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又有一位工程師過勞死的消息:華為員工在肯尼亞猝死,年僅36歲,正是上有老下有小的年紀。
各種媒體也會經常報道,城市里工作的人們多么緊張,多么辛勞;
雞湯文不斷提醒著人們,工作不是最重要的,要愛惜身體,陪伴家人;
新年新flag,其中也一定包含要注意身體,享受生活。
但是,我們真的能做到嗎?
恐怕這些新聞和文章還是會不斷地出現;今天立下的flag會在年末狠狠被打臉。
因為我們根本沒的選擇。
1
我相信,沒有人希望加班到凌晨,也沒有人喜歡用工作把生命填滿,被工作搞到心力憔悴。
工作和生活之間選擇的話,誰不會選擇享受生活呢?或是在悠閑的假期里妻兒環繞,其樂融融;或是約上三五好友吃飯打牌;或是鼓搗些自己的小興趣小愛好;即使什么都不做,只懶在沙發上看肥皂劇,也遠勝勞累的工作。
可在享受生活之前,先要有收入;只要不是家里有礦,都得出去工作。
進入一個公司或單位,拿一份工資是大部分人的選擇。這樣收入比較穩定,但也意味著,你被綁架了。當公司忙的時候,你能閑下來嗎?許多行業性質不是簡單勞動,可以隨時停下隨時開啟。對于IT行業,面臨著上線的deadline;對于廣告行業,客戶爸爸的文案要在規定時間內一遍遍修改;對于媒體,重大新聞發生時要及時報道。
你能在一個項目要投產,一個方案要匯報,一篇稿子要發表前,心安理得對著老板的臉,說我不加班,我要注意身體嗎?
而且大部分工作需要多人協作完成,一人工作耽誤,其他人也要背鍋,即使你并不害怕老板的淫威,也能坦然面對同伴投來的怨恨的目光嗎?
也許你并不在乎升職加薪,但久而久之,誰還樂意與你一同工作?華為清退34歲以上員工、中興程序員跳樓的消息猶言在耳,裁員的寒潮了解一下?
而換工作說起來簡單,操作起來也非易事。錢多事少離家近的公司能有幾個,大部分情況,都是從一份很忙的工作,跳到另一份很忙的工作,兜兜轉轉,甚至更甚。
就像被拴在一輛飛速行駛的列車上,你只能本能跟著它跑,如果停下,就有被甩開的危險。
2
如果只是身體勞累,還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心累。“掙著賣白菜的錢,操著賣白粉的心”就是這個意思。
去年我帶了一個比較復雜的項目,各種事項紛繁不清,意外頻出。我們加班不算多,大多數人能正常下班,作為項目經理的我也能在晚上8點回家。但到家后工作的大小事情仍然揮之不去,滿腦子都是還有什么事情要做,哪件事情沒做好該如何補救,平時喜歡的電視劇都無法將我的注意力轉移。上床后,倒是不難入睡,但會準時在凌晨四點多突然醒來,工作瞬間又充滿腦袋,就再也睡不著了。午覺也是這樣,15分鐘后就會猛地驚醒。
那陣子我真擔心太過焦慮和睡眠太少我的身體承受不了,也會像新聞里的人那樣猝死,還好有驚無險地挺了過來。
今年,輪到了我的老公帶項目。他去年非常不能理解我為何會焦慮到凌晨醒來,說我可以轉移注意力,讓自己下班后放空腦袋,不想工作。但今年他卻親自體會了一把。到項目最忙時,他也會凌晨突然醒來,也出現了像我一樣大腦瞬間短路,下車忘記刷卡,吃飯忘記給錢等等狀況。我知道,這都是心累所致。
有次聊天時我們感慨地說,如果只是單純地加班不承擔責任,那還是可以忍受的。巨大的焦慮才是對身體損害更大的。
這就是為何體力勞動者中很少有猝死的人,反而是辦公室里腦力勞動者經常有猝死消息的原因吧。我相信新聞中那些猝死的程序員、重病的實習生,也一定面臨著巨大的精神壓力。
他們一定像我一樣,不敢輕易辭去工作,覺得過陣子就好了,但卻沒挺過去。
真是可悲。
3
工作這么累,又不能沒有工作,難道只能接受等待過勞致病或致死嗎?
最徹底的解決方式,當然是社會要有一個人性化的工作環境。認真執行勞動法,關心員工身心健康,讓員工在工作之余,也能抽出時間放松自己,關愛家人,身心愉悅。
但飛速發展的社會注定競爭激烈,大環境的改變不是能夠一蹴而就的。我們在適應環境的同時,只能在一定程度上解放自己。
在忙的時候時刻注意身體狀況,即使時間緊張,也要抽空跑跑步,做做操,發現不對勁趕緊去醫院;
不良的生活習慣趕緊丟棄掉吧,工作占用了時間是無奈,閑暇時還在刷手機打游戲吃垃圾食品就是你的不對了;
十分忙碌的狀態一般不會一直持續,如果能有一陣子空閑,趕緊請個假出去放松下,一個悠閑的假期能讓你回味很久;
心累的時候,看個輕松的電影電視,找喜歡的事情轉移目標;
當然,如果工作真的出現了對你肉眼可見的影響,那就咬咬牙換一個吧。
畢竟,命還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