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雷鋒精神代表著“存善心,行善事”,但由于現今社會輿論的引導性出現偏差,使人們的關注點不放在行善事上,而是引發誠信危機,比如一個老奶奶不小心跌倒了,路人過去扶一下是人之常情,但現在人們第一意識想到的是,這會不會是碰瓷,然后大家或保守圍觀或轉身離開,誰都不敢當出頭鳥,因為無數次的新聞報道出現了老人故意跌倒碰瓷的現象,使人們行善事時懷有了很強的戒心,這種歪曲的價值觀已經深深影響了大多數人。路見不平拔刀相助,已經變成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甚至有些偏差的輿論通過大人影響到了小孩,比如小孩對警察、醫生、老師這些光榮而神圣的身份已經產生了恐懼,為什么呢?因為小孩不聽話時,大人會說,再不聽話就叫警察叔叔來抓你,再不聽話就叫醫生叔叔給你打針,再不聽話就叫老師教育你,所以在孩子們的心目中,警察、醫生、老師就是懲罰的代名詞,長期的耳濡目染,小孩會對這些職業產生強烈的厭惡感,長大后就會抗拒這些職業,甚至會產生摩擦。
? ? ? ? 輿論就像一把雙刃劍,它可以給人以正面積極的指導,也可以令人產生歪曲的價值觀。如何解決負面輿論產生的不良影響,在于以下方面:一、不管是新聞輿論還是教育孩子,必須傳達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和世界觀,多傳達正面的價值觀,而在對負面現象進行評論時,必須正確引導人們的關注焦點,并提出正確的解決辦法。二、由于互聯網的開放性,網絡上的評論魚龍混雜,國家要加強輿論的法制化和規范化,杜絕負面輿論的發布。三、弘揚中華的優良傳統文化和精神,特別是雷鋒精神,“存善心,做善事”,更是從根本上樹立了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和世界觀,杜絕負面輿論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