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之前的一篇《三大絕招,助你笑傲Excel江湖》好像還蠻多人喜歡的,所以今天又根據以前的一點經驗整理了另外6種也是很有用的,同時也挺簡單的Excel用法,希望大家喜歡。文章末尾有文中舉例用的Excel源文件,已通過百度網盤分享,有需要的話請自行下載喲!
話不多說,直入正題吧!
【1】相對引用和絕對引用
默認情況下,單元格引用是相對的。
包含相對單元格引用的公式會因為你將它從一個單元格復制到另一個而發生改變。所以,我們經常利用這一特性來復制公式,快速計算使用相同算式的不同行或列的數據。
不過,也不是任何時候我們都想有用相對引用的。比如下面的例子中,C4單元格中的公式為
=B1*B4
它包含了2個相對引用:(B1)和(B4),當把C4單元格拷貝到下面的單元格C5時,公式變為了=B5*B2
很明顯這不是我們想要的結果。
所以,如果復制公式時希望保持原始單元格引用,需要在單元格的行和列引用前都加上美元符號 ($) 來將其“鎖定”。【每個單元格都是通過1個行引用和1個列引用來確定的,所以要鎖定單元格,必須同時在其行引用和列引用前都加上美元符號($)哦!】
讓我們來修改一下上面的公式。把C4單元格里的公式修改為
=$B$1*B4
它包含1個絕對引用($B$1)和1個相對引用(B4)。
同樣地,復制C4單元格到C5單元格,或者鼠標拖動C4單元格右下角黑色十字到C5單元格,這時C5單元格的結果就是我們所希望得到的了。
一個快捷操作小技巧:
把光標放置在想要改變引用類型(相對、絕對)的單元格引用后面,比如這里就把光標放在“B1”后面,然后按一次“F4”鍵,看到了嗎?“B1”變成了“$B$1”。方便吧!
延伸1:如果你繼續按“F4”鍵的話,你會看到如下的變化:
“$B$1”→“B$1”→“$B1”→“B1”。
具體什么情況下用呢?聰明的你也已經看出來了吧?我們在復制或者拖動公式的時候,除了沿著縱向列,也可以沿著橫向行的方向操作哦!
延伸2:Excel 2016 for Mac還可以按“command + T”組合鍵來代替F4。(其他版本Excel未驗證,請查看Excel幫助文檔喲)
【2】“&”符號
“&”(Ampersand)符號,是Excel中的連接符,它可以看作是進行文本運算的一種特殊運算符號。就好比,+—*/是算術運算符,^是冪運算符,它們的運算原理都是利用了Excel中的數據類型自動轉換(日期、文本形式的數字、貨幣在參與算術運算時都自動轉換為數字,而其他多數類型的數據則在參與文本運算時都自動轉換為文本)來實現的。
“&”符號可以把多個單元格的內容連接在一起,放到另一個單元格里面。例如:
試想一下,某些情況下我們需要快速地獲得多個單元格的內容合并在一起的結果,如果是先復制所有單元格,再一個一個地擺在一起的話,那得多費勁啊!我之前匯總類似上圖中的客戶信息并發送給其他相關人員時,就是用一個簡單的&符號就輕松搞定了!加班的計劃也順勢改成了聚餐Happy,哈哈!
(和這種情況相反的情形,我們可以使用Excel的另一種便捷功能:拆分。這里就不展開了。)
【3】條件格式
條件格式,可以根據單元格的內容來使單元格呈現特定的顏色,從而起到提示、提醒作用。(在之前的文章《三大絕招,助你笑傲Excel江湖》中已有介紹與Len函數結合的用法,在此再簡單地介紹一下。因為條件格式真的很簡單很好用!)
比如,制作一個簡單的“個人月度預算表”,提醒自己哪些項目超支了:(數據純屬虛構)
上圖所示的條件格式的設定是:當差額大于0時,單元格顯示為淡紅色。(表示超支了)
當然,條件格式還有很多用法、很多適合的場景,請眾簡友們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和無盡想象力盡情地發揮吧!嘻嘻!
