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陵子
當人們去追馮小剛導演的《芳華》票房時,我捧起嚴歌苓的長篇小說《芳華》。
故事以女兵蕭穗子第一人稱“我”的視角,講述了他們青春時期少男少女的懵懂激情,由激情犯下的過錯,由過錯生出的懊悔,以及之后四十余年的命運流轉。
嚴歌苓1971年入伍,在部隊待了十三年,跳了整整八年的舞。
部隊生活不僅成就了她,也深入到她的骨髓,《芳華》就是描寫她當年在部隊文工團的生活,期間帶有濃郁的自傳色彩。
1
《芳華》的主角劉峰,生在木匠家庭,在部隊是“模范標兵”,大家叫他“雷又峰”。他任勞任怨,團里所有的臟活累活都是他做。
吃餃子的時候,他專門吃爛了皮的餃子;文工團的工具壞了找他修;女兵的手表壞了,找他修;甚至炊事班的豬跑了,也找他去追。
郝淑雯,她是一個空軍首長的女兒,父親手下一個師的高射炮兵。
她是那個提高了女兵集體平均體重的豐滿女兵,1.69米,你還沒碰到她就能感到她青春體溫的沖擊波。
郝淑雯一睜開眼的每天都要有人幫忙,騎車上街不會下車,就臨時叫住一個過路人幫她扶住車后架,“哎,老鄉,扶一下嘛。”
男老鄉們當然都會奮不顧身沖上去扶這個美色撲人的女兵。
扶完還意猶未盡,巴不得扶兩下、三下。
自從來了個雷又峰,郝淑雯便每天“劉峰”不離口,甚至縫被子把針丟失在棉花套里,也要讓劉峰幫她棉絮里撈針。
偏偏就這樣一個“雷又峰”,喜歡上了獨唱演員林丁丁。
林丁丁是個文氣的女孩,上海人,比郝淑雯大一歲。
細皮嫩肉的丁丁,有種上海女子天生自帶的嬌嗲,手腳輕微地不協調,像小兒麻痹癥落了點兒后遺癥,而這不協調給了她一種稚氣,看她走路跑操人都會暗暗懷著一點兒擔憂:可別摔了。
她話不多,每天總有一點身體不舒服。這種時常生小病的女孩最讓女兵羨慕:帶病堅持工作,輕傷不下火線,諸如此類的表揚嘉獎都歸這類女兵包圓。
“雷又峰”在向她表白時,遭遇了拒絕,發生了“觸摸事件”。
頓時,墻倒眾人推,平時的楷模成了人人唾棄的流氓。
面對一個好人的淪陷,嚴歌苓反復追問:為什么受傷害的總是好人呢?
2
何小曼,出生在文人家庭。
父親是畫報社編輯,寫過散文、劇本;長相好看的母親,是劇團打揚琴古箏的。
小曼四歲的時候,父親被打成“右派”。
那天父親送她去托兒所,路上她想吃油條,父親賒賬給女兒買了油條,回到家,父親找不到付油條的錢。
此后,父親知道,他在社會上的正常生活權利被剝奪了,在家里的正常生活權利也被剝奪了,是被他最愛的人剝奪的。
妻子造成了他徹底的赤貧,肉體的、精神的、尊嚴的。他貧窮到在一個油條鋪掌柜面前都抬不起頭來。
這證明妻子舍得他了。
被打成右派的父親不堪其辱和妻子的冷落選擇了自殺。
父親的自殺,使得小曼的世界崩塌了。
從此在母親的世界里,她就是一個多余的“拖油瓶”。極度缺愛的小曼懦弱、陰郁、敏感,就像一只被撿回家的流浪狗。
媽媽的態度里,藏著孩子的將來。
她對這世界的態度是小心翼翼的,甚至用裝病來換取母親短暫的擁抱與溫暖。在她小小的心靈里,扭曲與憤怒卻深深扎下了根。
她拼了命的離開那個讓她恥辱、絕望、憎恨的家。卻不料,從一個泥潭墮入另一個漩渦。
讓小曼沒有想到的是,走進部隊的第一天就被戰友奚落。她戴著帽子不愿意摘下,大家以為她是瘌痢頭,當大家以猝不及防的方式摘下她的帽子時,發現小曼頭發特別多,甚至有幾個人的頭發多。
小曼的頭上滿是辮子,是媽媽給她編的,她舍不得解開。最后因為沒有辦法,頭發都打結了,只好心疼地剪掉了。
讓小曼受辱的不僅只是頭發,還有“胸罩事件”。
女兵們對小曼的歧視蔓延很快,男兵們不久就受了傳染。
在一次排練新舞蹈《紅軍飛渡金沙江》時,舞蹈的高潮是所有男舞者把女舞者托舉起來,女舞者一腿跪在男舞者的肩膀上,另一條腿伸向空中。
所有人都被自己的汗水沖淋,平時就愛出汗的何小曼看上去油汪汪的,簡直成了蠟像,正從頭到腳地融解。
快要到托舉了,和她伴舞的男兵朱克不愿意托舉她,老師問怎么回事,男兵朱克指著小曼說:“讓我托舉她?多不衛生啊!您自個聞聞,她整個是餿的!”
