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文摘句】<001>
1.“與世俗和解而保持自我,與現實妥協而不忘突破。”
2.“如果你想改變自己的行為,那么就必須知道如何去衡量它?!?br>
3.“沒有時間做”就等于是“不想做”
4.“醉書意,醒修型 ?!?br>
5.“風流茶說合,酒是色美人。”
6.“寫作其實就是潛下心來與自己交流 ”
- “與人打交道時要記得,你所面對的不是邏輯生物,而是感性生物?!?br>
8.“世界上有不絕的風景,我有不老的心情?!?br>
9.“王石:你沒有變強是因為你一直很舒服。”( ?舒適區理論由美國人Noel Tichy提出的理論。
?“舒適區”, 對于你來說是沒有學習難度的知識或者習以為常的事務,自己可以處于舒適心理狀態。
?“學習區”,對自己來說有一定挑戰,因而感到不適,但是不至于太難受。
?“恐慌區”,超出自己能力范圍太多的事務或知識,心理感覺會嚴重不適,可能導致崩潰以致放棄學習。
?對于一個人來說,最理想的狀態是處于“學習區”,學習具有適當挑戰性的東西, 一段時間后,“學習區”會慢慢變為“舒適區”, “舒適區”越變越大, 而一部分的“恐慌區” 也會相應變成“學習區”。)
【讀文摘句】<002>
- 放棄“以自我為中心”?!霸囍鴮λ烁信d趣,而不是一味的讓別人對你產生興趣,那么你將在兩個月內交到比以往兩年更多的朋友。”
- 營造你自己的情緒。“若想成為有激情的人,那就帶著激情去做事”。
- 那么,我的好處是什么?“天底下只有一種方法可以促使他人去做任何事— —給他想要的東西。”
4.商業的本質是“連接、交換、流通”,這與我理解的“互動、跨界、整合、衍生”是一致的。 - 夸獎切忌空泛。
包含3個元素,你的夸獎會聽上去真實可信。
我將這3個元素,統稱為FFC法則。它們是:
Feeling:感受
Fact:事實
Compare:對比
6.我的個人管理方法中有一條,是有輸入必有輸出。在大量輸入的同時,一定要保持大量的輸出,同時把寫作當成學習方式中的一個步驟。 輸入必有輸出,一定要堅持輸出。
7.對于職場人士有三種能力必須不可少:想清楚(批判性思維)、說清楚(演講能力)、寫清楚(寫作能力),寫作能力的重要性如何強調都不過。 - 只要你開始努力,所花的時間和精力都不會白費,總會有一天在某個地方獲得足夠的回報。
- 以前看書還沒有能力寫出書評的時候,我就規定自己讀完一本書后必須將整本書濃縮到一頁A4紙上。
【讀文摘句】<003>
1.康奈爾筆記方法是記錄學習筆記的方法。首先將你的頁碼分成兩欄。右邊一欄空間大一點——這是你寫下你所有想法的地方,包括表、圖和其他所有你通常會記下來的內容。左邊一欄用于記錄從右欄相關信息中提煉的要點和簡述。 - 和電腦筆記控們相比較,手寫筆記的學生學習效果更為顯著。
- 斷舍離的主角并不是物品,而是自己,而時間軸永遠都是現在。選擇物品的竅門,不是“能不能用”,而是“我要不要用”,這一點必須銘刻在心。
- 從加法生活轉向減法生活很重要,并不是心靈改變了行動,而是行動帶來了心靈的變化。
- 自己扳手指算一下:你有多少時間是在消費別人創造的東西(電視,音樂,電玩,網站)而不是生產你自己的東西?只有你的“產出”才能為你添加作為人的價值。
- 腦科學洞見第二條:技能線路鍛煉的越多,使用的越自如。大腦能夠創造出一種非常有說服力的幻覺:一旦掌握一項技能,就會感到收放自如,仿佛是我們與生俱來的。
- 髓鞘質公式:精深練習×一萬小時= 世界級技能。
三大秘技:組塊化,重復練習,嘗試體會。 - 諸如足球,寫作,表演這樣的技能,需要靈活性的神經回路,需要學習者在腦中形成數千條回路,這樣可以輕松找到一條回路,可以讓他繞過變化無常的障礙物。
