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凡四訓《》簡介

又名:《命自我立》《訓子文》


作者:袁了凡,本名袁黃(1533-1606),初名表,后改名黃,字慶遠,又字坤儀、儀甫,初號學海,后改了凡,后人常以其號了凡稱之。

創(chuàng)作年代:明代,書成于公元1602年

作品出處:《訓子文》

文學體裁:家訓

《了凡四訓》 又名《命自我立》, 是一本種德立命、修身治世類教育書籍。是書成于公元1602年,全文分四個部分。作者為明代袁黃,字坤儀,后改名了凡,在考科舉之前由相命之人推測其未來功名,結果都應驗,因此認為命運不可改變,且命運中他將于53歲壽終,且無子嗣。然之后于1569年遇見云谷禪師,透過云谷禪師教導準提咒與解說命運(數(shù))其實可以改變之后,積極為善助人,因此改變自身的命運,不僅未于53歲壽終,且生下兒子,并于69歲那年寫下 《了凡四訓》。《了凡四訓》正是袁了凡要給兒子的訓示。其以親身經(jīng)歷,講述了改變命運的過程。原本為教訓自己的兒子,故取名《訓子文》;其后為啟迪世人,遂改今名。


了凡四訓

原文

袁了凡(明)


第一篇:立命之學(說明人的命運是可靠自己創(chuàng)造,而不是被命數(shù)所束縛。)


第二篇:改過之法(從小的過失起改過,那自然便不會犯下大的過錯。)


第三篇:積善之方(多做善事幫助別人,善事積多了,命運自然也有所改變。)


第四篇:謙德之效(與人相處,待人要謙虛,從中學習,自然便有進步。)


第一篇:立命之學

余童年喪父,老母命棄舉業(yè)學醫(yī),謂可以養(yǎng)生,可以濟人,且習一藝以成名,爾父夙心也。


后余在慈云寺,遇一老者,修髯偉貌,飄飄若仙,余敬禮之。語余曰:子仕路中人也,明年即進學,何不讀書?余告以故,并叩老者姓氏里居。曰:吾姓孔,云南人也。得邵子皇極數(shù)正傳,數(shù)該傳汝。余引之歸,告母。母曰:善待之。試其數(shù),纖悉皆驗。余遂起讀書之念,謀之表兄沈稱,言:郁海谷先生,在沈友夫家開館,我送汝寄學甚便。余遂禮郁為師。


孔為余起數(shù):縣考童生,當十四名;府考七十一名,提學考第九名。明年赴考,三處名數(shù)皆合。


復為卜終身休咎,言:某年考第幾名,某年當補廩,某年當貢,貢后某年,當選四川一大尹,在任三年半,即宜告歸。五十三歲八月十四日丑時,當終于正寢,惜無子。余備錄而謹記之。


自此以后,凡遇考校,其名數(shù)先后,皆不出孔公所懸定者。獨算余食廩米九十一石五斗當出貢;及食米七十余石,屠宗師即批準補貢,余竊疑之。


后,果為署印楊公所駁,直至丁卯年,殷秋溟宗師見余場中備卷,嘆曰:五策,即五篇奏議也,豈可使博洽淹貫之儒,老于窗下乎!遂依縣申文準貢,連前食米計之,實九十一石五斗也。


余因此益信進退有命,遲速有時,澹然無求矣。


貢入燕都,留京一年,終日靜坐,不閱文字。己巳歸,游南雍,未入監(jiān),先訪云谷會禪師于棲霞山中,對坐一室,凡三晝夜不瞑目。


云谷問曰:凡人所以不得作圣者,只為妄念相纏耳。汝坐三日,不見起一妄念,何也?


余曰:吾為孔先生算定,榮辱生死,皆有定數(shù),即要妄想,亦無可妄想。


云谷笑曰:我待汝是豪杰,原來只是凡夫。


問其故?曰:人未能無心,終為陰陽所縛,安得無數(shù)?但惟凡人有數(shù);極善之人,數(shù)固拘他不定;極惡之人,數(shù)亦拘他不定。汝二十年來,被他算定,不曾轉動一毫,豈非是凡夫?


余問曰:然則數(shù)可逃乎?曰:命由我作,福自己求。詩書所稱,的為明訓。我教典中說:求富貴得富貴,求男女得男女,求長壽得長壽。夫妄語乃釋迦大戒,諸佛菩薩,豈誑語欺人?


余進曰:孟子言:求則得之,是求在我者也。道德仁義,可以力求;功名富貴,如何求得?


云谷曰:孟子之言不錯,汝自錯解了。汝不見六祖說:一切福田,不離方寸;從心而覓,感無不通。求在我,不獨得道德仁義,亦得功名富貴;內外雙得,是求有益于得也。


若不反躬內省,而徒向外馳求,則求之有道,而得之有命矣,內外雙失,故無益。


因問:孔公算汝終身若何?余以實告。云谷曰:汝自揣應得科第否?應生子否?


