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充滿煩惱,但如果能以煩惱為契機去勘悟世間萬象的本質,從煩惱入手去實現止息煩惱的最終目的,那么這樣一個充滿煩惱的人生就是我們解脫的最好機緣。? ? ——希阿榮博堪布
什么是煩惱?它看不見、摸不著,但如果我們能夠察覺我們的生活,就不難發現什么是煩惱,它無處不在,生活中處處都是由煩惱構成的。
從學習心理學以來,有了情緒煩惱,安慰自己和他人,說的最多就是“活在當下”,以前不懂,也更不明白活在當下,我們就沒有煩惱了嗎?其實不然,煩惱它仍然存在,“活在當下”讓我們能夠更近距離的去觀察、感受它的存在,用心去體會,才能真正看到煩惱,它是一個讓我們能夠更好了解自己的一個契機,從而真正的了解自己。
我們生活中,很多時候擁有的痛苦和煩惱,都是源于對自己的不了解,任思維控制我們的大腦,一點點小事都能引起我們的憤怒情緒。
記得一年前,孩子弄臟衣服,我會生氣;孩子不好好吃飯,我會生氣;老公不聽我的意見,我會生氣;我喊他們做事情,他們推脫,我更加會生氣。好像沒有什么不讓我生氣的理由,自己感覺生活糟糕透了,為什么一個個人都不讓我省心,感覺生活如此艱難,未來的日子我該怎么過。想到以前生活的隨意,現如今生活狀態不如意,對未來生活的茫然……如此循環往復,精神壓力不免增大,日子越過越不如意,有種生而為人,我很抱歉的痛苦。
我把自己幸福的生活,全部歸結于外在因素,因為他們,所以我才如此難過,如果他們聽我的,那么可能我就會覺得生活會很幸福,其實這是一個誤區。
現在我已經學會了從煩惱中找到解脫的答案,從煩惱中看到我自己。外在條件的匱乏,可能會導致我們生活質量不好,但真正影響我們的生活狀態的,卻是,內在世界的匱乏。
在這個焦慮的時代,我們有知識的焦慮,有生存壓力的焦慮,有面對未來發展迷茫的焦慮……看到他人在不斷精進,而自己一事無成,所以很容易充滿煩惱。面對他人的成功,我們都習慣于把他們的成功,他們個人的幸福,都轉嫁于物質條件等外在因素。總是有那種幻想,覺得我如果像她那么聰明,那么我肯定現在職業發展會特別好;我如果爹媽有錢給力,那我就不會像現在這樣苦哈哈地為生存而煩惱;如果我能遇到一位貴人,那么我就會少走彎路,我現在就能成長成就很多……
這一切的一切都是因為,我們自己對自己不了解,我們不明白自己要什么,看到別人擁有什么,而自己沒有,就單純地以為,哦,原來是因為我沒有,所以我才會過得這么糟。但當我們“活在當下”向內看時,我們才會發現,我是一切的根源。
要知道,獲取知識的途徑,每個人都是一樣的,只要你有心,你就能夠擁有;看看我們周圍的人,每個人都會有生活生存的壓力,無論他是生活在哪里,想要擁有更高品質的生活,他都會有壓力;為什么有些人,能夠擁有很好的職業發展?那是因為,他們懂得,做好當下工作,知道自己真正的需求,一直朝自己夢想的方向努力準備著,一旦有了機會,他有能力去牢牢抓住,然后實現飛躍。
我們擁有煩惱,不是因為我們的生活多么艱難,而是因為我們不了解自己,遇到問題多向內看,可以讓我們對自己更加了解,一切的煩惱都是自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