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人公眾號——?WorldIsDejavu
記得美劇《This is us》里面有個橋段:熱愛唱歌的Kate去試唱,唱了兩句以后工作人員對她說“很抱歉,你聲音不錯,但仍不符合我們的要求。”Kate很生氣,因為她是一個將近200斤的大胖子,她指著收拾東西的另一位歌手,對負責人吼道“不,你不過就是因為我是個胖子而這樣說。只不過我沒有她這樣苗條的身材,沒她漂亮,沒有前凸后翹的窈窕。你不知道我付出了多少努力,你們都是看外貌和身材。不,我不接受你這樣的拒絕。”
負責人停了一下,示意正在話筒前收拾東西的歌手哼唱兩句。那位歌手扶著話筒,一開嗓,聲音的穿透力就比Kate強上很多倍,同樣的歌曲不同的聲線,隨口一句就讓聽者渾身戰栗,甚至不用再多說一句。哼唱完,歌手繼續默默拿下麥克風,收拾東西。負責人對Kate說:“不要將你的自以為是安放在別人身上。我真沒有看到你的身材和外貌。我只關注的是聲音。”
出了試音室,Kate非常平靜,甚至挺高興。未婚夫Tonny問她結果怎么樣,Kate聳聳肩說:”我落選了。但是我很高興,因為他們僅僅因為我唱的不夠好。而不是因為我是個大胖子。如果僅僅是唱的不好,我可以繼續努力。如果是因為外貌的偏見,我會很憤怒。”
我們把世界想的太糟
不知道從何時起,我們開始認為生活或者工作不公平,我們的才能沒有得到賞識,或者其他人靠著另外的手段得到機會。人們覺得生活不公平來源于兩方面原因:我們把自己想的太好,又把別人想的太糟。有一句老話這樣說:“不要抱怨眼前的世界骯臟。因為你忘記擦干凈自己的眼鏡。”
一開頭的Kate事件讓我感觸到兩點。第一,不要將自己的自以為是安放在別人身上。第二,你落選并不是什么其他的原因,僅僅因為你不夠好。
Kate認為別人能夠得到歌手的位置是因為她們長的美,身材好,或許還有另外的交易。這不是和我們平時心理很類似嗎?我們與另外的同學一起面試,我們自認為有能力有水平,但受到賞識的永遠不是自己。于是我們喊著“老板是個傻子,生活不公平。” 然而你真的知道真相嗎?我們只看到了競爭同學精致的儀表,卻不知人家簡歷的豐富;我們只看到了他們流利自如地應對,卻不知人家私底下付出了多少努力。極少數老板才是我們以為的傻子,在這個利益為上的工作環境中,如果不為公司或團隊帶來利益,憑什么招你進來?
很多時候我們只是被外表所迷惑,我們認為外表漂亮的女性很多都是花瓶,她們有空折騰自己的容貌一定沒有空去充實內心和學習。但我們不得不接受的是——優秀的人各個方面都可能優秀。她們完全能夠平衡所有的生活與工作,在精進工作和自我技能的同時,讓外表盡可能精致,為工作和個人加分。
生活遠比我們想象中的要公平。公司的老總看重你的技能,學校的校長看重你的教學,實驗室的導師看重你的科研,甚至餐館的老板也要看重你的廚藝。一個再漂亮的美女不能夠有她擅長的廚藝,她也是無法在餐廳任職;而一個只會吹牛沒有真才實學的博士也不能夠得到導師的賞識。生活里所有的公平,都是基于你有屬于自己的才能,對他人和對社會有用,其次,才是你關注的容貌和儀表。當你的職業技能甩別人十條街的時候,憑什么不能更漂亮一些?反之,當你美的不像話卻什么也不懂,就不要抱怨別人叫你花瓶了。
所以當你意識到,生活遠比我們想象的要公平時,就該停止抱怨而改變態度了。該精進的業務要精進,將打聽別的同事八卦的時間用來學習和使自己變得優秀。抱怨別人是將自己的生命浪費在其他人身上,而精進自己卻是將著眼點放在自身,這性價比高多啦。也許有一天,我們會成為別人眼中的“不公平”,而這之中的“公平”只有我們自己才知道。
正視自己的道德準則
“除非你贏了,否則所有一切在你看來都是不公平。”?的確是的。我們常聽到的話就是“我已經很努力了,我已經很棒了,雖然結果沒有預估的好,但是我覺得我做到滿分了。為什么老板不賞識我,為什么他還責怪我?” 或者 “我的文字水平很好了,為什么投稿屢屢被拒?”或者 “我的簡歷這么優秀,為什么醫院仍然不招收我?肯定有黑幕!” 等等。
不得不說,這是我們對自己預期太高。或許是因為現在提倡的“獎勵教育”,從小孩子漸漸不再被要求攀比,取代的是鼓勵教學——你只需要打敗自己,而無需與別人競爭。可是長大了發現每個事情的標準總有“好”與“較好”,或者“優秀”與“平庸”。當我們從小對自己的定義比較寬容的話,會認為自己已經很優秀,對自己的評估會略高。然而進入社會后發現優秀的人可以這么多。因此我認為不應該剝奪孩子的競爭意識,而應該培育正確面對競爭失敗和勝利的意識。接受這個世界的不公平。
每一個人內心的“對”和“錯”都有自己評判的標準,并且我們都希望世界按著我們的標準來。我們一直秉承著自我認知的“優秀道路”在長大,父母老師教育我們——做一個好孩子,就會有糖果。于是當我們發現即使我們很努力依舊考試考不好,發現即使我們工作努力,卻依舊得不到晉升。我們嘗試去做一個“好孩子”,卻沒有得到糖果,我們愣住了,這不公平。我們此時此刻又在認為“世界不公平,它沒有按著我的道德準則去走。”?喜歡上一個女生,她卻不喜歡你。是不是與自身的預期很有落差。因為對方是一個人啊,是一個與你十幾年走的路不一樣的人,經歷的事情可能完全不同,道德基準也極不一樣。他們做的決定也許關于你,但不是取決于你。
可是,世界上幾十億人,到底按著誰的道德準則才是對的啊?我們要接受的是:生活很公平,因為它對所有人都不公平。
每個人的道德準則就像不同的放射線,大家的準則交織成網。生活的小球在網中不斷滾動。當這個小球和你的道德準則線一致時,達到了“你的公平”,然而卻和別人的不一致。當小球和別人的道德準則線吻合時,達到了“別人的公平”,和你的不一致。所以,生活的神奇之處就在于,你不知道這小球下一次會滾到哪里,對誰公平或不公平。然而為了迎接著轉瞬即逝的機會,我得讓自身更加精進。
Life is amazing, even it sucks.
我很期待你的鼓勵哦
關注該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