余追省良久,曰:不應也。科第中人,類有福相,余福薄,又不能積功累行,以基厚福;兼不耐煩劇,不能容人;時或以才智蓋人,直心直行,輕言妄談。凡此皆薄福之相也,豈宜科第哉。


地之穢者多生物,水之清者常無魚;余好潔,宜無子者一;和氣能育萬物,余善怒,宜無子者二;愛為生生之本,忍為不育之根;余矜惜名節(jié),常不能舍己救人,宜無子者三;多言耗氣,宜無子者四;喜飲鑠精,宜無子者五;好徹夜長坐,而不知葆元毓神,宜無子者六。其余過惡尚多,不能悉數(shù)。


云谷曰:豈惟科第哉。世間享千金之產(chǎn)者,定是千金人物;享百金之產(chǎn)者,定是百金人物;應餓死者,定是餓死人物;天不過因材而篤,幾曾加纖毫意思。


即如生子,有百世之德者,定有百世子孫保之;有十世之德者,定有十世子孫保之;有三世二世之德者,定有三世二世子孫保之;其斬焉無后者,德至薄也。


汝今既知非。將向來不發(fā)科第,及不生子相,盡情改刷;務要積德,務要包荒,務要和愛,務要惜精神。從前種種,譬如昨日死;從后種種,譬如今日生;此義理再生之身也。


夫血肉之身,尚然有數(shù);義理之身,豈不能格天。太甲曰: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活。詩云:永言配命,自求多福。孔先生算汝不登科第,不生子者,此天作之孽,猶可得而違也;汝今擴充德性,力行善事,多積陰德,此自己所作之福也,安得而不受享乎?


易為君子謀,趨吉避兇;若言天命有常,吉何可趨,兇何可避?開章第一義,便說:積善之家,必有余慶。汝信得及否?


余信其言,拜而受教。因將往日之罪,佛前盡情發(fā)露,為疏一通,先求登科;誓行善事三千條,以報天地祖宗之德。


云谷出功過格示余,令所行之事,逐日登記;善則記數(shù),惡則退除,且教持準提咒,以期必驗。


語余曰:符箓家有云:不會書符,被鬼神笑;此有秘傳,只是不動念也。執(zhí)筆書符,先把萬緣放下,一塵不起。從此念頭不動處,下一點,謂之混沌開基。由此而一筆揮成,更無思慮,此符便靈。凡祈天立命,都要從無思無慮處感格。


孟子論立命之學,而曰:夭壽不貳。夫夭與壽,至貳者也。當其不動念時,孰為夭,孰為壽?細分之,豐歉不貳,然后可立貧富之命;窮通不貳,然后可立貴賤之命;夭壽不貳,然后可立生死之命。人生世間,惟死生為重,曰夭壽,則一切順逆皆該之矣。


至修身以俟之,乃積德祈天之事。曰修,則身有過惡,皆當治而去之;曰俟,則一毫覬覦,一毫將迎,皆當斬絕之矣。到此地位,直造先天之境,即此便是實學。


汝未能無心,但能持準提咒,無記無數(shù),不令間斷,持得純熟,于持中不持,于不持中持。到得念頭不動,則靈驗矣。


余初號學海,是日改號了凡;蓋悟立命之說,而不欲落凡夫窠臼也。從此而后,終日兢兢,便覺與前不同。前日只是悠悠放任,到此自有戰(zhàn)兢惕厲景象,在暗室屋漏中,常恐得罪天地鬼神;遇人憎我毀我,自能恬然容受。


到明年禮部考科舉,孔先生算該第三,忽考第一;其言不驗,而秋闈中式矣。


然行義未純,檢身多誤;或見善而行之不勇,或救人而心常自疑;或身勉為善,而口有過言;或醒時操持,而醉后放逸;以過折功,日常虛度。自己巳歲發(fā)愿,直至己卯歲,歷十余年,而三千善行始完。


時,方從李漸庵入關,未及回向。庚辰南還。始請性空、慧空諸上人,就東塔禪堂回向。遂起求子愿,亦許行三千善事。辛巳、生男天啟。


余行一事,隨以筆記;汝母不能書,每行一事,輒用鵝毛管,印一朱圈于歷日之上。或施食貧人,或買放生命,一日有多至十余圈者。至癸未八月,三千之數(shù)已滿。復請性空輩,就家庭回向。九月十三日,復起求中進士愿,許行善事一萬條,丙戌登第,授寶坻知縣。


余置空格一冊,名曰治心編。晨起坐堂,家人攜付門役,置案上,所行善惡,纖悉必記。夜則設桌于庭,效趙閱道焚香告帝。


汝母見所行不多,輒顰蹙曰:我前在家,相助為善,故三千之數(shù)得完;今許一萬,衙中無事可行,何時得圓滿乎?