【4】VLOOKUP函數
在表格或區域中按行查找內容,可以使用VLOOKUP函數。
它是一個“查找和引用”函數,也就是說,它會在指定的范圍里查找有沒有與條件相匹配的數據,然后返回一個被引用的數據。簡單地說,就好比是按照“門牌號”找到房屋的“主人”。
我們來看下面這個簡單的例子:
圖中右邊兩列的“月份”和“工資”是我們的數據庫,左邊的“三月”、“四月”、“五月”是我們的“門牌號”,現在如何從數據庫中拿到四月的工資信息呢?在C4單元格中輸入如圖所示的公式即可:
現在來看看到底VLOOKUP函數括號里面的各個參數都代表什么含義吧!
第一個是LOOKUP_VALUE,表示需要查找的內容或值,即“門牌號”;
第二個是TABLE_ARRAY,表示去哪里查找,即“門牌號”和“房子”;
第三個是COL_INDEX_NUM,表示返回的引用在數據庫的第幾列;
第四個是RANGE_LOOKUP,值分別是False或True,其中False表示精確查找、匹配,而True或缺省表示模糊查找、匹配。
小技巧:
我們還可以利用“公式生成器”來更便捷地錄入公式哦!首先把鼠標放在準備錄入公式的單元格上,然后點擊上方公式輸入框上的“fx”,這時會在表格右邊彈出“公式生成器”來,我們根據提示一個一個地錄入相關內容就可以了。非常輕松哦!
【5】IFERROR函數
使用IFERROR函數可以捕獲和處理公式中的錯誤。如果公式的計算結果有錯誤,則返回指定的值;否則正常返回公式的結果。
我們在使用公式時,有時難免會遇到計算結果是一些錯誤的情況,比如
“#N/A”、“#REF”、“#DIV/0!”等。
這些錯誤會阻止我們進一步地使用這些單元格,或者再參與另外的一些計算等等。那么有什么好方法能讓結果不這么難看、單元格也正常一些嗎?有的,那就是IFERROR函數。
具體舉例來看,比如當我們用B4(100)除以C4(0)時,單元格結果顯示“#DIV/0!”,
那我們就把公式改一改,寫成這樣:
=B4/C4 改寫成 =IFERROR(B4/C4,0)
這就是告訴Excel,首先計算B4/C4,如果計算結果有錯的話,那就在單元格中顯示IFERROR函數括號里的第2個參數,這里是“0”。這樣結果就正常多了!
當然,第2個參數的值,只要你喜歡,想寫什么都可以哦!
另外,如果第1個或第2個參數是空的單元格,那么IFERROR會將其視為空字符串值 ("”)。
【6】COUNTIF函數
COUNTIF 是一個統計函數,用于統計滿足某個條件的單元格的數量。當我們需要持續了解某種條件的值或者得分的數量情況時,這個函數非常有用!
比如,統計我幾個月以來的保齡球得分情況,
我想知道有多少局的得分超過了200分,于是在C14單元格里寫下公式:
=COUNTIF(B4:D10,">200")
這個公式告訴Excel,在B4:D10的范圍內進行搜索,然后根據條件">200"統計滿足的數據個數。
同樣的道理,想知道有多少局的得分低于150分,就用公式:=COUNTIF(B4:D10,"<150")。
提醒
從Excel復制到簡書的公式,里面的英文半角雙引號老是被簡書自動改成了漢語的雙引號,上面的兩個公式是我剛剛手動訂正了的。上一次的文章就是因為這個問題,導致一位簡友直接復制文章中的公式到Excel之后,Excel給報錯了!我只想說我真的是無辜的。
結語
Microsoft Excel博大精深,但正如我之前說的,我們沒有必要為了使用工具而使用工具,我們的目標是解決問題和完成任務!(當然,還有提升自我。)所以,我們并不需要了解和掌握Microsoft Excel的所有相關知識,而只需要掌握那些我們有必要掌握的就可以了!衷心希望今天的這篇小文章能給大家提供些許參考和幫助,讓大家使用Excel處理業務和問題時更加得心應手!
舉例所用Excel源文件
【https://pan.baidu.com/s/1bpJxVD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