡自稱純正血統(tǒng)的人類。
還有一本刻畫了一個美好的世界,體現(xiàn)了他對美麗大同世界的追求,名為《大同世界》。還有他兩本牛皮本上的自傳和隨筆,統(tǒng)一命名為《最深的孤獨歲月》。我被他的畫作和文字給震撼到了。
從老李的自傳中,我得知了他的生平經(jīng)歷,他的名字竟然是李文革,戲謔的是他是在文革時期被打倒的藝術(shù)家,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被迫隱居此處,逃避外來的迫害,我明白了他的生命為什么是那樣孤獨沉寂,他令人驚訝的作品為何處處體現(xiàn)對真善美的向往,對美好世界的追求,原來孤獨黑暗的外部世界里,心里那顆對美好的追求始終沒有停止。
透過老李,我意識到我是多么幸運,至少我還可以光明正大地活著,我可以笑著面對天空,不必像老李那樣躲躲藏藏,孤寂一生。
5.
我做了一個決定,以此懷念老李,我請了半個月的假,準備將他的作品整理好了之后,公之于眾。我把成果給主編看,他大為吃驚,不敢相信世間竟然有這樣優(yōu)秀的作品。
在大家的努力之下,老李的作品被整理成了漫畫集《幻想國》,《大同世界》和自傳《最深的孤獨歲月》三部作品,一上市便引起了軒然大波,這三個作品在那個時候不知感染了多少人,已經(jīng)成為了那一年最為暢銷的作品,幾乎很多人都知道了李文革這個人。市鎮(zhèn)府還為他立了墓碑,最后將他尊稱為“人民藝術(shù)家”
我也因此名氣日益高漲,還升值加薪。我成了一位知名的作家,得到了很多關(guān)注,我寫的書也大為暢銷。我成了一位富人,一度被夢想沖昏了頭腦,開始驕傲自負,但又有些隱隱不安,所以我最近重讀《最深的孤獨歲月》的時候,我又讀到了很多,最大的啟示是:原來最偉大的作品誕生于最深的孤獨里,一個人要守得住寂寞,甘于平庸的歲月,才能造就偉大。
我最后決定離開這座大城市,回到自己的家鄉(xiāng),開始偉大的創(chuàng)作,或許我會像老李一樣,拋卻功名利祿,去過那種平淡孤獨的生活。
今天還是我第一次來到他的墓碑前,我還有好多話對他說,他就是我的人生導師,他教會了我平凡而偉大的道理。
尾聲
我在老李的墓碑前坐了好久,我給他奉上了鮮花。臨走之時,我在墓碑不顯眼的地方刻上了“看門人”三個字,這或許是我現(xiàn)在唯一能為他做的,我想這也是老李的意愿吧。
早春的陽光依舊溫和,一切都沉寂在這一片靜穆之中,我肅然起敬,向老李的墓碑深深地鞠了一躬,這既是道謝,也是道別。
我回到了曾經(jīng)的那個公寓,似乎一切都還在昨天,還能看見老李在陽光下逗弄著“小李”,時不時發(fā)呆地望著澄澈的天空。
我走了,帶上了“小李”,這個老人身邊唯一的伙伴,看到它憂傷的神情,我忍不住把它抱起來,那對小眼睛,真像老李深邃的眸子。
(完)
本文故事原型人物為亨利·達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