大廳里靜一下,緊接著就笑聲大作。
劉峰主動提出和朱克換。
劉峰,在這令人絕望的黑暗之淵,帶給小曼一線光明,雖然他自己本就是一道黯淡的光,卻也給了她這世界久違的善意與溫暖,燃起了她心頭愛的火苗。
劉峰成了小曼的舞伴。
3
發生了“觸摸事件”后,劉峰被下放去了野戰部隊。
臨走前的一晚,小曼去劉峰的宿舍送他。
小曼是唯一一個真正識得劉峰善良的人,一個始終不被人善待的人,最能識得善良,也最能珍視善良。
雷鋒人格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不就是善良嗎?假如雷鋒活著,也能夠以觸摸女性來證明自己的人性、雄性,小曼當然會以身以心相許。
小曼因為裝病發燒,不愿意替代演出被識破,第二年也被處理下基層了。
劉峰走了,“他們”成了小曼最不愿意見的人。
在后來的中越戰爭中,劉峰和小曼都去了戰場。
劉峰在戰場上失去一條胳膊,小曼成了英雄。
然而,成了英雄的小曼瘋了。
瘋了的小曼讓我想起“范進中舉”。
范進原先是一個窮書生,遭到了街坊四鄰以及自己老丈人胡屠戶的譏笑嘲諷。
為了考取功名不惜讓自己的妻子、母親餓著肚子,終于,在范進的努力下考到了舉人,讓大家刮目相看,但是因為不相信這個令人興奮的消息,范進竟然神經錯亂瘋了,最終被胡屠戶一巴掌打醒,恢復正常。
小曼在失去父親、缺失母愛的環境下長大,走進部隊又處處遭羞辱,突然成為不真實的英雄,讓她的心無法承受這種重。
4
退伍后的劉峰,沒有什么工作,對任何人,不愿意提及他的英雄事跡,更是只字不提他的傷。
妻子離開了他,嫌棄他沒有錢。
劉峰后來去了海南,又輾轉去了北京,得了癌癥。
當你選擇要做一個好人的時候,就意味著堅持某種價值觀,身體力行地去執行。然而,太多人沒有認識到一個簡單的事實:選擇做個好人意味著負載更多的重量。
在《芳華》中,作家嚴歌苓循序漸進地講述著一個好人的一生,同時也在字里行間中要借此表達內心的懺悔,以及對故人的緬懷。
兩個被世界背叛的傷心人,演繹的是一場背對背的愛情。這注定是一個悲傷的愛情故事。
小曼病好后,就只剩下對劉峰的一腔熱情了。
小曼對劉峰的愛是刻入骨子里的,對于丁丁曾經對她的羞辱,她不在意,但是丁丁對劉峰的傷害,卻讓她一輩子也無法原諒。
她把生病的劉峰接到自己的身邊,默默陪著他走完了人生的最后一段路程,以朋友的身份。
5
人生歷經了一切,青春不再,年輕也不在。
當經歷一切,內心回歸平靜時,小曼終于對劉峰說:“知道那晚我去送你,想對你說什么話嗎?”
“什么話?”劉峰問。
?“你可以抱抱我嗎?”小曼說。
劉峰用那只好的胳膊,把小曼緊緊擁進懷里。
劉峰與小曼始終沒有結婚,他們把彼此當成自已唯一的依靠。
小曼陪伴劉峰走完人生的最后路程,那份平淡溫暖的擁有,是一份真情流露。
讀完這個故事后,讓我不禁唏噓:當你決定做好人的時候,就要有在世間遭受傷害的準備。
劉峰和小曼的曲折故事,串著的是部隊當年那一群風華正茂的文工團員們的悲歡離合、愛恨情仇。
看起來那個激情燃燒的歲月給每個人帶去了不同的人生起伏,待歲月遲暮,才發現唯一相同的是:初陽已斜,芳華不再。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