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為了高考拼盡全力,身邊人告訴你:女孩子嘛,不用那么高的學歷,夠用就好了。
當你為了工作熬夜,為了升職,一點點壓縮自己的休息時間。身邊人告訴你:女孩子嘛,工作不用這么努力的,干得好不如嫁得好嘛。
我對于以“女孩子嘛”開頭的話都抱有不滿。
大清都滅朝這么久了,改革開放都已經這么多年了。怎么還是有這么多人覺得女孩子的人生軌跡只有一套,怎么就覺得女孩子就該待在家里呢?
原來,不管世事如何變遷,這個世界對女孩的定位仍然不變。
難怪謝麗爾.桑德伯格寫出了《LeanIn(向前一步)》一書,因為女孩的職場生涯仍然不被世人期許,女性的角色仍然僅僅被定義為一個好妻子、一個好母親,而不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人們限定了女孩可以從事的職業,進而限定了她們的未來。
人們用言語、用目光限定了女孩自由選擇的權利,進而限定了她們尋找并實現真正的自我。
在多少這樣的中國農村,“知識改變命運”改變的只是男孩的命運,可他們至親的姐妹們,仍然被所謂的命運迎面擊倒,再無還手之力。絕大多數的她們即使成績優秀也不得不輟學,為了整個家庭可以集中財力供養家里的男孩讀書。
她們無奈地重復著自己母親的命運,才華被壓抑,熱情被消磨,她們甚至從未有機會表達自己的情緒,便成為了人群中最面目模糊的那一個,甚至變成了同樣重男輕女的媽媽,讓自己的過去在女兒身上再一次輪回。
對于個人來說,也許自身的命運不過是人生節點上的幾個選擇,可就是這樣一個又一個的選擇,以及面對選擇時的波動、舍棄、爭取甚至抗爭組成了一代又一代女性的命運。
一個人類渺小而雷同的小孩,未來是靠著內心的某種火焰,漸漸和其他人區別開來的。
我猜,對于女孩來說,這種火焰一定有一部分是對“自我”的向往與堅持,是打破世界對于女性的偏見,去追尋自己的使命甚至命運。
希望越來越多的女孩子,攜手并肩,力爭不被這個世界的偏見所挾持和改變。
只有我們每一個人都笑容燦爛真摯、情懷博大凝重,發自內心地認可自己的女性身份,熱切地追逐腦海深處的心愿,才有勇氣決定自己的學歷、職業、婚姻乃至整個人生,才有可能一點一滴地改變世人的偏見,讓女性的生存環境逐步改變。
政策可以在十年的時間內落實到千家萬戶,而觀念需要十幾代甚至幾十代的人來改變。
我知道我們的命運能被共同寫就,我期待我們的未來會一日燦若一日。
所謂人生,是一刻也不停地變化著的。就是肉體生命的衰弱和靈魂生命的強大、擴大。
希望每個女生都可以擁有屬于自己的人生軌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