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你看這篇文章前,我想先提幾個問題:什么是優點和缺點?什么是高情商、會做人?什么是處世哲學?什么是對錯?
? ? ? 首先,我們要承認,我們所喜歡的、所討厭的一切都不是絕對的,它僅僅代表著我們個人或者一小部分人的觀點與習性,那么第一個問題來了,什么是優點和缺點?顏值高是優點嗎?會說話是優點嗎?我想大多數人的答案都認為是,但我并不覺得這就是絕對的優點,因為在某些特定的情況,面對某種特定的人群,這些特點只能稱得上是“中點”甚至是缺點,舉個例子,長相出眾對于一個搞核武器研發的科技人員來說意義重大嗎?長相出眾對于一個臥底間諜來說是好事嗎?就拿間諜來說,他(她)巴不得別人永遠不注意他、不記得他長什么樣,這樣他就能延長他的職業壽命,如果真像電影里那些光鮮亮麗的特工明星一樣,人家三天兩頭的想給你介紹對象、打聽你的家庭條件,你說他還潛伏個球?
? ? ? 再說說高情商、會做人、會說話,如果你碰到一個特別務實嚴肅的人,你覺得他會認可你的這些小九九、會認可你的奉承嗎?不會的,他會覺得你過于圓滑、不好掌控,換句話說,聰明人不喜歡征服不了的聰明人,從某些角度來看,你的這些優點有時候反而成了缺點,舉個大家耳熟能詳的例子分析,楊修之死大家都知道吧,你們真的覺得楊修是死在了情商低和賣弄小聰明上嗎?錯!是因為曹老板心里知道自己控制不了這個家伙,殺他只需要一個圈套和借口就行了,如果換做是劉備,那楊修的命運可能就會被改寫,三國的故事也可能會被改寫,可能有人會杠,司馬懿那么聰明怎么沒被干掉?因為司馬懿身上有缺點,有不如曹老板的地方,所以對于一個人來說,如果他沒有缺點,那就是最危險的缺點。
? ? ? 解剖了這兩種人格特點后,我們對事物的認知就應該能夠舉一反三了,接下來我們就回到主題上,什么是對立性和多面性?首先,我們要知道任何一個事物都是存在對立性的,哪怕是我們日常的飲食果腹行為都是存在對立性的,你吃的飽、吃的健康能延長自己的壽命,同時也會縮短你的壽命,我指得不是時間上的縮短,而是生理機能上的縮短,從醫學的角度上講,我們在消化食物攝取能量的同時,也在消耗我們自身的細胞活性、磨損我們的細胞密度,這就是為什么有囫圇吞棗這個成語典故,因此,我們沒法絕對定義一個事物或者特點的正反好壞,對小偷來說,他被抓住就是一件凄慘痛苦的事,但對人民和警察來說就是一件大快人心的事,因為自然人所站的隊伍、角度不同,事情的結論也就不同,如果100個人里有99個人都無視紅綠燈,那么遵守交規的那一個人該怎么評論?另外那99個人會覺得他是個傻x,反過來同樣也是如此。而多面性就更好理解了,這個世界很多事物都是具備多面屬性的,只是一般情況下,它只會以某種常態屬性所表現出來,這個認知點在物理學中尤為普遍,大到放射性元素、小到光的折射現象,只不過這些事物需要一定的環境和條件來驗證。
? ? ? 說了這么多,這個問題對于我們思考人生有什么啟示和幫助嗎?其實我認為很簡單,要么包容適應、要么挑剔拒絕,比如你一個不抽煙的人能把別人抽煙這個缺點轉變成一個“中點”,既不贊同、也不反對,那么你就不會背負太多煩惱,如果你很厭惡,那就直接把他的行為認定為是缺點,然后遠離他,或者嘗試用組合的方式來化解中和,比如他雖然抽煙,但是很愛我、長得很帥,用這些你認為的優點來抵消自己的厭惡,再比如,他雖然是個小偷,但是卻救了我的命等等,這些多面性的事物和人性特點組成了這個世界,我們每個人生活在其中,只不過都是在追求自己的方式而已。
? ? 在法律和道德公知范圍內,這世界上是沒有對錯的,在人性本質內,這個世界上也是沒有對錯,人這一生,對的起該對的起的人就足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