夜間偶夢見一神人,余言善事難完之故。神曰:只減糧一節(jié),萬行俱完矣。蓋寶坻之田,每畝二分三厘七毫。余為區(qū)處,減至一分四厘六毫,委有此事,心頗驚疑。適幻余禪師自五臺來,余以夢告之,且問此事宜信否?


師曰:善心真切,即一行可當萬善,況合縣減糧、萬民受福乎?吾即捐俸銀,請其就五臺山齋僧一萬而回向之。


孔公算予五十三歲有厄,余未嘗祈壽,是歲竟無恙,今六十九矣。書曰:天難諶,命靡常。又云:惟命不于常,皆非誑語。吾于是而知,凡稱禍福自己求之者,乃圣賢之言。若謂禍福惟天所命,則世俗之論矣。


汝之命,未知若何?即命當榮顯,常作落寞想;即時當順利,當作拂逆想;即眼前足食,常作貧窶想;即人相愛敬,常作恐懼想;即家世望重,常作卑下想;即學問頗優(yōu),常作淺陋想。


遠思揚祖宗之德,近思蓋父母之愆;上思報國之恩,下思造家之福;外思濟人之急,內思閑己之邪。


務要日日知非,日日改過;一日不知非,即一日安于自是;一日無過可改,即一日無步可進;天下聰明俊秀不少,所以德不加修、業(yè)不加廣者,只為因循二字,耽擱一生。


云谷禪師所授立命之說,乃至精至邃、至真至正之理,其熟玩而勉行之,毋自曠也。


第二篇 改過之法

春秋諸大夫,見人言動,億而談其禍福,靡不驗者,左國諸記可觀也。


大都吉兇之兆,萌乎心而動乎四體,其過于厚者常獲福,過于薄者常近禍;俗眼多翳,謂有未定而不可測者。


至誠合天,福之將至,觀其善而必先知之矣。禍之將至,觀其不善而必先知之矣。今欲獲福而遠禍,未論行善,先須改過。


但改過者,第一、要發(fā)恥心。思古之圣賢,與我同為丈夫,彼何以百世可師?我何以一身瓦裂?耽染塵情,私行不義,謂人不知,傲然無愧,將日淪于禽獸而不自知矣;世之可羞可恥者,莫大乎此。孟子曰:恥之于人大矣。以其得之則圣賢,失之則禽獸耳。此改過之要機也。


第二、要發(fā)畏心。天地在上,鬼神難欺,吾雖過在隱微,而天地鬼神,實鑒臨之。重則降之百殃,輕則損其現(xiàn)福;吾何可以不懼?


不惟是也。閑居之地,指視昭然;吾雖掩之甚密,文之甚巧,而肺肝早露,終難自欺;被人覷破,不值一文矣,烏得不懔懔?


不惟是也。一息尚存,彌天之惡,猶可悔改;古人有一生作惡,臨死悔悟,發(fā)一善念,遂得善終者。謂一念猛厲,足以滌百年之惡也。譬如千年幽谷,一燈才照,則千年之暗俱除;故過不論久近,惟以改為貴。


但塵世無常,肉身易殞,一息不屬,欲改無由矣。明則千百年擔負惡名,雖孝子慈孫,不能洗滌;幽則千百劫沉淪獄報,雖圣賢佛菩薩,不能援引。烏得不畏?


第三、須發(fā)勇心,人不改過,多是因循退縮;吾須奮然振作,不用遲疑,不煩等待。小者如芒刺在肉,速與抉剔;大者如毒蛇嚙指,速與斬除,無絲毫凝滯,此風雷之所以為益也。


具是三心,則有過斯改,如春冰遇日,何患不消乎?然人之過,有從事上改者,有從理上改者,有從心上改者;工夫不同,效驗亦異。


如前日殺生,今戒不殺;前日怒詈,今戒不怒;此就其事而改之者也。強制于外,其難百倍,且病根終在,東滅西生,非究竟廓然之道也。


善改過者,未禁其事,先明其理;如過在殺生,即思曰:上帝好生,物皆戀命,殺彼養(yǎng)己,豈能自安?且彼之殺也,既受屠割,復入鼎鑊,種種痛苦,徹入骨髓;己之養(yǎng)也,珍膏羅列,食過即空,疏食菜羹,盡可充腹,何必戕彼之生,損己之福哉?


