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記:
子曰: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論語》述而篇第七
這是最近偶然看到后特別觸動了我的一句話。
有些話不當講的時候千萬不要講,背后的深意是說,時機真的真的真的很重要!
繼續翻馮侖的《扛住就是本事》,第一章的目錄:
01 裸體戰術:談判需要直與快
02 潑婦理論:淺灰色地帶的規則
03 僵局規則:達不成共識時如何妥協
04 時間效應:時間如何讓人變得偉大
05 熟人成本:能通過市場解決就別用人情
06 孫子心態:掙錢要善于低頭求人
07 大哥姿勢:領導者指道、扛事、買單
08 合伙人困境:如何處理能共苦不能同甘
09 辛德勒悖論:最后幫你的通常不是所謂的“好人”
10 周期律魔咒:如何實現企業持續發展
馮侖《扛住就是本事》
這一篇聊聊“時間效應:時間如何讓人變得偉大”。
這是一碗老生常談的大米湯。
想較真的問一句,是時間讓人變得偉大的嗎?這問題不會有標準答案的,會意即可。
偉大不偉大那是世人的評斷,在細碎的時間里,成就我們的是我們認真做過的事,這一件件事堆積起來,讓有些人被稱頌為偉大了。
馮侖的意思我也明白,他主要是想勸人堅持。所以我才說,這是一份老生常談的大米湯。
人人都會熬制,但不是人人喝了都長身體的。
堅持就能成事,喝米湯對身體有好處,敢問誰不知道呢。
在本該堅持的時候持續得堅持下來的力量是什么,不同的人大概會有不同的力量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