- 心理學:人們感到害羞不是因為他們缺乏社交技能,而是因為訓練不足。電話交流是一種可以學會的技能,關鍵是得待在那個令他不安的領域,學會忍受那種焦慮,勤加練習,您就能得到隨心所欲的水平。
【讀文摘句】<004>
1.社交媒體的個人展示其實才是最好的簡歷。 - 財務自由的幾種方式:
? 基于某種強需求的銷售工作
? 創業成功(技能型 專家型 平臺型)
? 作品的整體售賣。但對天分要求很高。
? 進入滴滴,陌陌這樣解決剛需與連接的優秀公司,且擔任比較重要(被需要且不可替代)的角色。 - 總而言之,不斷的,連接、交換、進入流通。
連接之后,產生交換。
每一次交換,獲得更大的籌碼。
籌碼再次進入流通后,產生更為廣泛的連接。 - 與更強的人交換獲得回報。
回報不與努力程度成正比,與不可替代性成正比 - 這個時代一切偉大的公司,都在致力于提供更好的人與人連接,生活的便利,生活品質的提升。
- 我們這一代人的機會是什么?這輩子要做能做的是什么?
——用互聯網改變吃喝玩樂衣食住行的服務升級?!?/li> - 在一個規則沒有被建立好的時代,這些活生生的人,就是僅存的有效教科書。
- 通過閱讀、聽講、研究、觀察、實踐等獲得知識或技能的過程,是一種使個體可以得到持續變化(知識和技能,方法與過程,情感與價值的改善和升華)的行為方式。
9.天分技能化——技能商業化——疊加強風格和影響力制造溢價。
【讀文摘句】<005>
- 一個重要原理是學習中,輸出比輸入更重要。
大家在一起交流、講自己的心得以及整個拆書的過程,它是一種輸出。同時,寫也是一種輸出。
2.當你讀專業書籍的時候,覺得可能會慢一些,難一些,不太容易理解,但是這個過程也是你的一種思維訓練的過程——會讓你的理解能力、思維能力、學習能力有更大的提高。
3.通過閱讀、聽講、研究、觀察、實踐等獲得知識或技能的過程,是一種使個體可以得到持續變化(知識和技能,方法與過程,情感與價值的改善和升華)的行為方式。
4.要想把外界的知識轉換為自己的,就必須用自己的語言去構建和理解新的知識。 - 個人發展階段與回報對應表:
勉強能用——有體力。能夠運動。
能用——有技能,能完成事件的執行。
好用——有好sense+強技能,能完成“很有feel”的事件執行。
非常好用——好sense+強技能+風格,能完成“很有feel”+“極強的辨識度”的事件執行。
珍貴——好sense+強技能+風格+資源/影響力,能完成“很有feel”+“極強的辨識度”的事件執行,能調動資源獨立進入市場流通并得到認可。
牛逼——好sense+強技能+強烈的受歡迎的風格+資源/影響力。
6.?在最擅長的“不務正業”里重新發現有效技能。
? 和牛人大咖社交,想他們缺什么,做他們沒時間、不擅長、做不了的事,跟他們產生交換。
? 跨界讓自己技能變得更明顯
? 利用互聯網放大影響力。 - 順著查理·芒格的逆向思考的習慣,我這樣想:如果我不能給閱讀分配給足夠的時間和精力,那么我會逐漸失去自己的特色。如果沒有特色,以后在職業和事業上也會失去自己的“護城河”。如果不能在每天中分配出足夠的讀書思考時間,那么我這一天就會失去一些意義。如果每一天都失去一些重要的意義,那么這一生改變自己的愿望就是水中月,鏡中花。
- 查理·芒格說“如果你把自己訓練的更加客觀,擁有更多學科的知識,那么你在考慮事情的時候,就能夠比那些比你聰明很多的人厲害,我覺得這還蠻有意思的。。。再說了,那樣還能賺很多錢,我本人就是一個活生生的證據”。
- 減法 + 做正確的事情。人生的真相,在減法中看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