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太平洋戰爭是從什么時間,什么地方開始的?一般的回答,是檀香山時間1941年12月7日7時55分,地點是日本海軍中將南云忠一率領的機動部隊開始襲擊夏威夷的珍珠港。
但實際上,打響太平洋戰爭第一槍是在檀香山時間12月7日的6時整,地點是在英屬殖民地馬來半島,比珍珠港早了1小時55分鐘。
按照日軍大本營的原計劃,確實是由海軍對珍珠港的偷襲先開始,接著才是陸軍進攻馬來半島、香港、馬尼拉、關島和威克島等地。但由于南云的機動部隊中有一個航空戰隊尚未完成訓練準備工作,所以臨時決定將偷襲珍珠港的時間推遲兩個小時。按道理,陸軍也應該順延推遲,因為偷襲講究的是出其不意,攻其不備,要讓英美提前反應過來,有所準備,那南云的飛行員們等于去送死!
偏偏陸軍就是不答應,理由是如果陸軍也推遲兩小時,那馬來半島已經到了早上八點,天已大亮,對敵前登陸作戰非常不利,憑什么海軍的訓練不過關,要讓我陸軍去冒險?
因此陸軍堅持按原定計劃作戰,大本營擰不過(主要是時間上來不及了),只得硬著頭皮答應。于是,馬來半島的槍聲在襲擊珍珠港之前的兩個小時就打響了。幸好,英美的驚慌失措,掩蓋了這一致命問題。
隨后幾天的戰斗中,在海上,日本岸基航空兵在潛艇部隊的密切配合下,大敗英國遠東艦隊,擊沉其號稱“永不沉沒的戰艦”的主力艦“威爾士親王”號和“反擊”號,一舉奪得制海權。
勝利消息傳來后,遠在南中國海上航行的聯合艦隊司令山本五十六破天荒地找來參謀們慶祝,一杯接一杯的開懷暢飲!山本高興不只是一次勝利,他更在意的,是他的“航空制勝論”的勝利!
山本為“航空制勝論”呼吁了20多年,始終有人心存質疑。這次海戰的成功,為他的理論的正確性提供了無可辯駁的證據!這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航空兵空襲海面主力艦隊的作戰,英國遠東艦隊損失2艘主力艦,陣亡870名官兵,而日本只損失3架飛機,陣亡21人!偷襲珍珠港雖然也是大勝,但那畢竟是不宣而戰,是偷襲,總有點做賊心虛。而這次,是部下們在他的正確戰略指導下,堂堂正正的與英國艦隊交手,正大光明地取得了勝利!
02 山本再出陰招 險令美“轟炸東京”計劃付之東流
珍珠港事件后,山本五十六一直有一種不祥的預感,美國人會來轟炸東京!山本這樣想,不完全是杞人憂天,而是基于他對美國人的了解。美國從來不是一個嗜血暴虐的民族,他們注重的是實際利益。但前提是不要去招惹他,否則這幫美國佬什么都干的出來!這次美國吃了大虧,一定會想方設法里找回來!東京,不就是最好的報復之地嗎?
而且,偷襲珍珠港雖然戰果累累,但由于南云這個家伙小富即安,失去了進一步擴大戰果的機會,要知道,在山本的原計劃里,干掉航空母艦才是頭號目標啊!結果太平洋艦隊的三艘航母完好無損,現在又上來一個不亞于自己的航母專家尼米茲,他一定會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回敬自己一次偷襲!
1942年2月發生的美國偷襲馬紹爾群島、吉爾伯特群島等一系列行動,更加證明自己的憂慮不是空穴來風。
因此,為了防止悲劇重演,山本開始了一系列的防御行動。他先是在距離日本本土東岸600至700海里,南北1000海里的地方設立了艦艇了望線。同時,加以海軍飛機遠程巡邏。當馬紹爾群島遭到襲擊后,他又馬上從南太平洋調回南云忠一麾下的“瑞鶴”號和“祥鶴”號兩艘航空母艦,以加強對日本東面的空中防御巡邏,同時加派航空部隊夜以繼日地進行空中巡邏,為的就是防止東京遭到空襲。
最后,山本還想出了一個所有人都沒有料到的絕招,這個招數是如此別出心裁,以至于差一點讓尼米茲精心設計的“轟炸東京”付之東流!
1942年4月14日,就在美軍航母會合準備攻擊之時,電臺里東京女播音員用英語播放的一條新聞傳來:“據路透社消息,美國轟炸機于昨天轟炸了東京。這個消息可笑之極……”
以為消息泄露的美海軍將領驚得目瞪口呆。其實,這只是三本五十六玩的一個花招,讀的就是美國人知道以后不敢輕舉妄動。這種伎倆恐怕也只有山本這種天生的賭徒想得出來。
? ? 1943年4月13日傍晚,山本五十六想他要去視察的各基地、各航空隊和各守備隊發出了一封電報,詳細敘述了行程安排。截獲這一電報的情報處人員奮戰了一個通宵,于14日凌晨,翻出了日文明碼。
尼米茲迅速報告給華盛頓,羅斯福總統在例行午餐會上接到情報,當即做出決定:“擊落山本座機,干掉日本這個最杰出的指揮官!”15日,尼米茲發出了名為“復仇行動”的命令。
參與行動的美軍人員根據上級提供的情報,精確地規劃出己方飛機的起飛時間,飛行距離,航行速度,和與敵人接近的時間地點,最終決定于4月18日7點40分,在布因海灣以北50公里的布干維爾島上空攔截山本座機!