又思血氣之屬,皆含靈知,既有靈知,皆我一體;縱不能躬修至德,使之尊我親我,豈可日戕物命,使之仇我憾我于無窮也?一思及此,將有對食傷心,不能下咽者矣。


如前日好怒,必思曰:人有不及,情所宜矜;悖理相干,于我何與?本無可怒者。


又思天下無自是之豪杰,亦無尤人之學問,行有不得,皆己之德未修,感未至也。吾悉以自反,則謗毀之來,皆磨煉玉成之地;我將歡然受賜,何怒之有?


又聞謗而不怒,雖讒焰薰天,如舉火焚空,終將自息;聞謗而怒,雖巧心力辯,如春蠶作繭,自取纏綿;怒不惟無益,且有害也。其余種種過惡,皆當據(jù)理思之。此理既明,過將自止。


何謂從心而改?過有千端,惟心所造;吾心不動,過安從生?學者于好色、好名、好貨、好怒、種種諸過,不必逐類尋求;但當一心為善,正念現(xiàn)前,邪念自然污染不上。如太陽當空,魍魎潛消,此精一之真?zhèn)饕病_^由心造,亦由心改,如斬毒樹,直斷其根,奚必枝枝而伐,葉葉而摘哉?

大抵最上者治心,當下清凈;才動即覺,覺之即無。茍未能然,須明理以遣之;又未能然,須隨事以禁之;以上事而兼行下功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lián)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fā)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fā)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剝皮案震驚了整個濱河市,隨后出現(xiàn)的幾起案子,更是在濱河造成了極大的恐慌,老刑警劉巖,帶你破解...
    沈念sama閱讀 227,967評論 6 531
  • 序言:濱河連續(xù)發(fā)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現(xiàn)場離奇詭異,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過查閱死者的電腦和手機,發(fā)現(xiàn)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閱讀 98,273評論 3 415
  • 文/潘曉璐 我一進店門,熙熙樓的掌柜王于貴愁眉苦臉地迎上來,“玉大人,你說我怎么就攤上這事。” “怎么了?”我有些...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175,870評論 0 373
  • 文/不壞的土叔 我叫張陵,是天一觀的道長。 經(jīng)常有香客問我,道長,這世上最難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62,742評論 1 309
  • 正文 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辦了婚禮,結果婚禮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還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們只是感情好,可當我...
    茶點故事閱讀 71,527評論 6 407
  • 文/花漫 我一把揭開白布。 她就那樣靜靜地躺著,像睡著了一般。 火紅的嫁衣襯著肌膚如雪。 梳的紋絲不亂的頭發(fā)上,一...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55,010評論 1 322
  • 那天,我揣著相機與錄音,去河邊找鬼。 笑死,一個胖子當著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內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決...
    沈念sama閱讀 43,108評論 3 440
  • 文/蒼蘭香墨 我猛地睜開眼,長吁一口氣:“原來是場噩夢啊……” “哼!你這毒婦竟也來了?” 一聲冷哼從身側響起,我...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42,250評論 0 288
  • 序言:老撾萬榮一對情侶失蹤,失蹤者是張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劉穎,沒想到半個月后,有當?shù)厝嗽跇淞掷锇l(fā)現(xiàn)了一具尸體,經(jīng)...
    沈念sama閱讀 48,769評論 1 333
  • 正文 獨居荒郊野嶺守林人離奇死亡,尸身上長有42處帶血的膿包…… 初始之章·張勛 以下內容為張勛視角 年9月15日...
    茶點故事閱讀 40,656評論 3 354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戀三年,在試婚紗的時候發(fā)現(xiàn)自己被綠了。 大學時的朋友給我發(fā)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飯的照片。...
    茶點故事閱讀 42,853評論 1 369
  • 序言:一個原本活蹦亂跳的男人離奇死亡,死狀恐怖,靈堂內的尸體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詐尸還是另有隱情,我是刑警寧澤,帶...
    沈念sama閱讀 38,371評論 5 358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島的核電站,受9級特大地震影響,放射性物質發(fā)生泄漏。R本人自食惡果不足惜,卻給世界環(huán)境...
    茶點故事閱讀 44,103評論 3 34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處隱蔽的房頂上張望。 院中可真熱鬧,春花似錦、人聲如沸。這莊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4,472評論 0 26
  • 文/蒼蘭香墨 我抬頭看了看天上的太陽。三九已至,卻和暖如春,著一層夾襖步出監(jiān)牢的瞬間,已是汗流浹背。 一陣腳步聲響...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5,717評論 1 281
  • 我被黑心中介騙來泰國打工, 沒想到剛下飛機就差點兒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東北人。 一個月前我還...
    沈念sama閱讀 51,487評論 3 390
  • 正文 我出身青樓,卻偏偏與公主長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敵國和親。 傳聞我的和親對象是個殘疾皇子,可洞房花燭夜當晚...
    茶點故事閱讀 47,815評論 2 3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