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機場候機,為打發時間在書屋瀏覽。
一本裝幀普通的書,書名吸引了我的眼球:人生不過如此而已。
拿起翻看,是梁實秋的散文集。
近期正是彷徨之機,索性買回拜讀。
02
梁實秋,中國著名的現當代散文家、學者、文學批評家、翻譯家,一生給中國文壇留下了兩千多萬字的著作,其散文集創造了中國現代散文著作出版的最高紀錄。
文壇大師,久仰大名。但過去真沒拜讀過梁實秋的文章。
打開書卷,面目一新。別致的編輯,有意境的配圖,條理的章節,清新的語言,有哲理的標題,讓人愛不釋手。
本為閑暇閱讀,不料一發不可收拾,廢寢忘食,一周讀完30萬字文字。許多文章意猶未盡,復讀了幾遍。對于優美的句子,更是認真抄寫,加入收藏。
03
梁實秋講人生,從生活瑣事、家長里短講起,語言平和,通俗樸實,沒有一句高談闊論。
從男人講到女人,從老人講到小孩,從習慣講到表情,從人類講到動物,幽默詼諧,娓娓道來,就像隔壁大爺,穿著長衫,叼著煙袋,給你講他過去的故事,那么親切,那么隨和!
他寫中年,說中年的妙趣在于相當地認識人生,認識自己。他有這樣一段描寫:
鐘表上的時針是在慢慢的移動著的,移動得如此之慢,使你幾乎不感覺到它的移動。人的年紀也是這樣的,一年又一年,總有一天會驀然一驚,已經到了中年。到這時候大概有兩件事你不能不注意,訃聞不斷地來,有些性急的朋友已經先走一步,很煞風景,同時又會自然覺得一大批一大批的青年小伙子在眼前出現,從前也不知在什么地方藏著的,如今一起在你眼前搖晃,磕頭碰腦的盡是些昂首闊步滿面春風的角色,都像是要去吃喜酒的樣子。自己的伙伴一個個的都入蟄了,把世界交給了青年人,所謂“耳畔頻聞故人死,眼前但見少年多”,正是一般人中年的寫照。
他還幽默地、形象地寫到:
一般的女人到了中年,更著急。哪個年輕女子不是飽滿豐潤得像一顆牛奶葡萄,一彈就破的樣子?哪個年輕女子不是玲瓏矯健的像一只燕子,跳動的那么輕靈?到了中年,全變了。曲線都還存在,但滿不是那么回事,該凹入的部分變成了凸出,最凸出的部分變成了凹入,牛奶葡萄要變成金絲蜜棗,燕子要變鵪鶉。最暴露在外面的是一張臉,從魚尾起皺紋撒出一面網,縱橫輻轉,疏而不漏,把臉逐漸織成一幅鐵路線最發達的地圖,臉上的皺紋已經不是熨斗所能燙得平的,同時也不知怎么在皺紋之外還常常加上那么多的蒼蠅屎。
女人的肉好像最禁不起地心的吸力,一到中年便一齊松懈下來,往下堆攤,成堆的肉掛在臉上,掛在腰邊,掛在踝際。
04
梁實秋講人生,語言犀利,內涵深刻。每個平實的故事后面都隱藏著一定的人生哲理。
他寫“旁若無人”時,主標題是:還有別人,最好將自己的刺毛收斂一下。
他列舉了一些旁若無人的表現后引用了叔本華一段寓言:
一群豪豬在一個寒冷的冬天擠在一起取暖,它們的刺毛互相擊刺,不得不分散開。可是寒冷又把它們驅在一起,于是同樣的事故又發生了。最后,經過幾番的聚散,它們發現最好是彼此保持相當的距離。同樣的,群居的需要使得人形的豪豬聚在一起,只是他們本性中的帶刺得令人不塊的刺毛使得彼此厭惡。他們最后發現的使彼此可以相安的那個距離,便是那一套禮貌:凡違反禮貌者便要受嚴詞警告/用英語來說/請保持相當距離。用這種方法,彼此取暖的需要只是相當的滿足了,可是彼此可以不至互刺。自己有些暖氣的人情愿走的遠遠的,既不刺人,又可不受人刺。
逃避不是辦法。我們只是希望人形的豪豬時常地提醒自己:世界上除了自己,還有別人,人形的豪豬既不止我一個,最好是把自己大大小小的刺毛收斂一下,不必像孔雀開屏似的把自己的刺毛都盡量地伸張。
05
梁實秋講人生,不經意間引經據典,旁證博引,自然過度,恰到好處。
他在寫廉時寫到窮不茍且、志行高潔的廉士最是難能可貴,他是這樣寫的:
“銀子是白的,眼珠是黑的”,見錢不眼開,談何容易。一時心里把握不定,手癢難熬,就有墮入貪墨的泥沼之可能,這時節最好有人能拉他一把,最能使人頑廉懦立的莫過于賢妻良母?!读遗畟鳌罚禾镳⒆酉帻R,受下吏貨金百鎰,獻給母親。母親說:“子為相三年,祿未嘗多若此也,安所得此?”他只好承認是得之于下。母親告誡他說:“士修身潔行,不為茍得,非義之事不計于心,非理之利不入于家……不義之財非吾有也,不孝之子非吾子也?!边@一番義正辭嚴的訓話把田稷子說的慚愧不已,急忙把金送還原主。
謝承《后漢書》:“巴祗為揚州刺史,與客暗飲,不燃官燭”。私人宴客,不用公家的膏火,寧可暗飲,其飲宴之資,當然不會由公家報銷了。
06
梁實秋講人生,全書妙語連珠,金句多多,讀來朗朗爽口,酣暢淋漓。
閱讀中我注意摘錄了一些,這里列舉與大家分享:
常聽人說:“若要一天不得安,請客;若要一年不得安,蓋房;若要一輩子不得安,娶姨太太?!?br>
我不愿送人,亦不愿人送我。對于自己真正舍不得離開的人,離別的那一剎那像是開刀,凡是開刀的場合照例是應該先用麻醉劑,使病人在迷蒙中度過那場痛苦,所以,離別的苦痛最好避免。一位朋友說,“你走,我不送你;你來,無論多大的風雨,我要去接你?!蔽易钯p識那種心情。
沒有人不愛惜他的生命,但很少人珍視他的時間。
菜根譚所謂“花看半開,酒飲微醺”得趣味,才是最令人低佪的境界。
只有上帝和野獸才喜歡孤獨。
禪家形容人之開悟的三個階段:初看山是山,水是水,繼而山不是山,水不是水,終乃山還是山,水還是水。
無竹令人俗,無肉使人瘦,若要不俗也不瘦,饕餮筍煮肉。
人生的路途,多少年來就這樣地踐踏出來了,人人都循著這路途走,你說它是薔薇之路也好,你說它是荊棘只路也好,反正你得乖乖滴把它走完。
…………
07
仔細品讀《人生不過如此而已》,意味深長,思考良多。
人生,不過是一段來了又走的旅程,有喜有悲才是人生,有苦有甜才是生活。我們最重要的不是去計較真與偽,得與失,名與利,貴與賤,富與貧,而是如何好好地快樂度日,并從中發現生活的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