行動由P-38“閃電”式戰斗機執行,這是美軍不久前才設計出來的一種新式戰斗機,素以高速度,重裝甲,強大火力著稱于世,自在太平洋戰場上服役以來,打得日本人聞風喪膽,叫苦連天,日軍飛行員對其又恨又怕,稱其為“雙身惡魔”!
這次共有18架P-38參加行動,分為兩個機群,從瓜島起飛前往攔截,其中12架為掩護機隊,任務是在高空誘開并糾纏住山本的護航戰斗機,指揮官為米歇爾上校。其余6架為狙擊機隊,任務只有一個:擊毀山本座機!指揮官則由蘭菲爾中尉擔當。
具體計劃為7點35分與山本機群相遇,估計日本機隊的高度為3000米,掩護艦隊將爬到6000米高空,引誘護航的“零”式戰斗機,然后狙擊機隊從低空出其不意地展開突襲,一舉擊落山本座機!
4月18日是星期天,這天天氣很好,陽光燦爛,萬里無云,早晨5點山本便起床,6點整,兩架陸基轟炸機準時從拉包爾機場起飛,緊接著,6架“零”式戰斗機也騰空而起,以三三編隊的隊形分成兩隊,分別在山本座機左右兩側護航飛行。
一個半小時后,山本一行到達布干維爾島附近,機隊開始降低高度,島上茂密的熱帶叢林清晰可見,距離今天的第一個目的地巴萊爾島已經不遠了。
而此時美軍的P-38編隊也正風馳電掣地往布干維爾島飛來,在海面上整整低空飛行了2個小時,于7點34分抵達預定地點,只比山本座機的預期時間早了50秒鐘!
掩護機隊指揮官米歇爾開始轉向東飛,與敵機航向平行后,開始爬高,并發出指令:“全體主意,扔掉副油箱!”
話音剛落,米希爾便猛地打開油門,率領編隊迅速爬上6000米的高空。為山本護航的“零”式戰斗機果然上當了,他們扔下山本的座機,一股腦地向高空的美軍編隊撲去!
正在此時,蘭菲爾中尉率領狙擊編隊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從下方直撲上來!對準山本的座機就是一陣猛掃,山本的一號機冒著黑煙,燃著大火,在搖搖晃晃地低飛,只見密林中一股黑煙直沖云霄,一切都完了。——“一”式轟炸機一旦起火,就無法著陸,而且這樣低的高度,即使是跳傘,那也是死路一條!
僅僅只過了3分鐘,戰斗便宣告結束,周圍又恢復了往日的寂靜,似乎像一切都沒有發生過。
04 不解之謎:山本是被擊落至死還是自刎身亡?
4月18日下午2點30分,一封電報直發東京,當即震驚了日本海軍全部首腦!海軍省內驚慌失措,像爆發了一場大地震。海相島田、次官澤本、軍令部總長永野、軍令部次長伊藤、第一部長福留繁,全部留在部里,通宵待命,緊急磋商應對之策。
4月19日,山本的尸體在布干維爾島的密林深處被找到。山本左手握著軍刀,套有白色手套的右手放在左手上,頭耷拉著軍刀上方,左下腋微微靠著椅把,胸前流出的血液染紅了白色的手套。奇怪的是,山本的遺容看上去是那樣安然、端詳,跟活著一樣,完全不像是被擊落至死,反倒有點像從容不迫自我了斷。
日后這也成了一個不解之謎,有人說飛機墜地后山本還沒死,他是走出飛機自刎的;有人說山本一直看到搜尋隊向他走來,才安然死去;還有人說是邊上軍醫長高田的功勞,飛機墜毀時,高田還有知覺,為了保證山本的威嚴,他把山本從機艙里拖出來,并讓他手握軍刀,做完這一切高田才斷氣。
但無論如何,死了就是死了,過程不重要,重要的是結果。
日本的文化中有一個很奇怪的特征,極度相信權威。他們認為日本海軍的密碼強度非常高,是無數頂級密碼專家的心血結晶,而且,山本所用的密碼是最高級別,而且,之前使用的密碼剛剛換過,因此絕不可能存在密碼被破譯的情況!
所以,日本人只是單純地對山本的死表示震驚和難過,卻從沒想過這背后隱藏著什么更可怕的危險。
日本海軍聯合艦隊的山本時代就此宣告結束,同時也宣告著日本帝國壽終正寢的厄運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