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
1:時間只會自顧自地流逝,它不會等你,也不會等待任何人。
它并不在乎任何人的感受,就像一根射線一樣,從一點開始出發(fā),然后不停地向前向前再向前,它將穿過你見到的所有的人,遇到的所有的事,想過的所有的念頭,只要被它穿過一切終將凝固,不可撤銷,不可反悔,不可更改,它將構成你生命中的一部分。
2:人所擁有的任何東西都可以被剝奪,唯獨人性最后的自由——也就是在任何境遇中選擇一己態(tài)度和生活方式的自由——不能被剝奪。
3:要想改變?nèi)松谝徊骄褪且淖冃膽B(tài)。只要心態(tài)是正確的,我們的世界就會的光明的
4:一個人的時候,符合全能掌控感,但世界是無趣的、缺少生機的;兩個人時,你的生活會變得花樣百出,而一個總是小小“攻擊”你的人,也讓你的生命變得色彩繽紛、生機勃勃。
這解釋了什么是關系,最近很喜歡的一句話:自體都在尋找客體,我永遠在尋找你。攻擊性,就是我和你之間的相互尋找。
學習
1:所謂的知識,最終只不過是一些信息,然而,它們也不是任何信息,而是①能夠指導我們做出更好的決策,②更可能為我們帶來更好的結果。
2:教育就像一副眼鏡。在戴上眼鏡之前和戴上眼鏡之后,你所身處的世界是一樣的,但是戴上眼鏡之后,你看到的是一個更為清晰的世界……
3:好書的真正價值,不是正確有趣,不是知識豐富,而是,它能幫助你明白,人該如何存在。
成為一個人,成為一個活力四溢的人,要遠勝過考試,勝過讀書。
人,不應該只是一個工具。人,首先應該是他自己。
愿我們都能找回真正的自己。
4:學習的時候,“莫問前程但行好事”是最優(yōu)策略,因為最終,肯定有個天然的回報:融會貫通。并且,一旦融會貫通的效果出現(xiàn)了,就說明另外一個天大的好事兒同時出現(xiàn)了:體系化自動形成。想象一下吧:人和人之間的差別真的很大,有些人腦子里只有一堆磚頭—— 當然,有些人更慘,他們腦子里只有零星幾塊磚頭碎片而已,另外一些人腦子里有一棟房子,還有一些人腦子里有高樓大廈,更有一些人的腦子里有一整個城市……
5:從“不會”,到“學會”,如果你的方法得當,也許20小時就可以了。
具體怎么做?第一,花5小時,大量泛讀;第二,花3小時,建立模型;第三,花2小時,請教專家;第四,花10小時,理解復述。
費曼,先選擇一個你想理解的概念,找一張白紙、寫下標題假裝覺得自己要講課了。再假裝假想一個新學生,他的年齡、身份、場景,然后就真的給他上課。當你一次次去解釋的時候,你會對自己理解了什么,誤解了什么,還差什么,有所體悟。如果遇到問題,停下來翻書。當你講不下去的時候,跳回到學習資料上,重新學一遍。一直到自己能講順為止。
最后不要用術語,使用自己的語言。假如你還在用生僻詞匯,或者講不清楚概念。其實就是你沒有真正理解——試著簡化語言,或者打個比方,讓自己真的明白。
事業(yè)
1:這世上只有少數(shù)人“花錢是為了賺錢(投資)”,而絕大多數(shù)人是這樣的:“賺錢是為了花錢(消費)”。這不是玩繞口令,這是“樸素的邏輯分析”。也正是這個差別,最終造成了人群之中財富分配上的巨大差異。
2:那些能幫到你的人,不是你的人脈,只有那些你能幫到的人,才是你的人脈。
如果想要積累人脈,你能做的,就是不斷積累自己的價值,并不斷輸出自己的價值,當你能夠幫到越來越多厲害的人,你的人脈就會越來越廣,質(zhì)量也會越來越高。
君子之交淡如水,好的人際關系,沒有必要天天一起吃飯,或者逢年過節(jié)送個禮。很多人想方設法去討好別人或者努力經(jīng)營人脈,就為了有一天對方能幫到你,這個狀態(tài)是不對的。
3:自律的背后,靠的是想象力,放大好處。
4 :當你的能力還駕馭不了你的目標時, 你就應該沉下心來歷練。